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78章 扩大影响

第778章 扩大影响

朝廷准建“皇家理工学院”以及姜丰论道会的消息一起传到了大湾,全岛上下顿时沸腾了起来。

《大湾日报》大篇幅报道了论道会的盛况,引用了《京城日报》的标题——“科学大师开宗立派”!

“大师”!

这可不是他们自吹自擂,而是京中大儒名士共同承认的。

即使对学问没什么研究的普通百姓都兴奋了,这是他们大湾走出的“大师”,“理工学院”最早也是在大湾设立的,大湾就是“科学”流派的最早发源地!

以后谁还能说大湾是海上孤岛、蛮荒之地?

他们是“科学”的圣地!

至于读书人就更是与有荣焉,理工学院的师生在城中大办讲座,宣讲《姜公传习录》......

同时,姜丰的家书也送到了姜媛和姜衡手中。

得知姜丰命他们选派先生进京、定制各种科研设备,姜衡不是很高兴地嘟囔:“这些人力物力,送到大夏去不好?送进京便宜了那些人!”

右肩的伤痕时时刻刻提醒他曾经发生了什么,为此高雷都要远走大夏......姜衡也不想为这样的皇室效忠。

对于父亲的坚持,他不敢反对,心中却并不赞同。

姜媛仔细收好家书,看着姜衡笑道:“怎么?不是赐婚的消息不高兴?我估摸着赐婚的事怎么也得选个好日子,如果选在正旦大朝会上,才是最大的荣耀。”

“谁稀罕!”姜衡哼了哼,“阿姐,你知道我不是为这事。我只是觉得,科学技术应该优先发展大夏。待到大夏机器轰鸣、火车四通八达、海港轮船如帜之日,便是大夏制霸天下之时!”

姜媛笑了:“看不出来,衡儿有这么大的野心!”

“我是为我们姜家的未来考虑!”姜衡压低声音道,“这皇室、这朝廷靠得住吗?”

“阿衡,你要知道,父亲却是为国家的未来考虑,他心目中的国家不是大夏而是华国。”姜媛叹了口气,“父亲的要求,我会照办。”

她决定的事,姜衡还无法抵抗,只是神情恹恹的。

姜媛放缓语气:“你也不用担心太多,父亲心里自有打算。就拿这‘开宗立派’来说,现在读书人把父亲捧到了‘圣贤’的高度,其实这是好事。”

“自古以来,权臣有几个有好下场?前朝张首辅,在世时巍巍赫赫,政令不经他的手都传不出去。可他死了没多久,皇帝就抄了他家。但开创‘心学’的那位大师,同样位高权重,甚至以文官之身封爵荫及子孙,皇帝却不能对他家做什么。”

姜媛语重心长地说:“因为他是圣贤啊!圣贤是被天下人尊重的,若是对他家下手,即使是其他学派的人也不会答应!”

姜衡恍然大悟:“这不仅是虚名,还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还有建设‘皇家理工学院’,这在京城的学院招生范围自然和大湾不一样。到时候勋贵、高官子弟都成为学院的学生、也都是父亲的挂名子弟,这是多大一股势力?”姜媛谆谆教诲。

姜衡总算明白过来,不再反对给京中送人送物的事。

姜媛一面命机要局在内地造势宣传,一面命人大张旗鼓地在大湾理工学院选拔先生。

只要是在学院就读三年以上的学生都有资格参与选拔,进京去做先生!

大湾理工学院这些年来不断扩大规模,还从临省、南洋招生,大佳腊总校和鸡笼城分校的学生加起来,规模已扩大到数千人。

虽然姜媛也赞同送人进京,但那些真正厉害的科学家她还是舍不得的,便从学生中招募。

想来在学院求学三年以上的优秀学生,给京中那些科学盲启蒙也是绰绰有余的。

顿时,大湾理工学院内部又是一阵轰动,大佳腊总校和鸡笼城分校同时行动起来,开始选拔学生。

报名的人还真不少......

大湾理工学院属于高等学府,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学制。

首先,学院的学生是从各地府学、官学选拔上来的。

学制分几个等级,第一个级别是学习三年后通过毕业考核的学生,称为“学士”;其中优秀者继续进学三年的称为“硕士”;而继续通过招生考试,才能称为最高等级的“博士”。

博士可以在学院任教、或进入科研所从事研发,无论哪一种都能获得官府的科研金,承担各种项目。

而取得学士称号又不继续进学的毕业生可以去参加科举,成为朝廷的官员,或者由官府分配到各家工厂做技术员,前途也是光明的。

但现在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进京去做先生,听说这“皇家理工学院”的先生参照国子监的品级设置,是朝廷的正式官员。

不用参加科举就能当官,又还是在姜大人的麾下,这简直是个光宗耀祖的大好机会啊!

因不少学生都来源于临省和南洋各地,随着学生们回家过年,消息又传到各个地方,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姜丰成为“一代宗师”的事。

先别管这“科学”是哪家学派,总归是诸子百家的一种,能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姜总督可真了不起!

消息传到马喇甲,城主沈之鹤高兴得连饮三杯,对驻军将军林海道:“还是我的眼光精准!我可是最早看出姜大人是圣贤的人!”

他得意地说起当初以姜丰为例子,劝谏姜大小姐向“圣贤”看齐的事。

林海是武将,又是琼州渔民出身,哪里知道什么“圣贤”不“圣贤”的?

但他对沈之鹤的学识是很佩服的,现在连沈之鹤都这么说,可见姜丰是圣贤无疑了......

随着姜媛暗地里的推波助澜,全国上下都在讨论这“当代圣贤”的事,除了大湾,最轰动的地方就是衡川府了。

姜丰可是衡川人啊!

这说明他们衡川府人杰地灵,所有乡亲都为此骄傲......

十月里,施太后的灵柩回乡,和先衡川王合葬。从巡抚到省内各地官员都来治丧,这丧礼办得甚至比先衡川王的还要盛大。

和姜丰亲近的人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现在这口闷气终于一扫而光了。

施氏再风光,也只在此时此世,姜丰却可以名垂千古,和历代圣贤相提并论!

在这隆冬腊月里,一股名为“圣贤”的暖风席卷了神州大地......

国出圣贤,光耀九州!

而遥远的鲜卑利亚,却正在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的决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