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06章 下旨挽留

第806章 下旨挽留

收到章成贺告老奏折,皇帝第一反应是诧异。

前几天还摩拳擦掌地要把竞争对手赶回老家,今天突然就急流勇退?

化肥、饲料的效果还没看到,赴安南的调查团还未回京,胜负都还未揭晓,章成贺这认怂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皇帝觉得......有阴谋!

要么就是章成贺以退为进,内阁六部都有不少他的门生故吏,他突然告老还乡,必然引起党羽的抗拒......一时之间怕是引起朝廷动荡。

但无论是哪个原因,皇帝的处置方式都只有一个——下旨挽留。

这也是惯例的流程。

即使皇帝真的看哪个大臣不顺眼,在这个大臣没犯什么大错就主动请辞的时候,皇帝也得“依依不舍”地挽留:

请爱卿看在黎民社稷的份上继续发光发热,不要弃朕而去啊!

其实,章成贺一系的人同样觉得阁老是在以退为进。

现在看到皇帝下旨挽留,一个个立刻劝说:“陛下如此情深意切,吾等闻之亦动容!请阁老为黎民百姓计,继续留在朝堂上吧!”

也有人怀疑,章成贺突然提出告老还乡是不是和姜丰有关,隐晦地问章成贺是否是被胁迫了?

章成贺哀痛地表示,老夫也很想和诸位同僚携手共进、再创辉煌,可实在是身体不允许啊!

至于说被人胁迫......那是绝对没有的。

章成贺心里苦啊!

面对属下的狐疑,他只能推心置腹地解释道:“你们不用过多怀疑。我们这么多年共事,虽有官职上下之分,但我素来当你们是至交好友,有什么事也不会瞒着你们。”

“今日咱们坦诚来说,我是自己想通了。从姜丰回朝以来,屡屡造势,朝野上下为之瞩目,声望已达鼎峰,我在朝中十数年,也难忘其项背。”

刑部尚书刘东山摇了摇头:“阁老此言过矣。您素行公正,朝中自有人望,百官都是佩服的。”

尤其是在施太后一事上的强硬态度,更让人看到了一代权相的手腕。

章成贺苦笑道:“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近来发生的事,你们也都看到了。我丢了面子倒是小事,而是我认为,我们不该把精力花在内斗上!”

“姜丰确实有能力更好的建设这个国家,我何不把位置让给他呢?我占据着首辅之位,难道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吗?不是,我是为了实现我的政治理想,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现在,有人能够做得更好啊!”

说着,章成贺又看向户部的人:“姜丰经营大湾这二十年,大湾送交朝廷的税银从未短缺,比江南大省还多,是如此吧?”

赵侍郎等人点点头,从公事来说,大湾的税赋是从不用户部催促的,也从来没有打着各种理由要求国库拨款,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

章成贺正色道:“本来我还担心,他行事会过于激进,重蹈闽省之乱。但从他回朝至今,先用论道会给科学造势,再以输血一事吸引朝野注意力,顺势提出科举改革;接着又借春耕,提出研究化肥、饲料,赢得朝廷和百姓一致支持。”

“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我亦为之叹服。可见其行事之老练,由他主持朝政,也无激进动荡之忧了。”

“从公来说,他确实是接掌内阁最合适的人。从私来说......我亦不想再斗下去,消耗了我们之间的情分。以我对姜丰的了解,他不是排除异己的人,你们在他手下,我也很放心。”

章成贺坦荡无私的一番话,让属下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原本坚定地拥护章成贺,虽是真心佩服其为人,却也是有私心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内阁首辅换人,通常都会重组内阁,在六部安插自己的心腹。

姜丰若是上台,大湾系、南洋系的官员就会上台,他们这些老臣搞不好就得退位让贤了。

谁也不想轻易让位啊!

因此,他们希望章成贺再挣扎一下,最好能把姜丰彻底赶离中枢,几年后从他们之中选一人,平稳交接权利。

但姜丰这一招接一招的,章成贺显然已经招架不住了。

现在章成贺言下之意,姜丰即使上台,他们也不会被“清理”,难道说章成贺和姜丰达成了某种协议?

如果是这样......那接受姜丰上位也未尝不可。

也许,姜首辅真的能带着他们,让这个古老的国家创造新的辉煌?

心中有了新的期待,在章成贺告老还乡这件事上,他们仍然劝说挽留,却没有那么着急了。

章成贺洞察人心,把下属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却没有责怪。

都说大公无私,可人之所以为人,就有七情六欲,又怎么可能无私呢?

章成贺又写了一份真心实意的奏折呈交给皇帝。

皇帝这一回真的震惊了。

若只是以退为进,交一次辞呈宣告态度就是了......现在章成贺又交一次,难道真的铁了心要走?

章成贺去年步步紧逼,让他和太后退无可退,成功的用相权压制住皇权,在姜丰回来之后却急流勇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也未免太伟大了吧?

把章成贺的第二份告老奏折留中后,皇帝留下东缉事厂督高金良一人,沉声问道:“没有查到姜丰见章成贺说了什么?”

章成贺对下属那一翻冠冕堂皇的话皇帝已经知道了,但是......他不信。

或者,只相信章成贺最后说的,姜丰不会在内阁大量换人的话。这种事,章成贺不至于欺骗自己的心腹。

他们必然是达成了某种协议,会是什么呢?

高金良低头道:“他们两人在花园里说话,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带,我们的人也打探不到。但是姜丰走后,章成贺紧急见了长子章泰。过了两日,章泰启程南下,据说是章家族中长辈突发恶疾,章泰还去姜丰那里请了一个大夫随同南下。”

大湾的医学先进是众所周知的,如果章家真的有人生病,章泰特意去姜家请人很正常。

但怕只怕,所谓长辈突发恶疾也是假的!

“老奴已派人跟着章泰南下,查清南边到底出了什么事。”高金良补充道。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章家的根基在淮扬,左不过是那么些事......纵容亲族行商与民争利?御下不严、豪奴欺压良民?朝廷上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大公无私,其实哪个经得起细查?只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朕网开一面罢了。”

做皇帝的当然都希望臣子既清廉又能干,但这是不现实的。

宋朝时,赵匡胤评价贪婪而有才干的名臣桑维翰曾说:“苟用其长,当护其短。措大眼孔小,赐他十万贯,就撑破屋子了。”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人无完人,为人君者,用其长护其短罢了。

皇帝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让章成贺突然改变主意,只能先留中奏折,等待消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