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15章 我要封王

第815章 我要封王

主帐内,只有傅冲、施伦和施家亲兵在。

朱昭暂时回避,随副将去别的营帐休息。若傅冲代表皇帝谈崩了,他再代表内阁补救。

傅冲身手高强,却也没有自信快得过子弹。

单刀赴会无所畏惧,是相信施伦不会真对他动手。

“陈璋没有去北美前,我和你们锦衣卫交情是不错的。他走了之后,就是傅大人上位了。早知今日,我该去傅大人门前拜码头,求些照应才是。”施伦坐在主位,双手轻松地放在案上,意味深长地说。

傅冲坐在下首,平静地说:“施总督严重了,下官不敢当。”

“敢当,如何不敢?傅指挥使可是陛下心腹,听闻承恩公府的案子就是阁下办的。”施伦幽幽地说着。

“施总督关心承恩公府的案子,是人之常情。陛下派我来,也正是为了此事。”傅冲诚恳地说。

施伦气势汹汹而来,他却不能火上浇油......

他接着说道:“当日,前闽省巡抚戴文纲的两位公子进京,挞登闻鼓告御状,全城皆惊......”

傅冲详细地将大理寺接到戴家公子状纸,状告施太后派人追杀戴家父子以图杀人灭口;金銮殿上,先永安王内侍总管揭发施太后和几位藩王合谋害先帝......

他平铺直述,不带个人主观情绪。

最后说到南方三地齐发檄文、各省抗税,要求朝廷将谋害先帝的罪魁祸首处斩、逼迫太后以死谢罪......

“当时之势,陛下亦如临深渊、进退维谷。”傅冲叹道,“朝堂之上,百官作证,鉴定物证为真,又有诸多人证皆指向太后。此案天下瞩目,又是三司会审,纵使有心掩盖,又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谋害先帝的事实,是确凿无疑的!”傅冲给出结论,“施大人若不信,回朝后可请旨到大理寺查阅相关卷宗。”

施伦皱眉不语,放在案上的手下意识地用力,指节突了出来。

他从施平波的家书上,得知了承恩公府获罪、施太后薨逝前后的事。

但个中内情、人证物证,却没有傅冲说得那么详细。

“施大人,您也知道,陛下素来孝敬太后,又岂能任由他人诬蔑太后?实在是证据确凿、无从辩驳。这样的情况下,陛下又如何抗拒朝廷、宗室和天下万民?”

“一旦罪名落在太后娘娘身上,整个施家依然会被牵连,皇帝的声名也会受损......唯有承恩公府将罪名担下,才是最好的结果。”

“尽管如此,皇帝还是竭力维护施家。如此大罪,只有承恩公夫妻斩首,其他人流放,已经是很宽厚了。”

傅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施伦却并不接受。

他冷笑道:“尘封了二十年的旧事突然被掀了出来,且不论这其中有没有栽赃陷害......人皆私其亲,我亦不能免俗。”

“就算真的有这么一件事,罪魁祸首也不见得是施家和太后!太后娘娘当初只是藩王妃,这样灭族的大事,其他几家藩王就能信任她,由她主事?要用到的大笔银子,光靠施家一乡绅人家筹措?”

“此事的最终的受益者是皇帝。皇帝当初年幼,不知此事情有可原。但是先衡川王呢?与衡川王府交往密切的王阁老呢?他们不知情?你信吗?我可不信!”

“王阁老三朝元老,王家产业遍布关内外,门生故吏满天下,豪富人人皆知。”施伦冷笑,“若说出资助逆,是施家的嫌疑比较大,还是王家的嫌疑比较大?”

傅冲一时沉默,施伦提出的疑点,当时三司会查时并非没有人发现。

但是所有证据指向的都是施太后和施家,没有提到王家,就好像幕后发难之人刻意避开了王家一样。

疑点归疑点,王阁老已经作古了,不可能再找他问话。

王家现任家主王玢是皇帝的心腹,又掌着南方的密探。

别说二十年前他还年轻不知情,就算知情,证据恐怕也早就被他毁掉了。

施家就这样,以一己之力扛下了能把全族压死的黑锅。

甚至其他心里有鬼的人,都想施家快点死,死无对证大家就安全了。

傅冲艰难地说:“施大人,官府办案是要讲证据的。王家有无涉案是莫须有的,施家却是铁板钉钉的。”

施伦笑了笑:“我对你说这个疑点,不是要拉王家陪葬。我是要说......朝廷里的某些人,不要把施家当软柿子捏。老实人被欺负狠了,也是会爆发的。”

“此事,明眼人皆知其中有蹊跷。就是原告的戴家、作证的永安王内侍,显然都是别人推出来的棋子。目的嘛,自然是打倒承恩公府、逼死太后娘娘。我却不知,谁与太后娘娘有这样的深仇大恨。傅大人,你说呢?”

傅冲垂眸道:“施大人此言诛心了,下官不知该如何回答。太后娘娘素来受宫廷、外朝爱戴,又岂有人仇恨她乃至刻意陷害逼迫?”

“在我面前说这些虚言就没意思了。”施伦淡淡地说道,“事实就是,在这件事上,有人刻意针对施家,将二十年前旧案的所有罪责都压在施家身上。这是不公的,朝廷若不能把其他人也一起清查问罪,那么自然要给施家一个公道。”

其他人是谁?是皇帝,是王家,是南下迎接嗣皇帝的一干大臣......

弑君这样的大事,沾上一个边都是死罪,何况从中获利的人?

但这些人,哪个是可以清查问罪的?

“施大人说得是,虚言不必多说......却不知您要的公道是什么?”傅冲直视着施伦。

施伦迎着傅冲的目光说道:“承恩公府已定罪,既不能翻案,我要求将他们流放之地从西北改为扶桑。”

流放扶桑?那就不是流放,而是一族团聚了。

“可。”傅冲爽快地点头。

来的时候,他和皇帝讨论过施伦可能提出的要求。

这一条虽然不好办,但悄悄的进行,朝廷重臣看在施伦大军压境的份上睁只眼闭只眼,百姓自然也不知道。

这条要求答应了,但施家大军却没那么好打发。

施伦说道:“鲜卑利亚、蒙古草原、东北一带皆为我朝领土,然地域广袤,民族势力强大,若不加强管制,假以时日又将纷纷独立,我们今日的辛苦全都成了无用功。”

“因此,我请朝廷封我为镇北王,驻军库伦,统管整个蒙古、鲜卑利亚,从关外直达北冰洋。”

“绝不可能!”傅冲听得险些跳起来,双目圆睁道:“施总督,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姜丰谨慎得连公侯之爵都不要,施伦却直接提出要封王?

“我很清楚,我要当镇北王。”施伦淡然说道,“不知这个要求,傅大人你能否做主?”

傅冲:......当然是不能啦!

别说他,就是礼部侍郎朱昭,留在大同府内的威国公世子岑泽,都不能答应这个要求。

甚至把这个要求传回朝廷,他们都有“听之任之”的罪责。

“我朝,从未有过异姓王。除非是如暹罗、缅甸般作为藩属国而独立。施总督,您真的要如此吗?”傅冲吸了口气,劝道。

异姓称王,天下共诛之。

您真的要如此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