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47章 姐弟三人

第847章 姐弟三人

姜丰和熊楚楚回房休息,姜媛姐弟三人凑在园子里说话。

树枝间绕着彩灯,藤月季爬满了整个亭子,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姜衡看着这一切,笑道:“还是大湾这里好,怎么布置都不会被人闲话。上月父亲生辰,稍微办得隆重些,还担心被人指摘非议——世上总有些小人,是恨人有笑人无的。”

姜殊坐在姜衡旁边,有些愧疚地说:“父亲生辰,还有你下聘、迎亲我都在不在,实在惭愧。”

“自家兄弟,不在乎这些虚礼。”姜衡洒脱笑道,“哥哥为国镇守海外,能赶回来参加我的婚礼,已是意外之喜。”

姜殊见弟弟真不介意,也笑了,拉着弟弟关切地问:“你的伤如何了?信上说得不清楚。”

“都好了......你别听别人传得严重,我那是糊弄人的,也好让皇帝知道我吃了大亏,不再追究王珞的事。现在日常生活都没影响,左手写字、用枪也可以。”姜衡满不在乎地说着,还炫耀了一番自己“雀屏中选”的神技。

他语气欢快,但姜殊哪里听不出其中的失落?

这个弟弟自幼是最爱书画的,小时候常说要像魏晋名士一般留名青史。如今不能书画了,当然是失落的。

姜殊一把揽住姜衡的肩膀,拍了拍却没有说话。

姜媛在一旁亲自泡着花茶,看两个弟弟互动。

他们姐弟三人难得聚在一起,在这夏日的午后,温馨的亲情在流动,竟比这满园繁花更动人。

姜媛把淡黄色的菊花茶放在两个弟弟身前,姜殊和姜衡忙道谢。

菊花茶里放了蜂蜜,甘甜清香,甚是解暑。

姜殊和姜衡喝了一杯,又自己斟茶,连喝三杯才作罢。

“姐姐泡的菊花茶,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姜殊感叹。

姜媛微笑:“你们两个也和小时候一样,一喝就是一大壶,小雪姐都笑你们如牛饮水。”

姐弟三个一起笑了起来,那时候......高家表兄们也住在他们家,爹娘为了几个孩子的束脩都得俭省着,夏日里喝蜂蜜菊花茶就是最好的享受了。

亭子的四周放着冰盆,从海上吹来的风拂过花丛,树叶沙沙作响。

姜衡细细说着父亲进京之后的事:

冬至的论道会,群贤毕至、舌战群儒,奠定了父亲科学派开山祖师之位;

西山雪崩,父亲施展输血神迹救下施平波,又在朝堂上当众演示其中原理;

耕耙礼上,父亲在首辅之上行“五推五返”之礼;

............

一直说到近期最受瞩目的章成贺告老还乡和施伦带兵压境、获颁丹书铁券一事。

这些事,姜媛和姜殊从朝廷邸报、家信来往中大多也知道了,但还是第一次听说内情。

其中很多事,姜衡参与其中,说起来更加细致,听的人更觉惊心动魄。

“父亲回朝以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半晌,姜殊幽幽叹道,“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当初父亲前往北美后,我们一家就该悄悄撤离,大夏建国后,我们就都不回来了,朝廷又能奈何?”

“如此,父亲也可以像陈璋一样洒脱自在,不用活得那么小心翼翼。”

姜媛淡淡说道:“因为父亲不是陈璋,他放不下。从前人们说父亲重情,还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但我看来,父亲的确是世上最重情的人。”

“他重视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总是担心华夏民族落后于世界;他重视衡江边论道的旧情,不愿和皇帝反目成仇......这就注定了,他绝不会背弃国家和皇帝,到大夏去逍遥自在。”

姜衡也说:“我虽然心疼父亲的不易,却不能说他的做法是错的。人之所以为人,便有七情六欲,若是斩情绝义,纵使位居高处,也是孤家寡人。”

“我想,像唐昕、沈之鹤、罗鹏这样的朝廷委派的官员最终都愿意追随父亲,正是因为父亲重情。即使是陈璋和范致远,也更愿意追随‘仁德’之人,而不是阴险狡诈的小人,连睡觉都不安稳。”

姜殊:......好吧,你们说的对。

姜媛看了看姜殊,笑道:“父亲的理想就是登阁拜相,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力。如今眼看着目标即将达成,我们做儿女的该为他高兴才是。”

姜殊凝重地点了点头。

父亲不愿负皇帝,只希望皇帝也不要负他。

那么史书上,还能留下一段君臣共经患难、共创盛世的佳话。

姐弟三人碰了碰杯,姜衡说道:“父亲登阁拜相的事......章首辅连上三道告老奏折,京中不少人疑惑他为何突然偃旗息鼓、对父亲退让,我只担心......皇帝会不会查出什么。章成贺不能顺利抽身,对父亲也是不利的。”

“淮扬那里的事嘛......”姜媛放下茶杯,轻笑道:“章成贺的长子章泰回乡处理首尾,但十多年的经营,哪里是说掩盖就掩盖得了的?朝廷随后也派了人去......”

“若是让朝廷查出了他家私设码头、截留税银的事,章成贺晚节不保就罢了,父亲入阁一事也得节外生枝。”

“此事章家真得感谢我们......我们来了一招移花接木,和几家做漕运的做了交易,让他们接下此事。”

做漕运的本来也是游走在黑白之间,私设码头不奇怪。这些年海运发达,漕运的人也想分一杯羹,姜家让出一部分利益,做了这个交易。

姜衡怔了怔:“这回章家可真得欠我们一个天大的人情!回头我去找章泰,好好地敲他一竹竿!”

姐弟三人都笑了起来,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还真不赖。

姜殊想了想又说道:“前几日,我招待了安王府来客,听他说朝廷派人到安南查金矿的事,金矿自然是子虚乌有的,只查到安王和莫明合作开煤矿。安王奉旨回京参加皇后千秋节,已经动身了。”

“安南是没有金矿,旁边的寮国却是有的。之前莫明奉父亲之命,派人到寮国开金矿,不知道安王有没有发现端倪。”

姜媛沉吟道:“莫明行事谨慎,寮国的金子冶炼出来又是直接进入雷鸣集团,想必萧玦察觉不到什么。说是‘安王’,在莫明和阿勇的眼皮底下,也不过是笼中鸟罢了。”

姜殊正色道:“安王身边有左右长史和属官、护卫,人多眼杂,难免让他们接触到一些东西。就连安南金矿这种子虚乌有的事,都传到京城去,还是小心一些好。”

姜媛点头:“那安王左长史经过这次诬告的事,肯定是会被罢黜了。我们安排个自己人去做这左长史,就更妥当了。”

姜衡听着哥哥姐姐的话,他对南洋的矿藏不太清楚,此时好奇地问道:“寮国的金矿很多吗?”

“寮国有金矿,缅甸有铜矿,若光论矿藏量,或许不如蒙古。”姜媛笑道,“但塞北人烟稀少,就是知道有矿,也缺乏人力,南洋就要便利得多。”

“且南洋偏远,素来不被朝廷重视。咱们悄悄地开发了,往海外一送,神不知鬼不觉。这金子在雷鸣集团过一道,也就洗白了。”

姜衡恍然大悟:“所以南洋是必须牢牢控制在自家手里的。”

姜媛语重深长地说:“我去大夏后,殊儿在南洋,衡儿在国内,你们两个要通力合作、里应外合......我听人说,人们看到海面上的巨大冰山,却不知道藏在水下的冰山更加庞大。我们姜家,就要做这水下的冰山!”

“殊儿,你看到了施家的‘丹书铁券’,我却并不在意。因为这水下的冰山,比任何免死金牌都要管用!”

姜殊和姜衡心头一凛,齐齐应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