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52章 父子谈话

第852章 父子谈话

用过早膳后,姜媛和钱勇先离开了——城中还在摆流水席,婚宴的事还没忙完了。也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要离开的,要安排人送行。

大户人家礼节繁多,都要一一打点周到,才不至于得罪人、丢了自家体面。

姜衡和周佳恒又谢姜媛和钱勇。

熊楚楚拉着周佳恒和蔼地说:“让你姐姐、姐夫忙去,一家人不必见外。我们婆媳说说话......西洋贵族有度蜜月的传统,从前你姐姐成亲时,也出去走了一圈,你们可有想去的地方?”

旁边的李嬷嬷脸色一僵,不停地给周佳恒使眼色。

这不合规矩啊!京中哪家公侯世子夫人会出远门游玩的?

周佳恒眼前一亮,却是心动了......她曾去过大夏,见过外面的世界,感慨于天下之大,也想去更多的地方走一走。

姜衡看了看妻子,笑道:“这算是咱们家的规矩了,自然要出去的。我们过年要回乡祭祖,去太远的地方不妥当,不如就去苏杭淮扬走走,也看一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周佳恒有些期待又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久仰江南风物,能出去见识见识固然好,只是新媳妇该在母亲身边学习规矩。”

“你们商议着去哪里就行。”熊楚楚笑道,“明日我带你认一认内外管事,其他的事慢慢来。衡儿知道的,我是早就想有个儿媳妇来分担家务,但出去度过蜜月,培养夫妻感情更重要。”

再没有比熊楚楚更通情达理的婆婆了!

周佳恒微微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真心实意地道谢。

说了一会儿话,熊楚楚看儿子、儿媳有些困倦的样子,体贴地让他们回房休息......瞧这小两口的样子,抱孙指日可待啊!

周佳恒和姜衡回到房里,把服侍的人打发了出去,却是推开了房间的窗。

李嬷嬷和侍女们不远不近地守着,透过那轩窗看到姜衡凑在周佳恒耳边说了什么,周佳恒扬起拳头捶了他一下。

这个......合不合规矩?打丈夫当然不合规矩,可夫妻情趣又不好说了。

李嬷嬷叹了口气,感觉宫中的规矩,到了姜家都不合时宜了。

姜衡和周佳恒笑闹了一会儿,坐在椅子上说:“当初姐姐和姐夫去安南度蜜月,惹出好大的事,咱们不学他们,就在江南好好游玩。”

姜媛和钱勇在安南杀人放火,最后直接导致了安南的灭国之战......周佳恒也是听说过的,但内情却不了解。

此时好奇地问了出来,姜衡便一一细说了。

其中驿馆大火、海上沉船的种种惊险,听得周佳恒睁大了眼睛,半晌叹道:“阿姐真是女中豪杰!”

心服口服!

李嬷嬷她们曾挑唆,姜媛作为出嫁女管娘家的事不合规矩,暗示周佳恒进门后把内外产业都管起来。

现在周佳恒觉得......姜家让她管什么她就管什么,不让她管的绝不插手!

另一边,姜丰把姜殊提溜到了书房。

“坐,然后说说缅甸的事。”姜丰摆了摆手,自己在大红木官帽椅上坐下。

姜殊安稳坐下,对于自己的事要怎么说,他这些日子也翻来覆去地斟酌过了,此时并不怵。

私事先不必说,要说就先说公事。

姜殊觉得,在公事上自己办得还算漂亮,应该能让父亲满意。待父亲高兴了,再说私事就更稳妥了。

“我们刚到仰光时,那里还是一片海边滩涂。阿姐召集南洋商贾,在马喇甲开了建城的招商会,一时间南洋商贾云集......”姜殊语气平缓,将这几年的事一一道来。

仰光地理位置优越,建设过程中,从周边的缅甸、暹罗、马来、天竺等地采购物资,大量的商贾和工匠汇集,让这个寂静的港湾沸腾起来。

“现在的仰光,虽比不上鸡笼城、大佳腊和马喇甲,也已有大城的雏形了。缅甸国内,许多百姓都迁徙到仰光,其他地方的移民也不少。假以时日,这座城必会成为天竺洋上的一颗明珠。”姜殊自豪地说。

姜丰赞许:“你们做得很好......卢远扬也是个实干之才,派他去仰光没错。回头我上一道奏折,让朝廷褒奖他。”

姜殊却说:“我这次回来,姨父再三拜托,请父亲把他调回来。仰光那里湿热、蚊虫又多,我们刚去的时候一无所有,就搭木屋住,姨父病了好几回,他这个年纪了,也挺不容易的。”

卢远扬比姜丰年轻几岁,也四十多的人了。

若是在朝为官,算是年轻有为,一路高升的话,离致仕还能有二十多年呢。

但在海外风吹日晒的,又不一样了......到底不比年轻人。

“现在仰光城基础已经打好了,姨父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前日我见到姨母,她说表妹订了亲,也等着姨父回来主婚呢。”姜殊为卢远扬说话。

姜丰不置可否:“你和你姨父关系挺好的?”

“同在异乡为异客,出门在外,只要是华国面孔的都是乡邻、格外亲切,又何况是亲戚呢?”姜殊道,“爹,要不就让他回来吧。他连‘百年老树,落叶归根’都说出来了,怪凄凉的。”

姜丰哭笑不得:“凄凉?有付出才有收获啊!他这些年往家里送的钱财可不少......卢家在省城、大湾都置办了不少产业,族里好些子弟捐了官,我看他收获不错嘛?”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卢远扬现在俨然是卢家的家主了,卢家在他的带挈下也更加兴旺。

比如说卢远扬的一个侄子、姜丰老朋友卢远成的长子,现在已经升到一地知府了。

姜丰乐见其成,卢家是依附在姜家身边的姻亲家族,兴旺了对姜家来说是好事。

顿了顿,姜丰又说:“如今仰光才刚打好基础,若是贸然换了城主,遇到不晓事的就把基业毁了,更别说日后作为西征的中转点了,我要好好想想,物色个合适的人。”

“是。”

姜殊对此也很赞同,西征是大事,万万耽误不得。

“你们制定的西征计划,我也知道了。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下埃及,获得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权,这个思路总体上没有问题。”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一旦开通,从亚洲通往欧洲的海船不用再绕过非洲大陆,大大的缩短了航程、减少了风险。

世界三大咽喉:马喇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谁控制了这三个地方,在世界经济、军事中都有决定性的地位。

现在,姜丰已经控制了前二者,只剩下最后一个了,是无论如何不容有失的。

更别说,苏伊士运河距离中东极近,在此驻兵,也影响中东局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