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67章 请姜首辅

第867章 请姜首辅

皇帝得到高金良的回禀,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按照陈璋的说法,这是大夏送给皇后娘娘的千秋节礼,不是他的个人所为,且也符合外洋的礼仪......

东宫之中,太子萧璟也听说了此事。

伴读齐棠笑道:“大夏曾受西洋人殖民上百年,各种民俗风情深受西洋人影响。如今虽由华人建国,洋人的影响力也还在。”

萧璟点了点头:“从前我和姜大人征天竺,听闻英属东天竺曾送女王一顶皇冠,镶嵌了一百颗红宝石和钻石,说是红宝石可保护佩戴者免去疾病之苦。”

东宫侍讲学士笑道:“红宝石还有这个功能?前回施总督回京,进上的祖母绿,也说有安神的功能。依我看,都是穿凿附会。”

年过四旬的太子詹士捋了捋长须,促狭地说:“要没有这些功效,如何哄得达官贵人买?要我来说,这些都是商家的噱头!再珍贵的宝石也不过是石头罢了,不能吃不能穿的。”

其他人都一齐笑了起来,纷纷说宝石也就女眷喜欢,果然还是女人的钱好骗。

太子詹士又道:“殿下,臣听闻安王在安南卖煤矿挣了不少钱、施伦又说乌拉尔山有宝石矿,一些皇子也动了心。然而臣以为,钱财固然重要,但为人君者,切忌痴迷于奢华之物。与其关心哪里出产什么矿石,不如关注粮食的产量、百姓是否吃得饱、穿得暖。”

“比如姜大人带回的土豆,在西北丰收,临夏、兰州、青海等地巡抚、布政使欣喜上奏汇报;理工学院研发的猪饲料、鸡鸭饲料已可量产......在臣眼中,这些东西都比宝石要珍贵!”

萧璟谦虚聆听教诲:“先生所言极是!”

隔日小朝会,皇帝特意称赞了太子詹事,说他老成持重,对太子有教导之功。

朝野对大夏贺礼的议论,也都从“合不合礼制”转到“君主不应痴迷于奢华之物”,又说到皇后谦恭节俭,是一代贤后。

“难道皇后用不起十二龙九凤花钗冠?大婚时,内务府就要造的,是娘娘自己拒了!”

“可不?后来太子殿下出生,陛下又要给娘娘造,娘娘说与其耗费人力财力做这些,不如赈济穷苦百姓。陛下依娘娘的意思,大赦天下、命皇恩寺设粥棚赈济百姓。”

“是有这个事,大家都记得。”

也有人说:“西洋国家的藩属国给宗主国进献皇冠,大夏给娘娘进献凤冠,也是承认自己藩属国的地位了?”

“本来就是藩属国!何来认不认?姜大人不是说了,大夏永远是华夏的一部分,承认皇室为最高统治者!”

“这个自然,大夏建国了,但是没有皇帝。一个国家,哪里能没有皇帝?皇帝是天子,代上天守牧万民。既是华人建国,由我们英明神武的陛下统治最名正言顺了。”

在有意无意的舆论引导下,一场可能波及皇后的危机消弭于无形。

宫中一些暗戳戳想看好戏的妃嫔揉破了帕子,也无可奈何。

威国公岑巍笑道:“太子殿下这一手移花接木用得漂亮,直接化危机为良机,如今朝野都在称颂娘娘贤良。”

岑泽也欣慰地说:“殿下长大了,可以保护娘娘了,我们岑家也可以放心了。”

所谓得民心,更多的不过是得舆论......百姓哪里知道那么多内情?也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能够引导、控制舆论,就能让民意为己所用,这便是得民心了。

岑巍看了岑泽一眼:“枉你也是长辈,解决问题只想到打打杀杀,连个小孩子都不如。”

岑泽恭维道:“您的外孙是龙子、天纵之资,哪里是我可以比的?只是不报复一下陈璋,我还是不甘心。”

岑巍笑道:“不急......有人比你更想立这个功。”

岑泽沾了沾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傅”字,岑巍点了点头。

两人相视一笑,又说起太子的聪慧,为太子拥有岑家血脉而自豪。

............

其实对于大多数朝臣来说,陈璋回京献贺礼只是一时热闹,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和切身利益不相关。

对于他们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请新首辅进京!

章成贺致仕后,朝廷要任命新的首辅,这是有一套流程的。

首先是内阁共议,提出几个人选,其中有姜丰、也有兵部侍郎毛文英、甚至还有塞北总督施伦......

接着,将人选呈交给皇帝,皇帝从中选出人选,交由六部共议,若大多数人都认可,便是通过了。

再把人选交给钦天监占卜,询问天地祖先:以此人辅政安民,是吉是凶。

因此,任命首辅是非常庄重、谨慎的。

君权神授,相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天地认可的。如此君权和相权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互相约束。

制定这一套规则的陈仲光,想用这种方式,减少昏君祸国。毕竟皇帝是继承的,首辅却是层层选拔出来的。

只要有实干精明的首辅,皇帝无能一些也没关系。

他本想用这套规则,让陈家江山千秋万代。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陈家江山到底亡了。

本朝倒是很好地继承了前朝英明的制度,皇帝从内阁提交的名单中毫不意外地选中了姜丰。

六部公议,也大多是赞同的声音。即使有少数反对的,也说不出有分量的理由来,最终偃旗息鼓。

钦天监占卜,通常都是走过场,何况监正大人和姜丰关系好得很,还一起看星星、看月亮,研究天体运转呢~

这占卜结果是:大吉之兆,利于万民。

朝会之上,监正大人声情并茂地说:“自臣入钦天监以来,从未在官员任命的卜算中得如此大吉之兆,这是天佑我华夏,天佑陛下!上天降圣贤之才以佑万民、为我华夏立万事之基业,陛下功比三皇,威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吾皇万岁万万岁!”

百官:......虽然你说的大体上是实话,但是不是太夸张了些?

姜丰给了你多少钱?我出双倍!

皇帝龙颜大悦:“不错,此乃上天恩赐、祖宗保佑!拟旨:南洋总督姜丰,自入仕至今,保国安民、开疆拓土、屡立奇功......今从天地之意,着请入朝,加封首辅、执掌内阁!”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翰林学士起草诏书,礼部侍郎朱昭代表朝廷亲下大湾,请姜首辅入朝!

总督已是正一品文官、封疆大吏,但对天下读书人来说,登阁拜相才是终极理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姜丰这一条仕途,走了近三十年,终于站在了最高处!

仍在京中“故地重游”的陈璋听到这个消息,也痛饮了一壶,为老朋友高兴。

从此哪怕天各一方,他们也是并肩作战,为华夏民族屹立世界之巅而奋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