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79章 首辅大朝

第879章 首辅大朝

两日后,是姜丰担任首辅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对于百官来说,也是新首辅上任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又有前段时间的遇刺案,全都严阵以待。

姜丰午夜时分就起床了,做京官,尤其是要上朝的高官是很辛苦的......

姜丰用过早饭,在侍从的服侍下穿上了新的朝服、便乘马车赶往午门外集合。

姜府离皇宫不远,当初他刚到大理寺为主薄时,每日都是走路上下衙的。后来他才知道,官员走路上下衙是要被人嘲笑的......就是举人老爷出门,都要有书僮打伞。

如今他已荣升首辅,吏部本来是要请他住进首辅官邸的,就是章成贺从前那座大宅。

但姜丰觉得自家的宅院也不算小,前院后院齐齐整整,住久了有感情了,便婉拒了。

天还未亮,朝臣们便陆陆续续抵达午门外。

为了方便官员们候朝“待漏”,皇城内建有多处朝房,提前到了的官员就在朝房内按照品级坐着寒暄,等待宫门开启。

首辅这样的高官有专门的直房,还有小吏侍候茶水。

姜丰到的时候,辜鸿等内阁高官已经到了,齐齐站起见礼。

“诸位同僚早啊!”姜丰笑着回礼。

众人看姜首辅言笑晏晏的样子,略略放了心......看样子姜首辅心情还不错,大约不会就爆炸案一事发难了?

姜丰进京这几日,先是把伤病的陈璋接近自己家,而后授意弹劾工部火事局,没有其他过激的举动。

熟悉姜丰的人却觉得,他不会如此轻易善罢甘休!

陈璋疯了啊!和陈璋亲如手足的姜丰如何能忍?

众人此时笑着,心中却是七上八下的,也不知姜丰的笑容背后是否藏着惊涛骇浪?

午门之上有“五凤楼”,里面设有朝钟朝鼓,由内廷四司之一钟鼓司太监们负责管理。

东方亮起第一道晨光,圆圆的红日藏在云雾中,如蒙着面纱的美人一般若隐若现。

朝鼓声响起,宫门缓缓打开。

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则由右掖门进入,到了金水桥以南,官员们依据品级排列好队列。

执事太监鸣鞭之后,大臣们这才依次过桥,抵达御阶丹墀,在御道两侧相向站立等候。

高高的汉白玉御阶中间雕刻着祥云腾龙,在第一缕晨光的照耀下仿佛要腾云而出。

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姜丰站在文官之首,武将之首正是威国公岑巍。

两人相互点头致意。

姜丰目光敛了敛,岑家看到施伦获赐丹书铁券后就沉不住气了,近来动作频频。

他们要打高丽,姜丰也不反对。但是,对陈璋下手就不应该了。

岑巍也微微笑了笑,陈璋伤成这样,姜丰还能淡定地接任首辅,看来所谓兄弟情义也不过如此。

姜丰,就是个伪君子。

文武百官在御阶下“起居”,负责纠察的御史在一旁进行监督,见到咳嗽、吐痰、拥挤等不雅行为者,都会记录下来。

上朝的鼓声响起,金銮殿门大开,文武百官手持牙笏躬身前趋进殿,小官们就一直排出殿外。

皇帝到达御门,钟鼓司开始奏乐,全副铠甲的龙禁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进入殿中,立于御座后左右。

两名内侍站在御座两旁,皇帝踏着庄严的鼓乐声登上御座。

皇帝登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文武百官行一拜三叩之礼,早朝这才正式开始。

每一次大朝会都是这样的流程,每一任皇帝都不嫌繁琐。

姜丰行礼后站起,坐在了文官第一位的座位上,隐约能看得见皇帝脸上的神情。

“百官上朝,有事启奏!”大太监唱道。

朝会是有流程的,姜丰老神在在的坐着,就算要发难,也还未轮到他。

朝会的第一个流程:接见近日入京离京官员、外藩使臣。

鸿胪寺卿出列,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名单,皇帝如果选择召见,便宣入殿觐见,皇帝如果不见,这些人在宫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就可以干自己的事去了。

如果是外藩使臣,通常皇帝都是要见的。

只听鸿胪寺卿秉道:“近有高丽使臣进京,自辩不臣之罪,请见陛下。”

皇帝淡淡地说:“高丽使臣?他们史书瞎编历史,还编戏曲丑化我朝明君,有何可辩?不见。”

众人心下明了,皇帝这是支持岑家征高丽,不给和平解决的机会了?

岑巍出列道:“陛下英明。高丽不臣也非一日两日了,这回黎思安带兵压境,他们才急了,分明是不知悔改。以臣之见,扶桑、鲜卑利亚、鞑靼、女真都在我朝治下了,也是时候收复高丽了。又何必再谈!”

都围成一圈了,高丽夹在其中硬要保持政权独立,也没什么意思嘛,还不如加入华夏版图中,反正都是华夏文明的一员。

再顺便成全岑家收复故土的功劳,你好我好大家好。

岑巍觉得,自己挺为高丽着想的。

皇帝说道:“我天朝上国出师有名,当初攻打扶桑,是因扶桑浪人海寇屡次侵犯我朝沿海、忍无可忍不得已而为之。若是高丽谨守藩属国之本分,我朝也不会主动犯之,如今出兵也是为了训诫。令黎思安只问罪高丽王室,不得侵扰百姓。”

岑巍领旨。

百官齐颂陛下仁义。

鸿胪寺卿接着秉道:“有大夏使臣请见,要求朝廷问责工部火器局渎职之罪,并请顺天府交出凶手。”

皇帝朝姜丰方向看了一眼,说道:“问责火器局之事属我朝内务,无需向外藩交代。至于爆炸案正在追查中,让他们与顺天府交涉。不见。”

鸿胪寺卿领命退下。

这意味着他的汇报结束,没有别的外官请见或京官离京请恩了。

接下来,才到第二个环节,处理朝廷和边疆紧急事务。

姜丰缓缓起身,持笏板出列:“臣姜丰有事启奏!”

来了!他来了!

群臣精神一震!什么高丽、大夏,陛下想不见就不见,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姜首辅来了!

“姜爱卿回京数日,朕本想宣你进宫,可诸事繁忙,便留在今日大朝会相见。”皇帝微微笑道,“朕听闻你将陈璋接入府中养伤,不知其伤情如何?”

皇帝......有些怀疑陈璋的伤情了。

陈璋不让御医近身,关于他的情况都是大夏方面传出的。以皇帝对姜丰的了解,他这几日还能按部就班接首辅印,没有杀进锦衣卫衙门,似乎有些不正常。

莫非,陈璋的伤并不像传闻中那么重?

如果姜丰知道皇帝心思,大概会大喊冤枉:合着我一定要像疯狗一样到处咬人才正常?陛下你到底对我有什么误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