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92章 侍郎人选

第892章 侍郎人选

顺天府的结案,礼部勉强接受,姜丰是不能接受的。

凡事“一不做,二不休”,既开了头,不把锦衣卫端了后患无穷!

但他也示意大夏使臣不必去顺天府衙门闹了,给朱腾一个面子。报仇的事慢慢来,就先让对方喘口气。

如今他最关心的,也是工部的空缺,还和陈璋商量起此事。

“工部左侍郎的位置腾出来了,若说人选,沈之鹤本是最适合的。他精通《墨子》,曾主掌过大湾火器局,如今已是四品城主,升三品侍郎合情合理。可现在他要主持征西亚的后勤调拨,不能离开。”姜丰为难地说。

工部尚书年事已高,眼看即将致仕。他若致仕,左侍郎上位顺理成章。要不是出了这件事,姜丰还不好提拔自己的人入主工部,如今是天赐良机。

沈之鹤原本只想接唐昕的大湾巡抚一职,下一步才入主六部。

陈璋沉吟道:“沈之鹤为人,我也有所耳闻,是个贤良君子,他这样的人掌马喇甲要塞海关,朝廷省心又放心。如果提拔他入主工部,至少皇帝那关容易过。”

沈之鹤不仅是姜丰的下属,更是陛下的忠臣。

姜丰微笑:“我做内阁首辅,并不是要把朝廷变成我的一言堂。六部尚书是不是我的人不要紧,只要恪尽职守、心怀天下,不与我为难就可以了。像兵部尚书毛文英,我就没想过要撤换他。”

“毛文英是施伦的臂膀,在朝中的代表,你要是撤换他,施伦得跟你翻脸。”陈璋打趣了一句,正色道:“沈之鹤既是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他的。错过这个时机,你再想选派合适的人入主工部,又得重新布局。”

“朝廷任命文书下到南洋,在那里耽误一会儿,一来一回便可拖一年,到那时征西亚的战事就明朗了,后勤可交给其他人。你家殊儿不是有意谋马喇甲城主一位?便交给他代掌,将来接任也就顺理成章。”

姜丰想了想,豁然开朗道:“你说得对,咱们先把位置占了,待沈之鹤腾出身来再回京。反正工部上下那么多人,左侍郎暂且空着也无妨。”

想明白后,姜丰就决定保举沈之鹤任工部左侍郎。

他的奏折还没呈上,就有好几家人来拜访——都是为了工部的空缺。

最先来的正是沈家的人,是沈之鹤的弟弟沈鹰。

沈鹰没有入朝为官,只在京中侍奉父母、打理族中庶务、人情往来,和姜家也是常来往的。

他下了拜帖,姜丰亲自见了他,先问了沈家老太爷、老夫人好。

沈鹰恭敬地答了,才说起来意:“家父家母听闻工部左侍郎一职出缺,便让在下来问一问,可能让大哥回朝?当然,我们也知道侍郎是朝廷要员,并不敢强求。只是父母年迈,惦记着常年在外的大哥,侄女又到了说亲的年纪,总得问问大哥的意见......请首辅大人原谅我们唐突。”

沈之鹤自从调到大湾任经历司经历,接着又出访西洋,过了好几年才回来。一回来又到马喇甲任职去了,十年间也回不来两三次。

沈家两口又听人说马喇甲四战之地,有一回还差点被洋人杀进城中,心里哪有不惦记的?

明白沈之鹤这是为国尽忠,男儿志在四方、忠孝两难全,只能把担忧惦记都藏在心里。

姜丰笑道:“是这个事......我也觉得之鹤是最佳的人选,正要为其保举。但成不成,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沈鹰顿时大喜,姜丰是实权首辅,他保举一个侍郎,这是十拿九稳的。

高兴地道谢,沈鹰又说道:“还有一个事,皇后娘娘千秋节,召见了我大哥的长女,还赐了凤钗。前些日子,威国公府世子夫人来访,又问及我们大姑娘可曾定亲。话里话外,有为太子说亲之意。这是从未预料之喜,家中犹豫不定,也想问问大人您的意思。”

太子选妃,有哪些候选人姜丰是知道的,听到沈鹰的话毫不诧异。

想了想,姜丰说道:“殿下人中龙凤,可为一代明主。然而嫁女进宫的利弊,不用我多说,想来你们也明白。我和之鹤相交多年,也希望他的女儿能有好归属。此事我并不反对,但你们还是要问之鹤的意思。大姑娘若是有主见的,也可问一问她,总要心甘情愿才好。”

听到姜丰说不反对,沈鹰脸上明显出现喜色。

对这桩婚事,沈家是乐意的!

太子殿下确实是人中龙凤,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

沈家本来是中等人家,全族最出息的就是沈之鹤这个外洋城主。都说县官不如现管,沈之鹤在南洋再风光,京里人也没啥感觉。

若是做了太子的老丈人,那就不一样了,沈家从此一跃成为京中一等人家了!

沈鹰高兴地离开了,姜丰却摇头失笑......沈之鹤做不做太子的老丈人,都能成为朝廷大员,就是现在做马喇甲城主,同样举足轻重。

太子要娶沈家女,难道不是看重沈之鹤吗?

换句话说,沈之鹤根本不需要和皇室联姻,自己就能成为一等人家。和太子联姻,反而因外戚身份受到掣肘。

再者,一入宫门深似海,如果是他,绝不希望女儿去做什么太子妃!

这头沈家人离开,不久后又有吕宋总督陆宽的家人来,同样是为了工部侍郎一职。

来人是陆宽的大哥、陆灿的父亲陆广。

陆广送了一份厚礼,恭敬笑道:“舍弟在吕宋任总督,犬子在大湾任海关提举,皆是大人提拔,陆家上下深感大人之恩。然舍弟在吕宋多年,心中惦念家乡,也想回朝,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姜丰笑了,陆宽是真的十分惦记回朝,隔三差五就往京中进贡香蕉、芒果,生怕朝廷忘了他。

“陆大人在吕宋兢兢业业,确实功劳卓著。然而他已是外藩总督,要想回朝唯有平调六部尚书,如今却没有合适的职位。”姜丰说道。

陆广忙说:“舍弟曾说,就是侍郎也使得。京官素来比外官高一级。”

姜丰摇头道:“不妥。他又没有犯错,只有升官哪有降职的?说起来,我本来还想着他经营吕宋很不错,大夏国也缺这样的人才,想请他到大夏任西部六省总督呢。”

陆广吓了一跳,连忙说:“这......还是算了,以后若有机会再说。如今在吕宋,就很妥,很妥!”

回不了京城还调去大夏,他弟会跳海的!

姜丰看陆广笑容都僵了,微笑道:“陆总督职位高,往上升得看机遇。倒是陆灿,他在海关挺有建树,前程远大。”

有了姜丰这句话,想到儿子的前程......陆广终于转忧为喜了。

和弟弟比,还是儿子亲一些。

跟着姜大人,有肉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