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99章 百官争议

第899章 百官争议

“此事还有何人知晓?”姜丰很快反应过来问道。

罗鹏道:“下官和郑达知晓。”

都是自己人......

姜丰看罗鹏欲言欲止,抿了口茶轻笑:“倒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只怕过不了多久,京城也收到消息了。”

罗鹏脑子出现一副东北地图,在扶桑周围转了一圈,轻声道:“是与高丽有关?”

姜丰但笑不语。

就是默认了!

罗鹏双目微睁,不由得唏嘘:“小小一个高丽,竟吸引了那么多支军队,可真是瞧得起它。”

威国公派了黎思安这员宿将压境,还把世子岑泽也派了过去,以求速战速决;皇帝把锦衣卫指挥使傅冲派去协助;现在连扶桑和夏国军队都出动了......

罗鹏替高丽君臣默哀,这不仅是问罪、搬国库的节奏,而是要把高丽王朝彻底摁死啊!

这可真是......招谁惹谁了?

罗鹏从姜丰这里离开,又和妹夫高雷出去小聚,送上罗鹃的家书。

高雷看完家书,知道妻儿、侄子们一切都好,谢过罗鹏对家人的照顾。

罗鹏摆了摆手:“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也不需要我做什么,岛上最紧张的时候,都是姜家派人守卫。如今岛上太平,衡公子也回岛了。他问你今年可回去过年?”

高雷叹道:“我今年恐怕回不去......陈将军的伤还未好全呢。舅舅的意思,大约等过了年,陈将军伤势稳定了,我和陈将军一起回岛,到时候再一起去大夏。”

罗鹏点了点头,对于妹夫一家要去大夏,他并没有太多不舍。

他有十几个妹妹,罗鹃比他女儿还小,说不上感情。只是通过这个妹妹,他和姜大人成了亲戚,仕途都顺畅了很多,才比其他妹妹要亲近。

此时他关注的仍是公事,问道:“大人决意裁撤锦衣卫,我们知道此事对大人稳固相权、执掌朝政有好处。可是否太急了些?”

姜丰上奏要求撤销锦衣卫,消息传到地方,也是轩然大波、争议不休。

大湾的高官都是支持姜丰的,只是担心他操之过急、把皇帝逼得反目。

高雷垂眸笑道:“舅舅素来行事,谋定而后动,不是临时起意。锦衣卫指挥使傅冲做了蠢事,外有强大的夏国步步紧逼,内有礼部、顺天府的压力,陛下也不好维护,此时出手,时机正好。”

罗鹏沉吟了一会儿,摇头道:“我跟着大人也有近二十年了,从大佳腊建城招商至今......对大人也算了解。说句心里话,其实这些明面上的缘由都不是最重要的吧?”

最重要的,还是为了陈璋。

高雷笑道:“大哥目光如炬。”

两人碰了碰杯......罗鹏叹了口气,虽然姜大人这回似乎莽撞了一些,但身为属下,对于这种重情重义的主上,还是有触动的。

罗鹏和高雷私下议论裁撤锦衣卫的事,进京的外官同样在议论此事。

这也是朝廷的意思......交由天下百官公议!

皇帝相信,当官的还是老成持重的多,都讲究萧规曹随,不喜欢变动。

锦衣卫从前朝至今,存在了数百年,即使有忌惮、不满、厌恶的,也多数习惯了它的存在。

一旦裁撤可能引起一系列动荡,这是老成持重之人不愿看到的。

如今,外官聚集的驿馆就有人在高谈阔论。

“行人绊于崎道,石之过耶?履之过耶?道之过耶?”行人在崎岖的路上摔倒,是石头的错?鞋子的错?路的错?

一个中年文官摇头晃脑地说。

另一人答道:“人之过也!”

文官笑曰:“如此,锦衣卫之制何过之有。”

旁人皱了皱眉,道:“已忘初衷、不合时宜。”

那文官哈哈大笑:“锦衣卫是帝王手中之刀。明主用之为利刃,削铁如泥;昏君用之,孱弱无力、祸国伤己。阁下说锦衣卫已不合时宜,莫非说今上乃昏君也?”

“这是你说的,我没说过!”前头那人立马反驳。

其他人看这人杀伤力太大,纷纷坐远了一些。

有人悄悄问驿臣此人是谁,得知是凉州巡抚马蔷,目光动了动......西北系的?威国公的人?

也有人腹诽,威国公的亲信、堂堂一省巡抚,就算在京没有宅院,住进国公府亦可,何必和他们来挤驿馆?

专门来打嘴炮的?

却听马蔷朗声说道:“凡制度,皆有利弊。锦衣卫是陈仲光所创,几百年来也立下不少功劳。如今纵有瑕疵,因时而改、与时俱进,也就是是了。为人臣子,见君上刀钝,不思为君上磨刀,只想着让君上缴械,是否逾矩了?”

他这番话似乎很有道理,不少人都陷入沉思......

马蔷正欲接着开火,就听门口走进一人说:“既然刀钝了,换一把不是更好吗?换刀和缴械如何能混为一谈?”

此人为岭南口音,即使已极力说官话了,还是让众人听得很吃力。

但看他身后随从护卫,马蔷站起问道:“不知阁下是?”

这人淡淡答道:“安南总督莫明。”

驿馆里传来一阵阵吸气声!

安南总督莫明,姜丰的嫡系!

即使不提姜丰,莫明自己就是一个传奇。他上一回进京,还是平定安南后,进京领旨去赴任。

据说此人在两国边境蛰伏十年,把刺客内奸安插到安南殿前大将军阮栋家中,配合姜丰的女儿策划了安南大火......

想一想在蛮荒瘴疠之地蛰伏十年,孜孜不倦往敌国安插探子,这份隐忍、毅力和心机,就知此人肯定不好惹!

这么个不好惹的人进京了,还出现在驿馆?

也是来打嘴炮的?

驿臣忙来接待,莫明摆了摆手,笑道:“我今日才进京,还未到吏部报到。听闻驿馆这里热闹,便过来看看。”

驿臣忙说:“大人随便看、随便看。”

只是看看就好......想来,这位莫总督该会去姜府下榻。

马蔷沉默一瞬,接着说道:“穷乡僻壤有一座山,阻隔了村民外出。终有一日,一愚公带领子孙造一天梯,村民终于可以攀爬天梯看到外面的世界。可愚公逝后,天梯无人照管,终于年久失修,摔死一村民。愚公可有过,天梯可有错?”

莫明忘了马蔷一眼:“马巡抚真会讲故事。愚公无过,天梯亦无错。”

他进京还没去吏部报到,也没派人告知姜大人......听人说驿馆热闹,还想先来这里舌战群儒,给姜大人一个惊喜。

如今看来,敌军甚强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