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12章 两国关系

第912章 两国关系

听了陈璋的话,姜丰在另一侧坐下,正色问:“你回去之后,打算如何?”

如果陈璋死亡或者重伤疯傻,那么大夏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尊严,也要和华国断交、彻底独立。

可现在,陈璋好起来了,大夏的军队还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帮助收复了高丽。

皇帝一方面有些被打脸的难堪,另一方面未尝不是稍稍松了口气......华、夏两国关系不至于彻底决裂、走向敌对。

姜丰作为华国首辅,自然也要站在华国的立场考虑两国关系。

陈璋垂了垂眸,给手中的肉翻了个面,微笑道:“我打算如何?两国邦交是国之大事,自然要国内重臣一起商议。姜媛明年生完孩子,也要启程去大夏了,她是大夏宫的主人,这个问题得她来决定。”

姜媛和范致远是什么人,姜丰是知道的。

出了这样的事,不是陈璋大难不死就可以当成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让大夏军协助收复高丽,是站在大义的高度,将来问责华国的时候才能更加大义凛然。

“如果是媛媛来主事,就是停止朝贡了。”姜丰肯定地说道。

陈璋笑道:“这不是应该的?我总不能白白被人炸一回。既然华国不稀罕我们来朝贡,那便不来了。”

姜丰一时沉默。

一旁的冼海同和高雷对视一眼,如果是这样,陛下得悔得肠子都青了。要知道上一回万寿节,还不是旬寿呢,夏国都进贡了二十万两黄金。

如今姜丰回朝,皇帝和百官都期待着下一次旬寿的万寿节,夏国怎样的壕无人性。

结果,因为傅冲一声炸响,金子没了,没了......

高雷幸灾乐祸:“朝廷若得到消息,不说别人,户部就恨不得把傅冲挖出来鞭尸吧!”

朝贡本是藩属国对宗主国的义务,如果停止了朝贡,华国对夏国的宗主身份便名存实亡了。

冼海同微微皱眉:“那样的话,老师会有些难做。”

陈璋看向姜丰:“你既已卸了大夏总督一职,便管不到我们头上了。怎样?后不后悔?若是后悔了,便卸了这首辅一职,随我回大夏去。”

高雷竟也期待地看了过来。

姜丰哭笑不得地说:“你们还是这样......我有什么后悔的?祖国才是根本,这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我这首辅的位置都还没坐热呢,谁也休想夺走!停止进贡就停止吧,难道华国还会差你们那二十万两?等我和施伦商量,把蒙古的金矿挖了......”

哼~他都回到华国来了,难道华国的发展还会落后于大夏?他堂堂前浪会怕姜媛那个后浪?

况且华夏两国的关系稍稍紧张一点,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有夏国在外虎视眈眈,才好给这个国家压力,让陛下更支持他的改革!

姜丰不反对这个事,陈璋和高雷碰了碰眼神,嘴角都勾了勾。

姜丰要做忠臣,他们偏偏要做贼子~~

“傅冲这回死在平壤,倒是便宜了他。”姜丰又说道,“他恐怕是知道回来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故意借着救岑泽的机会求死,还落得个好名声。”

陈璋目光黯了黯:“在锦衣卫中,傅冲也算不错的。但他心气高能力却不足,若不做主官,做个副指挥使,只需听命执行,还是很好用的,也不至于这个下场。”

姜丰淡淡道:“这就是‘德不配位,必有遭殃’。”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脚步声,却是莫明回来了。

像莫明这样的边疆督抚,路途遥远,难得回京一次的,如今述职结束,也要等明年开春再回去。

这些日子他常去驿馆和其他地方官交流,尤其是和马蔷争论裁撤锦衣卫一事,算是不分胜负。

今日得知陛下金口玉言将组建国家安全部一事一锤定音了,莫明便又去寻马蔷辩论。

这回马蔷耷拉了......岑家无功而返,岑世子还曾被敌军俘虏,他心情不好,也不理会莫明的耀武扬威。

一走进,莫明就笑道:“大人,现在全城都知道陛下决定裁撤锦衣卫、改组国家安全部了,也都在议论这正卿人选。”

姜丰让莫明在旁边坐下,顺手给他倒了一杯茶:“那他们有什么建议?”

中午散朝后,关于高丽大捷、组建安全部的消息就传了开去,姜丰也想听听其他人的看法。

“大人提议的周延年,众人都不了解,但听了他的事迹也很佩服。又有人透露,说施伦之所以知道蒙古矿藏的具体位置,也是周延年勘探的。这样的人可真是神通广大,做正卿不行,做副卿还是很妥当的。”

“至于正卿的人选......呼声最高的是王玢。他本是左都御史,管督查百官的,是陛下的心腹,他自己又赞同组建安全部。如今平调这个新建的部门,可不正合适?”

说着,对众人眨了眨眼。

姜丰顿时明白,这是莫明自己的主意,故意在人前造势了。

“嗯......这个主意不错,周延年资历浅些,不足以担当正卿,便由王玢把部门组建起来,来日再交到周延年手中。”姜丰笑道,“只是王玢不知道肯不肯接这个事。”

如果王玢肯,皇帝多半还是会同意的,和其他人比起来,王玢还是可信的。

说起来,如果清河驸马王珞尚在,这个职位他也担得,可惜他死了啊~~

姜丰问:“只说了这个事?我不是让你多和马蔷接触,跟他说西亚的事?他是什么反应?”

听到这个问题,莫明敛了笑容,摇头道:“马蔷不愿意去。”

“不愿意?他们和大食教不是同出一源吗?给他机会回宗教发源之地也不愿意?”姜丰皱眉。

莫明道:“这不奇怪。马家在西北巍巍赫赫,去了西亚谁知道会是什么光景?至于举族移民,他又没这个魄力。”

“我今日和岑巍说来日登门拜访,就是想跟他说这个事,他也拒绝了。”姜丰不是很高兴。

陈璋静静地听着他们说话,此时笑道:“不急,等西亚捷报传回,朝廷肯定要派人驻守苏伊士地区、开凿运河,到时候再和岑巍谈。你们......可以找皇后娘娘,她是岑家最聪明的人。”

姜丰点了点头,岑巍不肯合作,那就只能从皇后娘娘这边入手了。

把回民迁徙到苏伊士地区去,实在是一举多得。

想到这里,姜丰笑道:“今日大捷之喜,我们先不说这些事,要烦恼也是威国公府的人去烦恼......高丽俘虏来京,我有个想法,你们觉得给这个前高丽国王封个‘安乐公’如何?”

高丽和罗刹国不一样,它本是我朝藩属国,虽有不臣不敬之举,但并没有入侵我朝,所以这俘虏的待遇也和罗刹国的不一样。

铁木司科等人被押去开矿,高丽国王还是可以关起来荣养的。

这“安乐公”,正是姜丰对高丽国王的安排。

冼海同最先反应过来,抚掌笑道:“妙极!此间乐,不思高丽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