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22章 新年喜事

第922章 新年喜事

姜衡的信是报喜。

他和周佳恒到江南“度蜜月”,在江南转一圈,就启程去衡川府。新婚第一年,要回家乡祭拜祖先。

他们在衡川府优哉游哉地度过了一个月,就接连收到姜丰升任首辅、陈璋遇刺重伤的消息。

周佳恒得知养父重伤,顿时急哭了,要回京探望,姜衡自己也着急,连忙安排车马要进京。

谁知还没出门,周佳恒就查出身孕。

这是入门喜,大喜事啊!

熊家和苏家等亲戚知道了,都过来劝说“日子浅,一路舟车劳顿的,还是留在家乡养胎好”、“第一胎最要慎重,不是闹着玩的”。

连向来不管事的熊老太爷都说:“有你爹在京中,什么事他处理不了?亲家老爷的伤,他自会找人医治,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去了能帮上什么?还是老实在家里等消息。”

姜衡听了外祖父的劝,也觉得有道理,有他爹在,确实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就留在衡川府陪伴周佳恒。

姜衡一边留意着京中的消息,一边派人回大湾、京城报喜。

这么过了两个月,到了入冬了,朝廷邸报上说高丽大捷,大夏军立下大功。姜衡也收到传信,陈璋的伤痊愈了。

周佳恒提了几个月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这肚子也渐渐显怀了。

她年纪不大,又是第一胎,提心吊胆了几个月......好在姜衡日日在身边安慰,才没有影响到身体。

............

姜丰收到喜报,三两步走进陈璋住的院子,高兴的大喊:“老陈,我要做祖父了!”

陈璋瞬间明白过来,却故意调侃道:“怎么,缅甸女王有喜了?”

“胡说八道!”姜丰笑骂了一句,把信递给陈璋:“你要做外祖父了!来,咱们两亲家好好喝一杯!”

当初在苍梧地宫,他们陷入绝境,姜丰问陈璋“以你的身手能逃出去的,为何要跳下来?”,陈璋冷冷地说“我不能不管你”。

那个时候,他们都以为这是要“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又多活了那么多年,从满头青丝到鬓生华发。

他们竟还成了儿女亲家,要坐在一起喝孙子的酒,这也是难得的缘分。

陈璋一辈子孤家寡人,这个养女其实也不是在膝下长大的,如今骤然要做外祖父了,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怔了怔才说道:“果然是大喜事。”

下一代都陆陆续续出生,他们也都渐渐老了。

还没到新年,姜家就提前放了一串大鞭炮,京中许多人家也都知道姜衡的媳妇有喜了。

皇后娘娘知道后,还命人送了一份礼物到姜家,说是赐给周佳恒的。

这个新年,似乎预示着连连不断的喜事。

正旦大朝会上,皇帝下旨为塞北总督施伦的公子施平波及冼家姑娘赐婚。施家和冼家本就过了订婚礼,有皇帝的圣旨赐婚,是最大的荣耀和祝福。

皇帝早就答应过给施平波赐婚的,原本是想择一京中名门世宦家的小姐。谁知施家先和冼家定了亲,既已成了事实,皇帝也只能锦上添花了。

对于施家,皇帝现在只等进一步拉拢。

第二道圣旨,是封三皇子为汉王,封地高丽旧都汉城。这是继安王之后,第二个分封“海外”的亲王。

有了这两个例子,皇帝决定进一步把其他大藩王封到海外去,把国内的大藩王削干净。其中最难的,就是选一个人封到大夏......

三皇子高高兴兴地接了旨,高丽虽不像乌拉尔山那样有祖母绿宝石矿,但距离京城近,不像鲜卑利亚的环境那么恶劣。

高兴之余,也有一点淡淡的失落。虽明白和太子没法相争,但这明明白白的封藩,再也没有了皇位继承权,还是难免失落。

新年过后,春风送暖,京郊驿亭的柳树都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去年回京述职的边疆督抚也陆续启程,京郊驿亭日日都是挥泪送别。

陈璋也要准备返回大夏了。他在京城也呆得够久了,如果不是出了遇刺的意外,他去年就该返回夏国了。

那顶十二龙九凤花钗冠最终蒙尘,他也再没有留下的理由。

大夏使臣向朝廷递了辞呈,朝会上,鸿胪寺卿按例禀告,问皇帝是否接见。

皇帝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朕与夏国大将军陈璋相识多年,如今其要远行,朕不忍分别,便不见了!”

众臣齐齐称颂陛下重情。

皇帝没有接见辞别的陈璋一行,却派姜丰前往送行。

“朕知你与陈璋情深义重,便由爱卿送他一程吧!”

姜丰谢恩,次日亲自到送陈璋到津港。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到了这里也不能再往前了,姜丰依依不舍地说:“此去大夏万里之遥,祝你一帆风顺。高雷一家跟着你去大夏,以后就请你多关照了。”

至于华夏两国的关系,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纵使他们感情再好,也没有私情可讲。

陈璋拍了拍姜丰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地说:“我在外面,永远是你的免死金牌。”

姜丰说让马家驻守苏伊士,做岑家的免死金牌。那么陈璋就是姜丰最坚硬的免死金牌。

拳拳友情,让姜丰心中涩然,把手盖在陈璋的手上,用力拍了拍:“你保重!”

他们这一次分别,可能就是一辈子了。

但人生在世,就是一次次的相聚,和一次次的离别,能陪伴着走到最后的又有几人?

姜丰忍着伤感,又对高雷说:“你去了大夏,帮我照顾好你陈叔叔。”

高雷点头:“舅舅放心!”

他倒是年轻,以后还能往返华、夏两国。

姜丰看着陈璋,张了张嘴,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又觉得该说的都说了,终于还是没再说什么。

只能看着他们一个个转身离开。

莫明陪着姜丰一起来送行,看着陈璋的船越来越远,终于成为海上的一个黑点,轻声说:“大人,春日风寒,码头风大,我们回去吧。”

姜丰眼眶红红的,说道:“昭卿啊,想到你过两日也要回安南了,我就满心不舍。要不我给你谋个京官,回京赴任吧!”

莫明笑道:“我在安南自在得很,大人可千万别拉我回来。我还要和礼部、宗人府官员南下主持安王的婚礼,安南上下都望眼欲穿了,我不回去可不行。”

姜丰知道安南离不开莫明,只是一时感慨而已。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做小儿女姿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