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929章 姜殊喜事

第929章 姜殊喜事

要说交代,徐恭觉得自己没什么好交代的。

整个大夏建国的事,他可以说是误上贼船、半推半就的,除了被“骗”去北美的姜丰,就属他最冤了。

此时也是一股脑地把责任往陈璋身上推。反正陈璋已经够招人恨了,再背多两个黑锅也无妨。

皇帝双眼微眯,姿态闲适地听着徐恭在阶下侃侃而谈,不时地抿一口茶,像是在听说书一般。

等徐恭终于二一添作五地推了个干净,皇帝慢悠悠地说:“你是从京营调出去的,在镇压张之衡叛乱中还立下大功,后来派你去组建东海水师,朕对你寄予厚望......”

说到这里,瞟了徐恭一眼,徐恭原本坦荡的表情出现了一丝裂缝......

皇帝接着说道:“朕命你为大湾指挥使,支援北美,也是对你绝对信任。南徐北岑,是跟随圣祖爷开国的,对这个国家绝对忠诚。”

“陈璋、姜丰在海外建国,朕虽意外却也是预料之中,唯有你......实在令朕意外,徐家全族还在国内,你那族兄徐康还是岭南将军,你也半点不顾他们的处境吗?”

徐恭利落地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臣也是无可奈何啊!臣的舰队受重创,只能滞留北美,还是大夏建国之后,在大夏的支持下才重建舰队。现在的战船,有一部分是缴获西洋人的、另一部分是大夏新造船厂出的。”

“你起来。”皇帝淡淡地说,“说得那么大义凛然,又何必跪呢?事到如今,是真是假,朕也无法追究了。何况你在西亚立下大功,更是有功之臣。”

徐恭站起,讪讪地说:“臣有今日,都是陛下的恩典。”

皇帝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徐恭坐下,随口问道:“你是和大夏海军一起训练的,大夏军的实力如何?”

徐恭答道:“陈璋是大夏国大将军,统领海陆两军。海军是由其心腹属下统帅,论人数和战舰,是不如东海水师,也不如姜家的特种营,但在美洲、西洋一带也算是一支强军了。”

“西洋各国的海军在北美决战中受重创,如今也还在恢复中,他们各自为政,更不是大夏军的对手。因此,就防守来说,夏国的安全是无虞的。”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对夏国的军事实力心中有数了,虽比不上华国,防备西洋人绰绰有余。

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经济实力,大夏有了造军舰的实力,这意味着钢铁、水泥厂也是有的。

“短短数年,大夏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姜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果然不错。”皇帝叹道。

徐恭想了想,说道:“其实,并不仅是这几年的事。西洋人在北美经营了上百年,都已到了建国的边缘,已有一定的基础。陈璋和范致远接收了西洋人留下的产业,在这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后来虽在战争中毁坏了一些,但瘦死的驼骆比马大,重新建设可比从无到有要容易。”

“建国之后,姜大人把大湾高山族迁徙了过去,又让钱勇把大湾科研所的许多设备和科学家也迁了过去,再通过大湾万国博览会招商引资,才有今日的成就。可以说,大夏的成就离不开大湾的鼎力支持。”

皇帝听着,终于回过味来......从前姜丰迁徙大湾科研所的设备和人才去大夏,朝廷收到消息,但没有太在意,觉得不过是奇技淫巧的事情罢了。

后来姜丰回朝后,通过论道会和输血实验、化肥饲料等为科学造势,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现在,皇帝再想到姜丰把重要的科研资料搬到大夏,也心疼了......这么多好东西,搬到皇家理工学院来也好啊!

“姜丰还真是不留余力地发展大夏。”皇帝晦暗地说。

徐恭小心翼翼地答道:“当初姜大人任大夏总督,奉旨抚国安民,自然得不留余力。”

要不是姜丰不留余力地发展大夏,他们也就没有令皇帝忌惮的实力,现在等着他们的就是屠刀了!

这些事,君臣都是心知肚明。

皇帝问清楚了大夏的实力,虽隐隐有些后悔,却也还放得下。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没有大夏也还有西洋各国。

有大夏还有个好处,大夏离西洋极近的,正好做为华国和西洋之间的屏障。

至于说趁现在夏国实力没有华国强,举全国之力攻打夏国,彻底将其收复?皇帝不会这么想,也不会这么做。

一来华夏民族内讧,让西洋人看笑话;二来派哪支军队呢?实力最强的东海水师,徐恭还领着夏国海军元帅的头衔呢。

派他出去,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皇帝心中对徐恭的忠诚本不抱太大的希望,如今见他还肯以华国将领自居,想到姜丰说让东海水师护航,建立一条从华国通过南北美大陆的商道,就此事说了几句,就摆了摆手让徐恭离开了。

徐恭淡然跪安,步履平稳地从宫中走了出去,然后径直回了徐家在京的宅子。

一众观望的人得知徐恭平安无事地回家,有人庆幸有人唏嘘。

大夏乱臣贼子的三巨头,姜丰、陈璋、徐恭,就这样都从悬崖边上回来了。不仅逃过了乱臣贼子的名声,以他们的功绩,还能名垂青史,得百世令名。

可见古人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是没错的,是忠是奸也是靠实力说话。

因天色已晚,徐恭便次日再去姜家拜访,杨棋却是一下朝就跟着姜丰回了家。

“沈之鹤说殊儿和阿勇受了伤,他们的伤怎么样了?”一回到家,姜丰就问杨棋。

杨棋在姜殊面前是洒脱不羁的,在姜丰面前却是老老实实,毕恭毕敬地答道:“大公子被流弹所伤,钱将军是刀伤,我回来的时候,他们都痊愈了。大公子说等局势安定一点,他就到缅甸去,亲口把大捷的喜讯告诉萧女王。”

姜丰舒了口气:“他们没事就好......殊儿急着去缅甸,怕不是为了报捷吧?”

“瞒不过大人。”杨棋答道,“大公子出征前就对萧女王说,请萧女王安心等他回来,他凯旋就去缅甸迎亲,一定会给女王一个最盛大的婚礼。缅甸那里,顾大人已经命人筹备婚礼了。”

“这小子!还真是有主见!”姜丰笑道,“他还怕我食言不成?我说好会成全他,就会成全他。如今已经请陆宽、林海到缅甸提亲、请期了!钦天监选了几个黄道吉日,九月、十月的都有,让缅甸挑。”

马喇甲城主迎娶缅甸女王,是南洋盛事。陆宽是吕宋总督,林海是马喇甲总兵,他们两个做男方大媒人,很有分量也很合适。

杨棋高兴地说:“大人真好!”

说着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乐呵呵地说:“只怕大公子去到缅甸,陆大人和林将军都还没走呢,正好一起回来!哈哈,我们姜家军要喝大公子的喜酒啦!”

姜殊麾下的,是名副其实的“姜家军”!军中将领许多都和杨棋一样,是大湾的“军二代”,从小跟着姜殊一起摸滚打爬长大的。

姜殊的喜事,就是姜家军的喜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