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13章,反航母体系的初构想

“祝贺你们设计局终于升级成为独立的导弹设计局,贝雷兹尼亚克同志。”

“谢谢。虽然比中国的同行晚了一步,但总算是做到了。”

亚历山大·贝雷兹尼亚克,他领导的设计团队刚刚从米高扬设计局下辖的okb(特别局,即米高扬下面的分局)升级为mkb(独立的设计局)。设计局位于杜布纳,现在暂时叫杜布纳导弹设计局,以后应该会更名为彩虹设计局。

贝雷兹尼亚克说比中国的同行晚了一步,意思是沈阳的112b厂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导弹设计-生产联合体。

其实岂止是独立的导弹厂,112b厂的投产时间比112a厂早了五年呢。抗美援朝结束后,112a厂的建设才步入加速期,从1953年起,是沈阳导弹厂反过来向沈阳飞机厂支援了不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1月29日到31日的中苏空面制导弹药发展规划会议,不如叫做“空舰制导弹药会议”,空对地导弹并不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这次会议苏联海军和空军玩得很大,从椭圆会议桌中央摆的模型就能看出来。巨大的航母模型甲板上刷着“59”的字样,这是去年美国海军刚刚服役的“福莱斯特”号。

满载排水量79000吨,全长330米。这是“福莱斯特”级首舰,同级第二、第三、第四艘要么在开工,要么已经确定拨款建造。美国海军现在已从“合众国”号下马的时代拨乱反正回来,超级航母时代到了。

后世的美国到21世纪,6年才订一条航母,这个时候美国订造“福莱斯特”级,可是一年订一艘的速度。

摆“福莱斯特”的模型在会场中心,说明会议主要就是探讨一件事情:怎样打航母。

……

“在远海对美国航母实施打击,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使用中远程轰炸机发射反舰导弹。当前可用的机型为图-95k和图-16k,其中图-95k使用kh-22空舰导弹,可携带两枚;图-16k可携带一枚k-10s空舰导弹。”

“鉴于美国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海军认为中型空舰导弹难以对航母战斗群构成有效威慑。”

苏联海军航空兵参谋开始说现在海军的构想。kh-22和k-10s都是彩虹设计局牵头研制的,贝雷兹尼亚克跃跃欲试,准备说一下这两型导弹的研制进度和性能预测。

唐华:“达瓦里希,在远海打击美国航母,首先是要找到美国航母,不如我们将讨论的顺序更换一下,先理清当前远海的侦察和通信体系。”

……

好吧。

苏联海军现在远海侦察体系的第一个成员:远洋渔船、伪装商船肉侦。

这些都是民船,和平时期是可以合法在世界各大洋晃悠的。如果美苏之间有开战迹象,这些肉侦的民船就会往公海上航行的美国航母凑过去,在几十海里的距离贴着,时刻汇报美国航母的动态。既然美苏还没正式开战,这些民船美国在全面打核弹之前,是不能先打的吧。

一旦美苏正式开撕,美国航母的行踪马上就可以搞清楚。

不过这些肉侦的民船,可就要做开战半小时之内牺牲的准备。

远海侦察的第二个成员,现在还在研制中,但可能是未来侦察体系的骨干:图-95rt远程雷达侦察机。

它长得不太像后来的预警机,雷达不是背在背上,而是挂在肚皮底下。超大号的雷达鼓起很大一块,所以图-95rt的起落架都比普通的图-95长一倍,停在机场上看就是个长腿怪。

这种图-95的改型还没试飞,雷达也正在研制,理论上能在600公里距离发现美国航母,实际上可能到不了这个数字。

第三种是图-16rm,这不是雷达侦察机,是电子侦察机。

就这三种侦察方式,没了。

“雷达侦察机对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跟踪是很困难的,”空军参谋说完图-95rt的情况后补了一句,“美国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已经达到了600公里,我们的雷达侦察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远海很容易被击落。电子侦察机则不能可靠地对航母进行定位。”

航母编队但如果放飞机,那肯定要使用电台,于是图-16rm也就可以在好几百公里外发现美国航母。但在不作战的时候航母可以无线电静默,这就难办了。

唐华特别想告诉他们,在无战斗护航的远海搞掉美国航母战斗群太难了,不如集中在1000~1500公里的中远海区域,依托远程战斗机做防御反击,但又怕给苏联同志泼冷水让他们情绪太沮丧了。

“被动电子侦察手段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截获目标信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用的,”唐华说,“主要是它的监听距离可以达到800至1200公里——如果其上安装的电子侦察设备性能如设计的那样。”

空军参谋:“没有太多的侦察手段,确实是当前反航母最大的困难。”

唐华:“核潜艇是否可以考虑进去?”

海军参谋:“……核潜艇和潜艇一样,在未来被定为对航母的打击平台。”

空军参谋:“在必要的时候,核潜艇也可以释放通信浮标发报。”

“但那就意味着美国海军可以发现核潜艇的概略位置,对核潜艇实施核战斗部的反潜。”

……

客观地评估侦察和通信体系之后,参加会议的人员就觉得这事儿很难办了。

这还没考虑到通信问题,只是侦察方面问题就很大。

通信……倒还好,苏联这时候已经在搞飞机平台对导弹的中段无线电指令修正了。但还是那个关键问题:有什么飞机能在美国航母旁边四百到六百公里的上空安然呆着而不被击落。

鉴于评估侦查和通信体系的效用陷入了死胡同,会议决定跳过这一步,先讨论空舰弹药如何发展。

不得不说,图-95k带的kh-22和图-16k带的k-10s都是专打航母的怪物。虽然这俩现在都还停留在图纸上,但看设计方案就觉得苏联人脑洞实在太大。

kh-22重5.8吨,和喷气式战斗机差不多的重量,有低空和高空两种弹道模式,它所谓的低空是12000米。……高空是27000米。

在27000米高空飞行时,kh-22的飞行速度可能超过4倍音速,接近600公里的时候一头扎下来,用35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荡平一切。

k-10s在11000米高度飞行,速度比较慢,只有1.7倍音速,最大射程320公里,飞到目标附近一头扎下来,用35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荡平一切。

如果不用核弹头,那就是重1吨左右的常规战斗部,得安装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在末端捕捉目标。

但是苏军认为用核弹头是最简单的,导弹只需要发射前预设弹道、中段稍微无线电指令修正一下就行了,35万吨核弹头不用打得太准。

……

“我方倾向于研发的下一代中远程反舰导弹是长剑-1,”中方代表团,海军副司令员罗顺初说现在的研制计划,“我们给这种导弹的定位主要是三个方面:多平台通用、低空突防、低可截获性。”

“基于长剑-1导弹,我方仿制的图-16也会对内弹仓结构做一些调整。”

展示的设计图里,轰-5(中国仿制的图-16)弹仓部位比普通图-16要粗一些,装了一个转轮式导弹挂架,一共可以挂6枚弹药,在设计图里挂的是6枚长剑-1。

“与kh-22和k-10s一样,长剑-1也还在设计中,但是可以确定它的全长不超过6.8米,全重不超过1.5吨,主弹翼和尾翼均可折叠,这样就可以顺利挂入轰-5的弹仓,而且可以同时携带6枚。”

“长剑-1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已委托莫斯科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开展研制,1958年可以交付,与此同时导弹的其他分系统也在1958年就位。这种导弹的射程与涡喷发动机的单位油耗密切相关,如果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圆满完成研制,那么长剑-1的射程可以达到300公里左右。”

苏联空军参谋:“长剑-1的飞行速度只有0.7到0.85马赫……这太慢了。这会给中段无线电指令修正带来太大的压力。”

唐华:“即使1.7马赫的k-10s,也不能在没有无线电指令修正的条件下准确命中目标,敌方舰艇机动的最大可能范围仍然超出了k-10s的末端雷达扫描区间,因此这其实是一样的。”

“而且,亚音速导弹的突防能力未必比超音速的差。长剑-1采用亚音速模式飞行,因而它的巡航高度可以低至100米,在未来控制系统和高度仪改进之后甚至可低于50米,这时候敌方的防御系统发现和拦截它也是很困难的。”

……

会议开了两天,中苏双方在图-16的弹药方面出现了分歧。苏联方还是喜欢带一枚k-10s的图-16k,这种巨大的导弹可以一发入魂。

中方倾向于轰-5a型,旋转挂架带6枚长剑-1。

两种导弹的射程差不多,飞行速度差一倍。但是长剑-1有六枚弹,六个战斗部总装药量是1800公斤,而一枚k-10s的装药量是1000公斤。

至于图-95k+kh-22的组合,中方不发表意见,这飞机苏联暂时还没打算让中国引进——主要原因是仿制图-95的难度比仿制图-16大,另外中方这两年也没有死缠着就要这个飞机。

苏方给中国研制长剑-1的小型涡喷发动机,此外也包下了研制鹰击-3的小型涡喷。中方给kh-22和k-10s提供机上火控系统和一些弹上器件。

……

1月31日,会议最后一天。

唐华以前见过库兹涅佐夫元帅,但不幸的是,两个月前库兹涅佐夫已经被撸了——10月29日,“新罗西斯克”号在港口里突然爆炸沉没。苏联海军最大的军舰炸了,这还了得,从舰长、基地、黑海舰队司令到苏联海军总司令

,被赫鲁晓夫全部撸了一遍。

“我们双方提出的图-16空对舰方案并不存在矛盾,它们可以并存。”

新任苏联海军司令,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给会议一锤定音。

戈尔什科夫是1910年的人,库兹涅佐夫是1904的,但唐华看戈尔什科夫的脑袋瓜,头发比库兹涅佐夫还少。

……不过戈尔什科夫这番话确实很管用。中国就搞低慢准,苏联高大快。

“如果我估计得没错,中国同志的作战构想不是在太平洋深处打击美国航母,而是在中近海截击美国海军航母、两栖登陆舰队,”戈尔什科夫又评价道,“这和苏联海军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你们提出适合你们自己的方案是合理的,苏联海军也一样。”

“至于未来,如果中国需要在远海打击美国航母,那就从苏联继续引进图-16k即可,我想这并不麻烦。”

……

如果中国未来要在远海打击航母战斗群,那唐华也不想要现在这个图-16k。

导弹太大了,把飞机腹部挖凹一块进去,只为了挂一枚导弹,太不划算。如果能在机翼左右两侧各挂一发,那还可以考虑。

“库尔恰托夫院士您好。……是这样的,2月2日至7日,我要参与中方与经互会、苏联经贸部的谈判,2月5日至9日是中苏原子能/科学技术合作会议,然后我2月13日从莫斯科启程前往黑海。所以,不妨在2月10日召开激光物理会议。”

1956年1月31日。总会计师和外贸部叶继壮部长的火车明天就到站。

另一拨人,赵忠尧和钱三强已经在去莫斯科的路上,其实行程和总会计师只差3天,他们来莫斯科是准备召开中苏科学技术的碰头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