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上火车,专列顺着西伯利亚铁路往回走。
不过现在唐华并不是回国,这才刚到8月,在苏联还有个挺耗时间的日程安排呢。
过彼尔姆站再东行几个小时,铁路边一座白色方尖碑由远至近出现在眼前,这块碑标记的地方是欧亚边界。专列继续往东。
开过新西伯利亚,此地和莫斯科的时差已增加到了4个时区,但列车还在奔跑。快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时,专列终于离开铁路大干线,走了一条支线,一头钻入了茫茫松涛中。
“在这条铁路的终点站,我们兴建了一座伐木小镇,但这是假的,住宅是假的,商店是假的,街道也是假的,镇上没有一个伐木工人,所有的建筑设施都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在铁路线的东面不远是叶尼塞河的支流,1954年到1956年,电力部在河上新建了一座水电站,这座水电站是真的,但它没有接入新西伯利亚电网。”
“三百公里的单线铁路,路线故意修成非常单调的曲线,铁路两旁的松林也经过特意的修剪,所有森林片区的面积长宽都一样,让人无法分清火车到底走了多远。实际上我也不是特别清楚目的地的具体位置,从来没在地图上找到过它。”
唐华第一次走这条路线,但同行的苏联科学院院士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已经来过很多次了,他对唐华介绍沿途的情况。
“从伐木镇终点站,铁路还向前延伸了7公里,我们的列车停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目的地,‘激光之城’。”
唐华走下火车,西伯利亚的夏风从林海掠过,发出低啸。松涛不只是视觉的效果,也是听觉的:茫茫林海看上去如墨绿的海洋,听起来也如海涛翻滚。
在激光之城’的车站,迎接唐华、普罗霍罗夫的是基地指挥官尤里·科尼洛夫少将。
“唐委员,欢迎来到6626基地。”
……
1951年2月,唐华在苏联军方高层的见证下,在苏联科学院小范围公布了激光原理、激光器基本设计,另外展示了几种激光器的样机。
苏联国防部立刻对高能激光器产生了兴趣,在清华大学的元旦晚会上,激光器摧毁(灼烧)卡车的场面实在是太让他们印象深刻了。
由此苏联包干高能激光硬杀伤武器的研制,开始自点一条科技树的工作。
唐华把激光硬杀伤武器武器交给苏联当然不是坑他们,只是这项工程投资巨大,中国承受不起,而且研制周期偏长,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是激光制导炸弹/导弹、工业光刻系统、光纤,这些都是要尽快研制出来的。
苏联高能激光器的研制摊子铺开后,1954年,唐华又写信给苏联激光委员会,指出二氧化碳激光器或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是搞激光硬杀伤武器最有可能成功的路子。
苏联激光组在实验室做原理验证,证明唐华说的没错。1954年底,苏联就在新西伯利亚-叶尼塞河的密林中,平地建起了6626基地,在基地官兵和科学家口中又被俗称为“激光之城”。
6626基地这个数字不是顺序排列“苏联军方的第6626个军事基地”的意思,它是随手起的,6626数字的来源是——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前四位数字是6.626乘10的-34次方,这是宇宙的终极可分尺度,此外量子力学也是激光的基本理论依托,用来做激光之城的序号挺合适(比那个3141基地好)。
……
“唐,这是你的城市。”
“不,这座城市是属于你的,你是高能激光器项目的总负责人。”
唐华和普罗霍罗夫在6626基地这座不大的“城市”漫步。它不像是正常的城市,所有地面上的建筑都十分低矮——从空中看,还是一个伐木小城,真正的大型建筑——科研机构、测试中心、激光器的辅助设备全都建在地下。
小城边缘是一个很大的半球状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一个天文台的样子。
这其实是6626基地建成的第一部可击落飞机的激光武器ЛА-1,天文台的圆形顶盖可打开一条缝,里面露出7具150千瓦激光器,呈梅花桩排列,7束光会在激光器前方的某一点聚焦在一起。
1958年建成后,ЛА-1先是测试射击地面静止目标,然后射击空中飞行靶标。1960年,ЛА-1击落了一架从20公里外飞过、高度6600米的图-4改装无人靶机。
“ЛА-1的跟踪系统完成最近的升级了吗?”唐华问。
“6月份完成的,从Л-1b升级到Л-1c,”普罗霍罗夫说,“理论上讲,它的光斑聚焦会更加准确,跟踪精度也提高了。现在击落图-4所需的照射时间应该不是30秒,而是25秒甚至更短。”
唐华:“地面激光器的光束跟踪系统,其实没有太空平台方便。要一套庞大复杂的旋转和俯仰机构,旋转的角度误差允许度极低。”
普罗霍罗夫:“所以就诞生了ЛА-2计划。
”
……
1958年,ЛА-1建成后,唐华又写信建议重订高能激光器的发展方向。
写信的时候,中美苏都发射了人造卫星,太空竞赛如火如荼,美苏都试射了自己的洲际导弹,在苏联军方内部,已经逐渐有不少人认识到洲际导弹才是未来核弹头的主要投射手段。
唐华建议的主要内容是:高能激光器如果发射到近地轨道,它拦截洲际导弹时,光路经过的地方都是太空,不会因大气而衰减和发散,因此可以从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击毁洲际导弹。
弹道导弹虽然飞行速度比轰炸机快得多,但在火箭发动机关机、脱离之后,导弹弹头是依惯性按抛物线飞行,它的飞行轨迹是有章可循的。
所以,近地轨道的高能激光器也能比较方便地让光束聚焦在导弹弹头上,一直持续十几秒或几十秒。
近地轨道激光器的缺点是体积重量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不过随着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提高、电容效率提高,还有激光器的小型化改进,未来这个问题肯定可以克服。
唐华的信基本上把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俗称的“星球大战”计划里面的天基定向能武器给抖搂了出来。
美国天基定向能武器的几大系统是在70年代提出的,6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能把概念机搞出来吗?
6626基地还真搞出来了一个。
在ЛА-1的“天文台”西边500米,有一座六角形的深绿色天文台,在这里唐华看到了ЛА-2的样机。
一个直径3米、长8米的圆柱体。
“火箭军建议ЛА-2发射到280公里高的轨道,离地近一点,在拦截导弹时激光飞行的距离就近一点,”普罗霍罗夫说,“但是我们倾向于让激光器在300或者320公里高的轨道运行,这样的轨道,激光器的在轨寿命会长一些。在280公里轨道上,激光器呆6个月就要坠落;在320公里高的轨道,激光器的轨道可以维持3年。”
唐华:“激光器自身可以携带轨道维持用的发动机和推进剂,每隔一段时间把掉下来的高度再补回去。甚至还可以让其他的航天器和它对接补充燃料。不过,320公里的轨道高度是明智的,否则维持轨道消耗的燃料也太多了。”
……
ЛА-2的功率比ЛА-1小,7个80千瓦激光器捆一捆,但是体积也比ЛА-1小。
预定发射上天的ЛА-2样炮总重不能超过20吨,这20吨也不是小数字了,按科罗廖夫的计划,要等1965年“质子”火箭发射,苏联才能有运送20吨的东西上近地轨道的能力。
ЛА-2其实也只是个小尺寸缩比的验证模型,主要是试试看能不能在太空跟踪和聚焦,另外就是或许它可以烧毁敌国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光学成像系统。
全尺寸全功率的那个叫ЛА-3,总重可能会达到80~100吨,能把ЛА-3发射上天的只有n-1这样的登月火箭了。
“因为ЛА-2的功率小,它在地面做测试的时候,只能让靶机飞到10公里的距离内才可被击落,”普罗霍罗夫说,“不过这也是好事,这样我们可以用肉眼看见那架图-4。”
唐华和普罗霍罗夫都拿着望远镜,旁边一名基地的上校负责用对讲机和主控制中心联系,搞清楚靶机什么时候飞到、靶机出现在哪个方向。
在上校的提示下,唐华不一会儿就看见了天边飞来的图-4。
“基地雷达跟踪到了靶机。目标锁定,进入预跟踪模式。激光器准备就绪,发射倒计时……5、4、3、2、1,照射。”
上校说完照射之后,天边的那架图-4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过这是正常现象。
激光器永远不可能像科幻小说里那样“biu”的一下就把飞机和导弹打炸,只能让聚焦的光束照在靶机的某个部位,通过精密的跟踪系统,让激光持续固定照射靶机上的某一点。
十几秒或几十秒后,靶机表面烧毁,然后可能因气动外形剧变当场坠落,也可能是靶机表面烧毁后激光继续烧灼机壳里面的设备,把靶机彻底打爆。
唐华心里默念到了“30”,靶机的飞行轨迹似乎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再默念了5秒,效果出现了。图-4靶机身上冒出浓烟,然后整个飞机在空中翻滚。
“干得不错。”唐华和普罗霍罗夫握手。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小型化储能装置、光学-红外探测瞄准系统、姿态微控制、变轨技术、大功率太阳能电池板、卫星通信系统、……一连串的技术难关横在眼前。”普罗霍罗夫长叹,“我这一生如果能把它做出来,大概也就够了。”
唐华:“但这个东西的意义很大。激光、或者无论什么其他的方式,只要能够有效击落洲际导弹的弹头,就会引起一场技术革命,甚至会改变美国和苏联的战略态势。”
……
8月12日。柏林。
由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发出了战争威胁
,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的矛盾已势同水火。
在东西交界处,苏联驻柏林坦克部队和美军的坦克部队在马路两头虎视眈眈,一边是t-55a,一边是“巴顿”式。在北约的“巴顿”式大阵中,还夹杂着几辆英国坦克。
所有坦克的炮口对对着对面的军队,其中过半数坦克瞄准的是对面的坦克,其余坦克主炮则瞄向步兵、通信站、卡车、特工情报站等等地方。
在明面上的对峙后面,东德政府已经在行动。
柏林墙——隔绝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大型障碍物。
和1948年的柏林危机不同,柏林墙不阻挡西柏林从外界获得生活物资,只是限制东西柏林的人员交流。
其实,在一个月前,东德的总书记乌布利希还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没有人想要建造一堵墙。”
柏林墙毕竟是违背了二战结束后,关于保证柏林市内通行自由的四国协定,所以东德只能悄悄摸摸地做,为修建柏林墙要订购大量的铁丝网,东德是借用了5个物资公司做马甲,每个公司订购一点铁丝网,凑起来能拉出一条100多公里长的隔离带就行。
8月12日深夜,乌布利希在开完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高层会议后,马上签字发出“修建柏林墙”的指令。
这天午夜,柏林和柏林周围前来支援的东德警察、边防军倾巢而出,先封锁东西柏林的边界线,然后各种工程机械轰隆而至,打桩、拉倒刺铁丝、放置防车撞的混凝土墩。
8月13日早上,柏林市民一睁眼,市区出现了一道43公里的铁丝网,在市区外面,柏林西侧外围还有156公里长的铁丝网。
“为了防范西方的潜在侵略威胁,以及阻挡西方间谍前往东欧,我们修建了‘反法西斯防卫墙’。柏林市民在办理许可证之后仍可以在东西德之间流动……”
怎么回事?柏林分家了?
西柏林里驻屯的美军茫然地看着铁丝网,以及铁丝网下面巡逻的东德边防警察和工人阶级战斗队。指挥官想了一会儿,让部队把所有的坦克都开了出来,在铁丝网边巡逻,这是怕苏联强行出兵进攻英美占领区。
40个小时后,英美向柏林的苏军指挥官递交了抗议书。
不过肯尼迪并没觉得特别生气。当然对外还是谴责苏联,但在白宫,肯尼迪说的就是另外一套:
“不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一堵墙比战争好得多。”
柏林墙虽然不是赫鲁晓夫要建的,但东德把它建起来了,那就只能理解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措施。
按这样子发展下去,赫鲁晓夫的战争威胁,过段时间也会消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