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很郁闷,一场大仗就在眼前,自己居然没份了。
罗荣恒也有些发懵,这次调整的力度很大,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中央明显是要大幅度加强山东的领导,陈光郁闷归郁闷,并没有闹什么情绪,一接到电报就马上交接了工作,带着警卫员上路了。
决议还明确规定了山东军区与北上舰队的关系,二者为合作关系,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瞎指挥,简单地说,北上舰队将配合山东军区和其余各根据地的作战,只受中央直接领导。
大战在即,理顺关系很重要,好在除陈光以外,山东军区的领导班子基本没有做大的调整,罗荣恒没有时间适应,直接进入了自己的角色。
“军委给我们的复电大家都看到了,只有四个字,这说明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由我们来策划,这是山东军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堪称奠基之战。”
在动员大会上,军区领导和独立旅、9个主力团、各个根据地的代表济济一堂,罗荣恒向大家传达了军委的指示,与会者群情激奋,斗志高昂,几个团长更是抢着要任务,各不相让。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大会只是鼓舞士气并没有下达具体的作战任务,这是出于保密的需要,真正的作战计划就连罗荣恒自己都没看到。
刘公岛北上舰队指挥部,司令员查英杰、政委余东升、132旅旅长陈运来、政委时学勤对着不久前刚刚绘制完成的山东地区地形图,发生了激烈的讨论。
“敌人只有一万多,没必要大动干戈,以山东军区目前的主力团编制,出动三个团就有完全的把握吃掉。”
“要把日本人的反应考虑进去,果共相争,他们决不会无动于衷的。”
“那不是提前进行山东战役?”
“不是没有可能,按历史推算,第12军对鲁西南的进剿快结束了,最多五月初就能回兵。”
“也就是说,按最坏的情况估计,最迟到五月中旬,山东根据地将面临6万多日军野战师团的全力围剿?”
“不只6万,第12军下辖三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正常的满编数量在7万到7万五千左右。”
“再加上驻青岛等地的海军陆战队,8万没跑。”
几个人沉默了,8万日军,至少还有5-8万的伪军,再加上果党的顽军,明面上的敌人就有将近20万之多!
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中央原先的设想是保持低调,等到整军结束,以小规模的战斗一步步蚕食敌人,只是没想到果军的反共高潮来得这么突然,422会议决议一定下发到了各战区,因此,目前所有的果党部队都只能以敌人来看待,山东军区面临着空前的孤立。
余东升看看他们,开口打破了缄默。
“依我看不是坏事,不要忘了,我们的计划就是把事情推迟三个月,到五月中下旬,给世界一个惊喜,相信美国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拆解研究了,这三个月,他们未必会统一意见,但是过后就不好说了,英美之间没有21世纪的那种默契,是因为大英帝国还维持日不落的最后余晖,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将在二战中总爆发,这是我们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为什么要推迟三个月,因为一件大事即将发生。
4月的最后一天,果共两党在报纸上大打舆论战,互相指责对方破坏统一战线,山东等各地摩擦次数日益增加,日军的动作反而不大,谁都知道,他们在积蓄力量,准备更大的行动。
作为唯一一个实质上支持华夏抗战的大国1,不管其背后是不是想以华夏牵制日本,以达到稳定远东地区的目地,实质上正是苏援撑起了抗战最艰难的前四年,当然,这些买来的苏式装备并没有延安的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也说明了,1939年的延安在钢铁同志的心目中,没有多少份量。
因此,当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任弼时将一封绝密情报亲自送到克里姆林宫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时隔多天以后,来自东京“拉姆扎”小组的情报通过总参谋长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相当于大将军衔)送到钢铁同志的案头时,他们才突然想起,早在一周前,华共就送来了同样的情报,情报内容惊人地相似。
“日本关东军将在55月份挑起战争!”
钢铁同志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不言而喻,日本人选择在此时挑衅,一定与之前神秘的空袭和封锁事件有关,关键是,德国人动手在即,欧洲上空战云密布,莫斯科正在进行着艰苦地谈判,莫洛托夫和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分别应付英法代表团和里宾特洛甫为首的德国代表团,两方阵营都在拉拢苏联,但是很明显,德国人更有诚意些。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日本人的作法就耐人寻味了。
只不过,让钢铁同志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这一次并不是试探,而是一开始就使出了全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也是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华共方面一周之前的告警有多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