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代表,他们开始工业迁移了吗?”
“已经在搬迁了,我打听到的消息,首先从乌克兰境内的工业区开始,目前铁路线上一切以工业设备的列车通过优先,除了军列,客运都停了,动作相当大。”
大就对了,许跃平也不希望跑到危险的乌克兰去工作,谁知道苏联人不会重蹈基辅战役的复辙。
果然,看完设计图的两位大师告诉了他们一个消息,钢铁同志已经决定哈尔科夫车辆厂整体搬迁至乌拉尔地区,组建新的乌拉尔车辆厂(183厂),在华夏同志的指导下改进生产线,全力生产新型坦克。
而按照我党与苏方达成的授权生产协议,该厂每生产五辆新型坦克,就有一辆属于华夏,在苏联颁布了总动令之后,苏联将全面转入战时经济,大力新建和扩建钢铁、机械、军工等产业,以靠近中亚的乌拉尔煤铁联合体为基础,大量接收迁移到此的原欧洲地区工厂,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重工业基地,在这方面与华夏互补。
1早在1938年8月,科什金就完成了t-34的原型车a-32设计方案,但是由于主管国防建设的伏罗希洛夫元帅更喜欢他的竞争对手科京的重坦方案,后者为了讨好他,甚至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坦克,这就是kv系列,因此,t-34迟到39年底才得到了一个在钢铁同志面前露脸的机会,等到正式定型生产已经是40年中了,以致于战争开始时,苏军接收的新式坦克还不到一千辆,
第三百五十一章“苏联”级战列舰
代表团各自开始了工作,他们随机带来的两辆金鹿车则成为了华夏赠予苏联政府的礼物。
不得不说,老毛子很喜欢这种结构简单又特点鲜明的工具。
当我方技术人员开着这个小家伙在红场转上一圈,又拖了门37炮转上一圈,又在拖斗里架上一挺德什卡重机枪转上一圈时,钢铁同志就心动了。
看得出来,这种所谓“全地形车”的特点,简直就是为苏联糟糕的基础设施建设量身定作一般。
“我喜欢它,问一问我们的华夏同志,怎么卖,先来个一万辆。”
许跃平感觉自己被一个大馅饼砸脑袋上,由于重力作用,几欲晕厥,果然是典型的钢铁作风,一开口就吓死个人。
老毛子的词汇里“万”大概是个基本单位吧。
不过想想苏联红军的庞大体量,许跃平就理解了,一万辆还真不是什么大数目,二战中美国人援助他们的吉普车、卡车都是数十万辆起步,完全是当成消耗品在使用。
如今指望不上大老美了,咱们自个儿又没有那么好的基础,只能帮助苏联调整产业结构,在重工业向东方迁移的过程中,加速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大力提高产量。
要说苏联缺什么自然资源,天然橡胶肯定得算一个,海南恰恰出产这个,最不济,东南亚又是全球天然橡胶的主要出产地,哪怕在人工合成橡胶发展到21世纪的后世,天然橡胶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是,一项苏联大力增产钢铁,我方负责整车的反向代工协议就在钢铁同志的亲自关怀下达成,一期一万辆年底之前全部交付,采购单价为一万五千卢布一辆,差不多是一辆嘎斯卡车的出厂价了,为嘛这么贵,因为他是为了越野而生,1.8l汽油4缸发动机的功率达到了90马力,有了这颗强劲的心脏,看似小小的金鹿拥有了强大的动力,再加上划时代的四驱系统,才能在泥泞的烂糟地里来去自如,哪怕陷坑里也能靠自己的本事爬出来,千万别小看这一点,这年头,车子不掉坑里的机率无限接近零,爬坑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钢铁同志也是亲眼看到了这一点才慷慨解囊的。1
人又不傻。
当然了,咱们也不要什么卢布,这笔1.5亿卢布的交易直接以钢材的形式交付,也是海南目前最为急需的物资。
在钢铁同志的直接授意下,交易一达成,第一批物资就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装船启运,以便在回程的时候装载第一批金鹿车,交易地点是山东青岛。
当然了,经贸协定只是一方面,钢铁同志最希望知道的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局势的走向。
“假如德国人如期于9月1日对波兰开战,考虑到最坏的情况,此时西方已经联合起来,在背后支持德国,会不会让苏德战争提前”
钢铁同志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目前苏军正处于转型期,数量庞大而质量低下,可以说比1941年还要糟糕,而1939年的德军正处于战斗力的颠峰,挟一周击破波兰百万大军之势,很难说会不会更进一步。
任弼时只能给出提醒,因为历史的走向已经改变了,如果照搬很有可能吃个大亏,我党对于欧洲的情报可以说是空白,只能从宏观上分析,具体怎么做,还要靠苏联自己。
苏联对德情报还是卓有成效的,苏德开战之前,光是开战的具体日期,就收到了13个之多,或许是这种多样性,反而迷惑了判断,不过,如今至少做到了提前准备,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
“我党的建议是,马上砍掉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以避免资源浪费。”
任弼时给出的项目清单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苏联雄心勃勃的大海军计划,这个项目从1935年论证到最终定案,中间经过了大清洗,几任海军主官都被逮捕和枪决,致使项目一拖再拖,到1938年正式决定时,光是论证阶段的花费就达到了2700万卢布之多!2
如今,23型战列舰的首舰“苏联”号和二号舰“苏维埃乌克兰”号已经分别在位于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造船厂(189厂)和位于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联合体(198厂)开建,三号舰“苏维埃白俄罗斯”号和四号舰“苏维埃俄罗斯”号也提上了日程,分别将于39年底和40年初开建,甚至为了建造后两舰,苏联在靠近北极圈的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莫洛托夫斯克(今天的北德文斯克)再兴建一个大型造船厂。几万名劳改营犯人硬生生在坚不可摧的北极花岗岩上凿出了2座300米长、42米宽、7.5米深的巨型钢筋混凝土船坞。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第402北方船厂,做为两舰的生产地。
这个坑爹项目直到战争开始还没有一艘下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党的建议是趁着项目刚开工不久,干脆取消他算了。
要造也该造航母,为此,我党还给出了替代方案,“埃塞克斯”级的山寨版,利用现有的资源,搞一搞这种3万吨上下的大型平甲板航母,哪怕上活塞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任弼时的介绍,钢铁同志颇有些意动,不过他骨子里的大炮巨舰情节,还是占了些上风,只是部分地接纳了我党的建议。
已经上马的首舰和二号舰马上停工,连同机器设备启运,全力建设402厂,将目前所有的资源全部用于一条23型战列舰和一级新型航母的建造,目地是为了恢复苏联的大型舰只建造能力。
对此,我党也只能听之任之,好在苏联明白自己的弱点,要求我方派人参与,并提供电子信息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至关重要的雷达设备。
利用苏联的建造经验,对于我国的大型军舰建设也能有所裨益,培养自己的队伍之余还能卖东西,可谓“双赢”的结果。
1对比一下,二战时期苏联产量最大的嘎斯aa安装的是一台40马力的4缸汽油机,载重高达8吨的雅各-10重卡也不过安装了一台73马力的6缸汽油机,后者的出厂价已经达到了4万卢布,同时期的t-34出厂价是17万8千卢布,卢布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为5.3:1。
21936年5月2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海军部提交了一个重建海军的庞大方案,请求为海军建造8艘35000吨406毫米主炮А型战列舰和18艘26000吨重巡洋舰。在后来的数年内计划几经修订,А型战列舰最终发展为苏联时代唯一一型开工建造的23型“苏联”级战列舰。
第三百五十二章蒙古问题的初步意向
有了这些合作的铺垫,对于接下来的谈判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然而事实证明,任弼时同志的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了。
“莫洛托夫同志,我党愿望与苏联建立更紧密的外交关系,双方在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将有助于我们的事业发展,对此,钢铁同志表示了同意,受他的委托,我想与你谈一谈我国的外蒙古问题。”
钢铁同志一脚把球踢到了莫洛托夫这里,莫洛托夫又想把球踢给外交人员委员李维诺夫,无奈,李维诺夫正与来访的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进行激烈的交锋,根本没有时间。
“好吧,任同志,我也接到了钢铁同志的指示,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双方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那么这个偏差在哪呢?”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政体,早在贵党成立之前就建立了,他是依据民族自决的原则,经过广大蒙古人民的意愿,从反动的北洋政府手里独立的,而我们与之建立起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并缔结友好盟约,因此,不存在什么外蒙古的问题。”
任弼时根据中央的指示,不紧不慢地与之周旋。
“那显然是不恰当的,就像苏联成立之初签订的《布雷斯特条约》,其中关于领土的协议,如今是不是全部都推翻了,当时,我国也是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你们不承认,是因为那是一种策略,我说得对吗?”
“那不是一回事,我们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我们也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苏联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民族自决是一项正确的外交策略,我党同样支持,但并不包括分裂国土,我还记得,当年整个远东都脱离了苏联的体制,无论是白匪军的高尔察克反动政权,还是后来的远东共和国,都经历了某种特殊的关键时刻,那么,为什么蒙古是个例外?他们没有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正是因为其在法理上,是华夏领土的一部分,我国从来没有承认他的分离吗?”
任弼时搬出国际法,莫洛托夫也有些棘手,如果否认,那么苏联存在的法理就不存在了,而对方提到远东共和国,又让他产生了警惕,因为那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要是对方拿列宁说事,他还真不好回答。
“蒙古问题关系到苏联的国家安全。”
任弼时暗暗松了一口气,趁热打铁道:“那么他这个问题也最终需有个解决的办法。”
莫洛托夫不得不承认蒙古问题的存在,也建立在我党处境改变的基础之上,至少目前有了平等对话的资格,苏联也渐渐开始将我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