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带到了全国各地。
为了接待大量的来客,海南制订了一连串的保密制度,对于来人的疑问,不解释不否认不引导,对于他们的猜测也不会做出任何回应,相应的,在来到海南之前,所有人员同样经过了纪律检验,他们被告知会来到一个先进的城市,那里有高楼大厦,有充足的电力,有现代化的设施,有很多不知名的科技,而他们就是来学习先进技术的。
对于一个旧社会过来的华夏人来说,任何海外地区都是先进的代名词,在他们心目中,并不清楚海南和英国、美国或是苏联有多大区别,也不知道为什么华夏会有这么先进的科技。
别问,问就是纪律。
到了后来,人人都明白,这里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地区,也是他们奋斗的榜样,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目标。
海南的今天,就是华夏的未来。
第九百四十二章 放个大卫星
严格意义上来说,钱学森和其他海外学子也是来参加培训的,因为他们大都拿到了美国知名大学的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总不好说,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个流动博士后工作站吧。
只不过,以他航空、数学双料博士之尊,也无法直接参与到火箭发射的工作中来,现代科学80年的发展,早已远远超过了40年代的范畴,航天技术更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他们所有人都要从头学起,但是对于这批在海外辛苦求学的莘莘学子来说,不但不以为累,反而感到了无比兴奋,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在从事什么样的研究。
“我们把能环绕地球在最低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千米/秒,又称它为环绕速度,达到这个速度的飞行器,可以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这就是我们发射近地轨道卫星的理论基础,怎么实现它?很简单,加大火箭的推力,使之达到并超过7.9,当达到这个速度时,发射舱与箭体脱离,在预定的轨道开始工作,就表示我们的卫星发射取得了成功。”
航天工程学院设在文昌发射中心,一期招收的学员只有20多人,再加上钱学森等海外学子,拢共也没有超过50人,师资力量就以中心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主,院长杨树铭亲自带队一边教学一边实验,做到真正地理论联系实际。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海军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一枚新型运载火箭在中心的装配间安装完毕,选取的实验卫星也做完了地面测试,部队帮助他们解决了动力问题,他们自己攻克了控制系统和其他相关的系统,海大材料学院为他们研究出耐高温的镍基合金蒙皮基板,以及内部的钛合金高强度防护层,当中填充的石英隔热材料,都花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如果不是资料齐全,一切都有路径可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成突破。
到了1940年最后一个月,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就绪了。
“本来我们希望能在十一开国大典的那一天放个大卫星,给新生的共和国献礼,不过中央指示我们,一切以安全发射为前提,不搞突击工程,中央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啊,经过一个多月的进一步测试,各个子系统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整体进度顺利完成,达到了首发的要求,当然了,相对于我们过去所发射的运载火箭来说,它只是个练手的初级产品,使用3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有效载荷半吨多,也就是500公斤左右,这些部件大家过去的几个月已经很熟悉了,我要求你们通过这一次实战发射,掌握整个火箭发射的流程,在整个过程中,地面控制系统才是我们攻关的重点,卫星进入轨道后,将拍摄下本时空第一张高清地球照片,也是检验我们的无线通讯网络的一个好机会。”
之所以放弃固发,是因为小推力的开式燃气发生器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更合适他们开展团队研究,整条技术线清晰明确,比起仓促上马的献礼工程更有意义,也是他们推迟发射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他们的工作,南洋局给予了高度重视,配套的卫星设备做了相应的改造,将一颗监测卫星改造成了军事侦察卫星,并将发射日期,最后确定为。
1940年12月26日。
文昌要发射卫星了。
这个消息让海南人民再一次兴奋起来,虽然这里发射过多次,但是如今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我国在新时空的首发,将奠定未来的空间格局,从一个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是所有华夏人的梦想。
为此,南洋局决定,与开国大典和上海审判一样,本次发射也将采取全球直播的方式,省外广播直播,省内则是电视直播。
新华社驻海南记者站首席记者严峻主持了这次直播活动。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现在是12月26日早上10点20分,天空万里无云,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我们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向大家报道,我们注意到,已经组装成型的火箭正被拖车送到发射架,隔得有点远,不过还是能清楚地看到箭体上红色的“长征”二字,这是新华夏第一枚运载火箭,被命号为“长征一号”。”
严峻拿起资料照本宣科地普及道:“它是三级液体助推火箭,最大载荷506公斤,今天将把三百公斤左右的“天眼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好,我们看到火箭已经在发射架上竖起来,在此之前,它已经经过了地面试车等多种试验,今天就是正式发射的日子。”
地面总控室里,杨树铭很有经验地指挥各部门完成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利用固定管道向燃料舱注入燃料,加满之后,火箭的总重量将达到80多吨,全长近三十米,在发射架上,工作人员对它进行了最后一次系统测试,各个子系统反应正常,杨树铭看了一眼大屏幕正上方显示的时间,当时针指向正中心位置时,开始倒计时。
“10、9、8、7、6......2、1、点火!”
大概6秒钟,平静的发射架底部突然冒出一阵白烟,红色的火光乍然亮起,低温液氧煤油在发动室里作用后剧烈燃烧,产生出巨大的推力,在数千名观众的注视下,将80多吨重的箭体缓缓托起,带着长长的尾焰飞向天空。
“它飞起来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我们看到,整个飞行姿势十分平衡,速度在逐渐增大,有如离弦之箭,一头扎向太空,大概100秒左右火箭飞出大气层,我们已经看不到了,150秒左右外部的助推器完成了它的使命,与主体分离,开始由主体自身动力继续飞行, 在经历了全新的一二级箭体分离过程后,长征一号继续奔向太空,就到了大气层之外,因为空气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位于火箭头顶部位的整流罩,就结束了它的使命,大概是210秒的时候,整个罩分离了,此时,火箭飞行的所有任务,都集中在了最后的火箭的二级,别看它体格不大,但它的工作时间却是最长的,在接下来400秒左右的时间里,长征一号火箭能否携带航天器准确入轨,就看它的了。”
整个过程时间并不长,人们对着晴朗的天空翘首以盼,哪怕此时什么也看不到。
大概600秒的时候,严峻的声音重新响起:“指挥中心传来消息,卫星和火箭进行分离,“长征一号”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卫星目前工作正常,地面刚刚接收到了它发回来的第一张高清照片,我们将刊登在明日一早的各大报纸上。”
他兴奋地宣布:“新华夏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我们胜利了!”
“哇呜!”
所有人兴奋地高声欢呼,把手上的帽子、书本扔向上空,海南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第九百四十三章 共产党万岁
“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外太空飞行器,他标志着人类迈向太空时代,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银河,我们来了!”
海中高中部的教室里,邓稼先、梁思礼、朱光亚、白先梁和全班学生一起收看了“长征一号”火箭发射的现场直播,当主持人宣布发射成功的时候,所有人爆发出一阵欢呼,只有他们三人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上的画面不吭声。
“你们怎么不高兴哪?是不是傻了。”
白先梁以为他们不明白其中的意义,解释道:“这是人类第一次发射地球以外的飞行器啊,咱们抢了首发,未来的航天史上必将写下浓抹重彩的一笔......”
不等他说完,梁思礼站起身,高举双臂,忘情高呼:“祖国万岁!”
邓稼先和朱光亚也站起身,与他一同高呼:“新华夏万岁!”
“共产党万岁!”
全班40多个人包括班主任看着他们三个人在那里又哭又笑,这些人见识过共和国无数次的卫星,嫦娥、天宫之类的载人飞行都经历过了,作为新华夏的首次发射,高兴归高兴,却没有太多的感慨,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却不曾想过,一个积贫积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刚刚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的国家,对于世界先进科技的渴望。
白先梁这一辈的孩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在现实中大喊,“共产党万岁”,在他们的那个时代,就连官方喉舌的新闻联播都不会这么说了,几乎让他们忘记了,我们的党是个什么样子。
什么时候,我们不敢在口中喊出对党的热爱了?
卫星发射上天的重大意义,越是高知越是明白,海大的民国教授们,远比邓稼先、梁思礼、朱光亚他们更激动。
这些就连新华夏成立,开国大典时都没有多少激动之情的人们,在亲眼看到火箭腾空而起的那一刻,集体陷入了疯狂。
后世的学子们惊奇地看到,那些他们曾经仰望的大师,一个个携起手,自发地组织起来,当场挥毫泼墨,本来以为是为了抒发情怀,没想到,他们随之而来的行动,竟然是上街游行!
校长刘墨涵接到报告的时候,正在专家委员会对此次卫星发射的影响做评估,并制订出下一步的路线图。
“按照现有的技术力量,我们可望在两三年内完成一款400吨起飞重量的运载平台设计和建造,达到真正的实用型军用卫星发射的要求,在“一五期间”构筑起初步的军用通讯、侦查、导航网络,关键在于,利用这一进程,培养一支有能力、能打硬仗的科研队伍,在未来的空间技术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在航天科技领域,“先发制人”是个很普遍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成为星际规则的制订者,而不能再陷入西方制订的游戏规则,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科技就是这样,落后会怎么样?会被技术壁垒封锁得死死的,一点空隙也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