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我还要安抚一部分华人上层,希望利用他们影响下层华工,让他们帮助我们一起抵御敌人的进攻,如果,照你说的把有战斗力的8万人派到马来半岛,岂不是给了敌人一个直接攻击新加坡要塞的绝好机会,到时候,我们就成了华夏人的“肉馅”了。”
蒙塔古也不同他争辩,直截了当地问道:“上将希望知道,新加坡可以派出多少军队?”
“最多一到两个师,不超过三万人吧。”
蒙塔古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第3军军长希斯告诉他:“这里的士兵士气不高,他们从马来半岛经过连续的急行军好不容易撤到新加坡,又要返回马来亚,顶着华夏人优势的海空军作战,很难说能发挥出几成的战斗力,现在只有战壕和工事才能让他们安心,我们更希望援军的动作大一些,8万人不少了,苏岛红军没几个师,他们就不能一路打通大路线,成为马来亚的解放者吗?”
蒙塔古不得不向他们透露:“这支援军是由流亡的华夏反对派组成的,如果我们只依靠他们,不派出一兵一卒配合的话,会对他们的士气产生很大的负作用,也会影响盟军之间的关系,他们有美国人撑腰,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明显。”
众人都是大英帝国的精英,继承了数百年以来的优良传统,自然是一听就明白。
珀西瓦尔拍拍他的肩膀,用一付“你还年轻”的口吻说道。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执行这个计划,派出足够的,令人放心的,英勇的,大英帝国士兵,前往吉隆坡一线,与友军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华夏人的登陆部队。”
蒙塔古又不傻,继续问道:“是我代为回复还是阁下派出可信的人与我同机回去,向远东联指汇报你们的决定?”
“不必了,海峡殖民地总督阁下会与你一起返回印度,由他向亲爱的上将亲自解释新加坡的困局。”
珀西瓦尔把他送下去休息,然后对其他将领说道。
“绅士们,吉隆坡,谁去?”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新加坡的命脉
“看到没,英国人的飞机。”
潘先甲朝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斜着眼睛瞟了一眼,又赶紧低下头,继续挥动锄头,脚下的壕沟已经半人高了,挖出来的泥土渗着大量的水,滴滴嗒嗒地往下漏。
“嗯,别抬头,英军看着呢。”
黄华和他一样,身上穿着一件粗麻布搭褂,头戴遮阳草帽,在大阳头底下挥汗如雨地挖土,与他们一样的华工足有上万人,沿着武吉知马河一字排开,河岸上每隔十多米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白人,头戴宽檐式牛仔帽、身穿卡其色热带短袖军服、手上拿着上了刺刀的李-恩菲尔德smle mk.iii步枪,这是英式步枪的澳大利亚特许生产版,与原版的相比,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总得来说是一类货。
在他们的身后,几个轻机枪阵地已经建成,英制的布伦轻机枪架在沙包垒起的支撑点上,远处还有几幢突出的碉堡,探照灯、岗哨观察着四周。
“开饭了,开饭了。”
下午时分,干了大半天的劳工终于有了一个吃饭的机会,两个华人抬着大箩筐在几名澳军士兵的押送下来到工地上,劳工们停下动作,纷纷上前打饭吃菜,潘先甲和黄华也收起工具,跟着人流上前排队打饭,饭是华工传统的大米饭、菜是不知道什么汤上漂着白菜叶,每个人只能打一碗没有多的,两人打完饭,靠到战壕里说悄悄话。
“上级指示我们搞清楚英军的动向,跟这儿挖了两天战壕,也没看他们有什么动作,是不是就这样了,那我们还呆着干嘛,浪费时间啊。”
“老潘,耐不住了?”
潘先甲往嘴里扒了一大口米饭,两下三下咽下去:“我就是不顺气,给殖民者干活,还要受他们的气,咱们又不是没有枪,拉队伍搞他一下家伙不好吗?”
“不能这么看,你瞧瞧新加坡这么大一个岛上,20万殖民地军队,50多万华侨,你要是硬来,必然会引起殖民者的血腥镇压,到时候局势一乱,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华侨,我们又不是看上了这块地,要地不要人吗?那还是什么解放者,我们要的是全胜,既要打垮殖民者,把华侨和其他各族人民解放出来,又要保护好华侨,尽量减少他们的人身财产损失,哪怕他们心里并不偏向共产党,那也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了,现阶段,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海工委”给我们的明确指示,是在敌人的心脏,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为解放军提供准确的情报,而不是凭一时的血气之勇,你就算能打死几个英军又有什么用?只会招致更大的报复,他们找不到你,就会把气撒到华侨的头上,我们是共产党员,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好汉,潘先甲同志,给殖民者干活,也是我们的任务,你只记住这一点就会心平气和了。”
黄华边扒饭,一边打量四周,他早就注意到英军飞机在河边降落,我军第一天的空袭,打掉了半岛上所有的机场,一些跑道被炸毁,要修复怎么也得好几天,好在这个时代的飞机速度慢,制作糙,皮实耐用不经摔,给块平地就能起降,不过能在这么紧张的局势下派来飞机,肯定是十分重要的情况,而且他还注意到,远处的英军指挥部来了许多辆小汽车和大队的卫兵,肯定是有什么大人物光临,或是商量什么大事,他起了兴趣。
“老潘,有没有办法,接近第8师的指挥部,看看来了些什么人?”
潘先甲想了想:“给英军做饭的厨子倒是有一个华人,因为精通西餐和广东菜,很得英军军官们的欢心,他们一会儿肯定要吃饭,说不定会有机会。”
黄华“嗯”了一声,吃完饭劳工们继续干活,潘先甲和送饭的华人暗中打了个招呼,等到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果然拿到了一些消息。
“来的都是大人物,其中包括了英军总司令和一些军些长师长,外面守得很严,不让任何人靠近,更不要提华人,如果不是他们在指挥部里办酒会,需要厨子现场表演,他也混不进去,不过这些人干什么,就不知道了。”
酒会?
黄华看了一眼那架停在草坪上的联络机,一般来说,飞机不夜航,这说明这架飞机至少也要到明天才会起飞。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必须要给送出去,可是这样一来,他就要想办法逃出去,而且不可能再混进来,英国人又不是傻子。
两人一商量,决定由潘先甲留下来继续在劳工队伍里监视英军的动向,他趁着夜里悄悄摸出营,他们不是战俘,澳大利亚人也没有看管得很严密,更没有高墙电网监控什么的,黄华小心翼翼地躲过探照灯和巡逻哨,沿着挖出来的战壕跑出了第8师的控制区,又从两个师的结合部摸出去,一路跑回新加坡市区,相隔十多里地,他整整跑了一夜,等到与市区的同志接上头,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滴”
黄华所使用的通讯装置十分小巧,只有一块砖头大小,打开开关,不多时,信号指示灯就从红色变成了绿色。
50公里外的新加坡外海,“霍去病”号航母训练舰的信息指挥中心,一名女兵听到了由无人机发回来的数据信息。
“报告,收到地面信号,位置在东经xxxxx.xxxx,北纬xxxx.xxxx,经过信息解构,已显示在地图上。”
花夷然看了一眼大屏幕,一个红色的亮点开始闪烁,位置大概在新加坡市区的西北角。
“开放数据链,接通指挥中心,验证登陆信息。”
“数据已接通,身份核实中,密码通过验证,是“海工委”一号情报员,有重要情报上传。”
“语音信息吗?”
“是的。”
“纪录,并转相关部门处理。”
黄华并不知道,他的口述情报经过了中继无人机的中转,由航母又下发到苏岛、吉隆坡等几个地点,很快就到了领导的手中。
前委总指挥霍振东与他们联线,现场办公。
“一架来自缅甸方向的飞机降落在新加坡岛上,为了避开我们的空军,飞机是从暹罗湾过来的,利用了暹罗人的领空,而没有经过马来半岛上空,这么大费周章,说明机上有重要人物,或者是重要的情报,无论是哪一种,都一定与半岛的战局有关,“海工委”打入新加坡的地下党同志,冒着极大的危险给我们送来的消息表明,这架飞机上的人物,与英军地面部队的指挥官进行了半天的商议,又在当地过夜,我们现在收不到敌人用电文发到印度的有用情报,只能说明一点,他们早就意识到了电报泄密的可能性,极有可能,就是采用飞机直送的方式,把有关作战计划向新加坡方面传达,这与果府部队在槟城登陆的情况相吻合,接下来,一定是新加坡方向上有什么大动作,你们判断一下,看看我们需要做出什么相应的计划。”
身在吉隆坡的布鲁和身在旧港的符克都说了自己的判断。
“吉隆坡的敌特份子活动猖獗,他们一定是得到了某种指示,要配合敌人的地面部队,在我们的新解放区搞事情。”
“旧港的民兵师会以两天一个师的速度向马来半岛发送,争取在一个月内,把11个师15万人送上去,配合主力部队的行动,都是17、8到20啷当岁的棒小伙子,个顶个地能干,保证给反动派一个惊喜。”
渡过马六甲海峡需要大量海船,为此南洋局和苏岛苏维埃政府动员了大量的船只,一次就能把一个师送过去,有了这批生力军,对于巩固解放区是有很大帮助的,也有助于解决敌特份子活动猖獗的问题。
霍振东告诉他们:“应地面部队的要求,海军和航空兵已经出发,即将对敌军的登陆船队展开突袭,目地是截断敌人的后勤供应,孤立他们,你们的计划呢?”
“先打援兵,消灭了援兵,可以对新加坡的敌人产生沉重的心理打击,为后续瓦解他们的斗志打下基础。”
布鲁说道:“我们希望,新加坡方向不要派出过多的兵力,以免影响我军的行动,虽然有民兵师的支援,不过他们毕竟没有上过战场,又没有多少武器装备,我们并不愿望他们真得与敌人作战,最好只是起到一个维持治安、保障后勤的作用。”
“那就是,我们要争取把新加坡的这一大坨敌军,滞留在当地,一兵一卒也不能渡过柔佛海峡。”
结束联线,霍振东马上做出决定,要进一步对新加坡进行打击,不过打击的目标,就需要地下党的同志来提供了,航空炸弹很精贵的,咱们国家还很穷,要节省。
就在这时,无人机发现了地面的动静,一些英军部队有拔营出发的迹象。
澳大利亚第8步兵师是在1939年初就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