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这一年已是大邺乾元十七年。
萧弋穿进《天机令》一书,也已到了第三个年头。
他寂然凝望着眼前的墓碑,又听身后传来簌簌的脚步声,有人轻唤他一声“晏之”,回头看去,便见到翊国公徐飐携一身浩然之气,徐徐走近了自己。
“怀宁叔。”萧弋朝徐飐浅淡笑笑,也迈出步子。
可也就是这一剎,他忽感一阵剧烈的心悸,身上也似被千万层霜雪一寸寸冰封,随后便眼前一黑,晕倒在徐飐怀中。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点剧情补齐啦~呼~
本章终于把巨巨巨巨前面的一个伏笔给回收了(指路24 & 25章),小可爱们大概都不记得了吧,嘤嘤o(╥﹏╥)o
后面一直活在台词里的皇帝老爹大概要登场了,咬手手。
希望受君能感受一下家庭温暖~
第66章 归去来(一)
66 归去来(一)
“晏之!”徐飐一惊非小。
所幸他宝刀未老、眼疾手快, 稳稳接住了萧弋下坠的身躯。
徐飐又唤了几声萧弋,可萧弋已没任何反应,通体寒凉如冰雪, 脉搏和鼻息都微弱得几乎探查不到。
徐飐再一移目,又看到萧弋被风吹起的乌发中, 居然还夹杂有许多的银丝,日头一打,煞是碍眼,和那张尚且年少的面庞,怎么瞧怎么不搭。
徐飐眉宇紧拧,略加忖度后,歘一下便施展开身法,抱起萧弋没入林间, 快步疾行约么有小半个时辰, 已来到山间的一处小院落前。
燕京西郊山岭连绵,归属燕山余脉,百姓们图方便, 统称这片山区为“西山”。
徐飐带萧弋来到的这座小院落, 便藏在西山北麓的半山腰,一处名为“丹枫浦”的隐秘地带。
之所以叫丹枫浦,自是因为此地有片枫树林,秋时层林尽染、漫山红遍,林中又有山泉清响、溪水淙淙。
只是此地野径崎岖、过于荫蔽, 寻常人打着灯笼也难找, 因而一向鲜有人迹, 这么一看, 倒不失为一处绝佳的避世之所。
秦绯、纪泱、王霆等人幼时曾就读的开阳书院, 则恰好建在西山南麓。这也是为什么,行于山间时,总能隐约听到稚气未脱的读书声。
那正是书院中小崽子们的吟诵,今儿个可能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明儿个可能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而这西山除了南麓北麓,还有条不为人知的中麓。
若沿中麓深入山林,便可抵达那座皇家规格的墓葬,也就是萧弋和徐飐碰面的地方——大邺黎王的衣冠冢。
若不是这座陵寝所处的方位,徐飐也不会很快就想到,可将萧弋先行带到同在山中的这处小院落。
萧弋其实也没料到,自个儿又会痼疾突发。
他因“寻获天机令”,替往生楼立下大功一件,从儋州回到燕京的这漫漫长路,虽不得不与往生楼众人同行,但再没一人敢找他的麻烦。
这当然得感谢玑玄子的鼎力相助。要不是这位老前辈蹲在笼子里,冲着往生楼的代理楼主掣云叟喊出那一嗓子,萧弋的命运定然不可同日而语。
只可惜,将那柄从天机岛上找到的太/祖佩刀“逆鳞”呈给掣云叟、以换取一线生机,是玑玄子私自替萧弋做的决定。他老人家好一通思想斗争、天人交战,放弃“天机令”而选择救人,自以为抵达了高洁情操的顶点、灵魂都得到了升华,却压根就没想着问问萧弋本人的意思。
米已成炊,么得办法,萧弋只得“欣然”笑对已有的局面。好在“天机令”的秘密,即使是掣云叟也还一点都没弄明白,那么将“逆鳞”暂时交由往生楼保管,反倒像是上了道安全锁,容不得旁人再觊觎。
这样一来,萧弋也算说服了自己,认为这未尝不是个折中的办法,只要他先一步找出“天机令”的秘密,再想办法从掣云叟手中取回“逆鳞”,那便不耽误什么。
玑玄子自然选择装作小屁孩跟在萧弋身边。谁会拿个小崽子当回事儿,这老孙子的真身,在往生楼众人面前,从始至终没露过馅。
一路之上,他使出浑身解数,在萧弋身上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逼着萧弋服下了好些奇奇怪怪的药剂,有些有用,有些没用,总的来说,聊胜于无。
后来回到燕京东北六十里、位于砚岭的往生楼总部,这位老前辈自然也是舒舒服服地住进了萧弋的无念阙,继续不遗余力研发着新药。
无念阙基本上一切如常,从前那只被萧弋取名为“庞太师”的大肥猫也没搬家,见到萧弋归来,“喵呜呜”地就钻进了萧弋的怀里。
要说哪儿不一样,就是不知何时又住进来了一只黑猫,和庞太师两个见面就掐,总要斗个你死我活方能罢休。
萧弋瞧个乐呵,就又贴心地给这只黑猫也起了个花名,“包大人”。
掣云叟从前曾派衣拾叁监视无念阙,这会儿也仍照旧,萧弋也对屋前杵个活死人的风景见怪不怪了。
前几日,他在饮下玑玄子端来的一碗汤药后,自觉精神不赖,便煞费苦心地甩开了衣拾叁,悄然离开往生楼,给徐飐发去专用联络的飞鸽传书。
收到徐飐的回信,他才依照信中所说,来到西山中麓与徐飐见面,这也才会看到,自个儿人还没死,紫微垣里的那位圣上却已命人给他修陵筑寝,好似巴不得他趁早入土为安。
然后便是现如今,他在意识全无的情况下,被徐飐带到了这处山中的小院落。
仲春时节,万物滋长,院子里里外外都是半人多高的蔓草,瞧着应已久无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