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要强的人。现在老了,她也不愿意轻易卸下自己坚强的外壳。
我和尚诗雨识趣地没有打扰梁阿姨,只是在一旁沉默着。
由于双方的情绪过于悲伤,这通电话足足打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
尚诗雨抽出几张纸巾,递给梁阿姨,“梁阿姨,人死不能复生,请您节哀。”
梁阿姨擦点眼角的泪花,努力朝我们挤出一个笑容,“我知道,我明白的。只是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没想到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一个小姑娘,现在就已经.......”
说到这里,梁阿姨再次哽咽起来,“不好意思,真的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可能需要几分钟来平复自己的内心,你们等我一下好吗?我去上个厕所,很快我就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忍心去拒绝一个老人如此卑微的请求。
我们也不例外。
等梁阿姨再次从厕所里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睛鼻子都已经哭红了,身上还带着半干的水渍。
从客厅离开的这十分钟,梁阿姨一直躲在厕所里哭泣。
“好了,我没事了。你们有什么要问我的,尽管问吧。”
我抬起手看了眼时间,准备要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为了不打搅梁阿姨做晚饭的时间,我决定加快今天的进度。
“梁阿姨,既然你知道王夏夏的性取向,你为什么还同意梁大脚和王夏夏在一起呢?”
梁阿姨吸了吸鼻子,叹了一口气,“因为大脚也是这样的。”
我和尚诗雨对视一眼,尚诗雨似乎没有彻底理解梁阿姨话里的意思。
“梁阿姨,也是这样,是指什么呢?”
“大脚和夏夏一样。夏夏呢,喜欢女孩子。而大脚,喜欢的是男孩子。从大脚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个情况了,我们刚开始确实比较难接受这个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大脚都是我们的儿子。传宗接代固然重要。但是比起传宗接待,我更希望大脚活得健康快乐。”
在梁大脚小学的时候,他就曾经把自己暗恋的学习委员带回了家。
那时候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梁大脚的早熟。
直到梁大脚在饭桌上当着父母的面,发誓说要娶学习委员的时候,家里人才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
起初,一家人都以为梁大脚在开玩笑。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叛逆的时候。总是会经常说出一些出其不意的话,把父母吓一大跳。所以,包括学习委员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把梁大脚说的话放在心上。
可是,下一秒,梁大脚就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事情。
梁大脚居然捧起学习委员的脸,对着他的嘴狠狠地吻了下去。
毫无防备的学习委员被梁大脚吓得屁滚尿流,连夜就跑回了家。从那以后,他就断绝了和梁大脚的所有来往。
这件事,很快就在学校里传开了。
关于梁大脚喜欢男生这件事情,他受尽了嘲讽。就连当时的任课老师,都上门来做劝退工作。
梁大脚的成绩也一落千丈,班上不再有人愿意和他往来。
去上厕所的时候,男孩子看到梁大脚都会绕着走。甚至有一个男孩子,因为在厕所里看到了梁大脚,不敢正常上厕所,活活把尿尿在了裤子里。
铺天盖地的嘲笑,不堪入耳的外号,接踵而来。
最终,梁大脚就连学校的大门都不敢踏进去半步。
“有一天,我和他爸都去上班了。他没去上学,一个人留在家里打电动游戏。我们出门的时候,看他的状态比之前好了很多,我们也就没管他。”
但是下班以后,他们发现梁大脚吞下了一整瓶樟脑丸。
“好在樟脑丸的味道实在是太刺鼻了,大脚吞下去以后,又吐了一大半出来。再加上发现及时,洗胃以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虽然如此,但是梁大脚自杀的行为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经过考虑,他们最终决定让梁大脚转学。
梁大脚后面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乡下的外婆家度过的。
由于工作关系,他们一个月只能回去看一次梁大脚。不过,在乡村环境的熏陶之下,梁大脚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也没有再寻过短见。
“从那以后啊,大脚就再也没有和我们提起过他喜欢谁,也没有再带人回过家。但是我和我老伴心里都清楚,大脚在外面有一个男朋友。不过,那时候他也满十八岁了。不管他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我的孩子啊,只要他平安健康快乐,我不管他喜欢男孩还是女孩,我都支持。”
在我们父母那一代,能有如此开明的思想并不容易。梁大脚算是生在了一个好家庭,如果没有许小冬的事情,或许他现在会过得很幸福。
但是,在感慨的同时,我的心里却有了新的疑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梁大脚和王夏夏为什么还要结婚呢?”
梁阿姨的思绪瞟向远方,开始回忆两年前的事情。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梁大脚突然从外面带回来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不仅是外表漂亮,谈吐举止也是落落大方。从她开的车和打扮来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是一个妥妥的白富美。
梁大脚带女朋友回家的这个事情,全家属院都炸开锅了。
他们开始怀疑,梁大脚是不是真正的同性恋。甚至还有人开始说,小学时候的事情,只是了梁大脚的一场恶作剧。其实这些年来,他们都误会梁大脚了,梁大脚其实喜欢的是女孩子。
尚诗雨更加不理解了,“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难道梁大脚是双性恋吗?”
梁阿姨扯出一丝苦笑,“不是,大脚一直以来喜欢的都是男孩子,他从来没有变过。”
“那为什么他要带王夏夏回家?”
“因为只有带王夏夏回家,他才能消除外界的那些无形的伤害。这么多年来,家属院的人还是见他就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