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似乎是那天去了很多家,所以对这些细节的记忆不太深刻。
只见他回想了一下后,然后说:“你是说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的那家吗?”
“对。”
他渐渐变得肯定起来,“去了,当时我记得我敲了几次门,不过一直没有人前来开门,里面也没有人回应,我想着这户人家应该不在家,所以就没有继续往下敲下去。”
我一边在心里推敲着男子所说的话,一边和一旁的李宇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在心里选择暂且相信了他的这番话后,便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宇问我,“这个人我们还要继续调查下去么?”
我说,“他不是向我们提供了当时几个和他购买影碟的男子的信息么,我们去找这些男子核对,就能证明他到底有没有说谎,以及在那天早上到底有没有前往王涛家的时间了。”
而最后,经过我们向村子里的这些被男子给指认出来的男子一一询问后,他们最终都承认了那天早上确实和这个男子购买过他手里的不良影碟。
这么看来,这个男子没有向我们说谎。
如果他只是前来村子里兜售影碟的话,他有什么理由将王涛以那样的方式给吊在房梁上呢?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这个男子和王涛应该是不认识的,他们两人之间也不存在什么情和恨的关联。
男子也坚称那天早上没有看到过王涛。
这时,对王涛的尸检结果已经出来了。
结果里显示,没有在王涛的体内找到类似于迷幻剂或者安眠药这样能暂时使人失去意识的残留的药物。
可见王涛当时是清醒的。
再加上在他身上没有找到挣扎着不肯捆绑的痕迹,可以看出,当时的他,在绑上绳子的时候,要么是配合着别人替他给绑上,要么就是自己主动地给自己绑上,没有第二个人在场。
尚诗雨说:“一个小男孩,凭着自己一个人能将这绳子给捆绑到自己身上吗?”
我理解尚诗雨的疑惑,因为这小男孩被捆绑的方式看起来很复杂,很诡异,看起来就像是第二个人所为,看似不是他自愿的。
但我看着手上拍下的尸体被发现时候的照片,眯了眯眼后,还是快速地说了句,“能。”
于是,我便让李宇给我找来了一根和死者身上所使用的绳子差不多的绳子,模仿着那天看到的现场的画面,将自己给捆绑上。
结果显示,虽然表面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只凭一个人,还是能完成的,只不过是要多花费一些小心思。
在我看来,既然死者身上没有任何外伤的话,他很可能是穿上了从表姐那里偷来的衣服后,用绳子捆在自己身上,然后再用专业的打结手法,将自己给捆绑在房梁之上。
可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摆在我们的眼前了,那就是这个年仅13岁的王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样的做法在任何人眼里看来,显然是无比的诡异。
如果他真的是这么做了的话,那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而这时,就在我和李宇在死者王涛家门外的院子里低声分析着这两天来搜集到的案情的时候,我忽的注意到,院子外,聚集了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只见他们一边躲在院子外,悄悄看着我们,一边在嘴上不知道闲聊着什么。
看似聊得很是起劲。
尚诗雨注意到我落在她们身上的目光,便笑着打趣地说:“这些人啊,都是村子里的情报部队,平时闲着没什么事干,就喜欢聚在一起闲聊,天明,你可以不用管她们。”
而我一面凝视着她们,神色也跟着渐渐地凝聚了起来。
因为我想到,既然这些人总是被网友们戏称为村子里的情报部队。
那她们应该对村子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很了解的。
既然这样的话,我能不能从她们的嘴里讨到一些和死者王涛有关的事?
于是,这么想着,我便走了上前去。
一开始这些老妇人看到我朝她们的方向走来,似乎是感觉到了害怕,所以几乎就要散去。
在我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后,她们相互看了对方几眼,才有些犹豫地将刚才她们站在这里闲聊的内容告知了我。
原来,她们刚才在聊的内容是,村里的人都在私底下传着,说是这个王涛,应该是遇到了什么诡异的巫术!
虽然我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对于这些什么巫术邪术的话,从来都不会去相信。
但我们看到她们在说这些话时,眼睛是那么的坚定,嘴里的话听起来是那么的逼真。
于是我便来了点兴趣,询问她们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她们也渐渐地向我放下了警惕,说:“那是因为,我们村子里,早在许多年前就流传着一种巫术,不过由于年代依旧,这种巫术现在很少被村里的人知道,若不是这次王涛的事件,巫术的事又被人给重新提起,我们村里还真的是没几个人知道。”
“几十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都在传,如果一个人想要延续自己的寿命的话,那就得取一个童子的命,对他施下一些法术,结合这个童子的生辰八字,这样就可以将这个童子的命,给续到自己的身上。”
“我看啊,这个王涛的死法这样的惨烈,还被人给绑在了房梁上,应该就是被人施了法术了,不然,为什么要用这种的方式对他下手,而不是直接将他给一刀害死了?就算是想将他给吊死,也没有必要给他换上红色的女人的衣服,秦法医,你说,这不是很奇怪嘛?”
“而且王涛一家都老实本分的,在村子里没什么仇家,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们往来,怎么可能会有人对王涛动了杀心?”
“而且那天,我们都没有看到有外人出入王涛的家,村里的年轻人,又大多都出去务工了,剩下的大多都是我们这样五六十岁的妇女,我们哪有那个体力对王涛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