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轻舞借着璀璨的夜色,极其缓慢地走在官道之上,楚云寒翩然追了上来。
“夜轻舞。”
他叫住她。
她回眸,看向夜色下仿若谪仙一样出尘绝世的楚云寒,秀眉深深一皱,冷然问道:“你觉得今夜的事很蹊跷?”
“本王自然知道。”他负手而立,俊眸深深注视着她,格外郑重地提醒她。
“身在宫中,凡事都要谨慎小心,不止今夜,明日大部分的皇室都会进宫,你应该多加小心,任何事情都要等本王来处理,你切莫再冲动。”
“我懂。”她走在前头,可没走几步双腿发酸。
楚云寒站在她的身侧,温润地说道:“人红是非多,你救了静妃母子,又治好了母后的病,宫中人心险恶。”
她抬眸看向俊美的楚云寒,檀唇一勾,露出一抹浅淡笑意。
“其实别人怎么看我,都无所谓,王爷若是误会我,罚我……”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她四肢发软,酸痛无比。
“走,回去休息吧。”楚云寒看出她的状态,上前拉住她,然而夜轻舞药效刚过,手脚依旧有些发软,走起路来有些迟钝缓慢。
楚云寒优雅的蹲下,打横将她抱去,一时她整个人都悬空着,整个
身子靠在了他厚实宽阔的胸口,她惊恐地看着他,“你!”
“走不了,就别逞强。”楚云寒和煦一笑,眼眸之中掠过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宠溺之色。
夜轻舞俏脸一红,羞得不敢看他,只好老实的将头埋在他的臂弯里。
宫中来往巡逻的宫人,侍卫见状,纷纷避开。
夜轻舞困倦,回到寝宫倒头就睡了,完全没注意到楚云寒的隐忍和痛苦。
翌日,天边泛起鱼肚白,晨光透过云层散落。
因为在宫中,夜轻舞不敢睡懒觉,起来之时身边已经空荡荡的,一片冰凉,楚云寒早就走了,应该是上早朝去了。
她起来洗漱,吃早膳。
忙碌好,她便去紫微宫给太后请安。
紫薇宫非常热闹,皇室宗亲早就来陪太后了,有人通报,“齐王妃来了。”
太后闻言,大喜,笑呵呵地说道:“快请。”
夜轻舞进入正殿,给太后一众人见礼,问安。
太后满意地朝她招手,“来来,就等你了,边境时疫,宫宴一切从简,请了戏班来宫中唱戏,走,我们去瞅瞅。”
夜轻舞握住太后手中的佛珠,面带笑意的拒绝。
“太后,您与其他娘娘,王妃去便可,臣媳就不凑热闹了。”
太后和蔼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只有两天,你若是不去,这种热闹不知要等到何时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对呀,齐王妃正好太后也高兴,我们一起去吧。”
夜轻舞只好答应去。
一群人簇拥着太后浩浩荡荡的去了戏园看戏。
远远的就听见咿咿呀呀的犹如黄鹂一般清脆女声。
很快众人便到了戏园之中。
戏园很大,临湖而建,戏台在湖水的正中秧,两侧便是看戏的亭子,一条笔直的桥墩连接亭子与戏台。
戏台上练功的师傅纷纷过来请安。
太后高兴的点了戏,众人落座看戏。
太后坐在正首,恭亲王妃坐在太后的左手,而皇后太后的右手,夜轻舞坐在恭亲王妃的左手,她左手坐着澜贵妃。
很快戏曲就开始了,热闹非凡。
太后点了一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台上女旦唱的婉转柔情,台下看戏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其实在坐的诸位都明白太后的意思,女子要对丈夫忠贞不渝,要做丈夫坚强的后盾,夫妻两要携手治家,更敲打在坐的妾侍,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
大家心里都明白,夜轻舞也明白。
坐在正首的太后,看着戏台上演卓文
君的女子,深深感叹道:“这女人哪,就要想卓文君一样知书达理,能对男人从一而终,面对男人的变心不哭不闹,用自己的才情挽回丈夫,这才是女子的典范。”
看戏的各位娘娘,王妃纷纷附和着太后。
“对呢,太后说得没错,这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不能嫌贫爱富。”
“岂止这些,还应该温柔体贴,做皇家的媳妇还应该大气。”
太后很满意,食指点着戏台上的女旦,“这姑娘唱的正好,有卓文君的那种冰雪聪明的气质。”
“太后,您慧眼如炬,这姑娘可是大夏国有名的角。”
“哦,是吗?”太后眉宇微挑,露出喜悦的笑容,“不错,不错。”
戏台上演到卓文君决绝地写着《怨郎诗》,女旦咿咿呀呀的将卓文君写的诗唱出来。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都说三四月……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众人纷纷鼓掌,其实最后一句在座的女人都有感悟,几乎是感同身受的叫好。
“好,好,这戏唱得好。”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汉,当初浓情蜜意的哄着你,而又左拥右抱,三妻四妾的,多么希望下辈子,我是男儿,你是女,好让
你也尝尝被抛弃的苦。
就连太后也不禁动容,凤眸之中闪着泪光,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也是在抹泪。
夜轻舞显得很淡定,平静地看完。
而坐在后面的夜清红完全没心思看戏,她一双莹亮的杏眸四处张望着,神态略显着急。
几场戏看完了,众人都散场了,有些人意犹未尽,还在讨论。
夜轻舞给太后,皇后行礼告辞,便独自一个人回到了钟灵宫休憩。
钟灵宫是专门给王爷王妃等人歇息的宫殿。
夜轻舞前脚刚到,与她住在同一个宫殿的恭亲王妃等人回来了,她还入座,恭亲王妃发出一声尖叫。
“我的佛珠,我的佛珠怎么不见了?”
一群奴婢吓得惊慌失措。
“王妃,您的佛珠怎么会不见呢,那可是舍利子做的。”
“奴婢早上还见您戴在手上呢!看戏的时候,怕不方便,您放在了寝宫,这怎么就被人偷了。”
舍利子?
夜轻舞听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相传为修为成仙的高僧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一颗舍利子就是一位僧人的遗体火化的。
那一串佛珠,十几颗,岂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