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之快,也只能用‘心大’形容,别无他词。
彭才际暴喝一声:“兀那小儿,装神弄鬼!”不等少年回气结束,迫他再接战局。他自然是知道那并非‘装神弄鬼’,而是十分高明的武艺。只是童川已废,生死不知。那绿林出身的二人顿失统属,若无人出头,人数的优势尽失。权衡之下立有决断。
何况这少年虽有骇人之举,似乎习得高深武艺,却像是尚不会使用。他把握距离出手,不见得就有什么危险。若利用好了这一点,不定能趁机将少年一举击杀。
果然他一刀砍将出来,还未碰到子子的衣角,其余二人便跟进递招。连那莽汉也忍着痛捡回鬼头刀,仍是四人合围的局面。
子子夷然不惧,只是不惧这四人。心底怕得另有名称。正是那《纯阳一气功》。
这门武功显然有着巨大的缺陷。真气积攒速度快极,反噬也是快极,且反噬的种类不一,不知何时何处就要触发。在瞬息万变的战阵上使用这样的内功,能捡回性命只可说是天幸。换了任何有武功底子的人碰上这样的问题,那是再也不敢用了的。
偏生遇上一个天资颖悟却处处一知半解,心性更有特别之处的传人。
在李子紫心中,从未想过是武功的问题,而是认真考虑该要如何驾驭。
明非真曾言子子拥有练武心性之仁,却并未认真告知。
仁者,王者风范,乃‘统御’之姿。
李子紫眼中精光一现,双手已快如电闪地摸在了那手持长鞭之人的双肩。饶是见过他刚才逃离的身法,仍忍不住要大吃一惊。
只是同样吃惊的,还有子子本人。
他这次运力双足,果然快绝。但那一息之力的耗尽却远较他想象中来得快,到得要进攻时却已无力可运。他双掌一触,没出现将那人撂倒的画面,反是若蜻蜓点水,整个人都要停在那人双肩上一般。
他固然是吃惊,对方也是疑惑。只见少年神出鬼没地闪到自己面前,肩膀上力道轻得像是蚊咬虫啮,对比童川惨状,当是有意相戏了。额头汗水涔涔,不敢稍动。生怕这武功奇高的少年一个起意,自己便命丧黄泉。
李子紫聪明剔透,焉能不知情状?也是感叹自己运气真好,竟然二度无恙。
好在这回不同的是,他并未过分耗用纯阳之气。若废了童川的第一拳是用了十二成的力量,这一下挪动便约使用了七八成。他不敢去尽,刻意留了一二分的力道于自身。剩余的纯阳之气无法作第二度攻击之用,但却也没让他陷入瘫软之状。
他于此得到了宝贵的经验。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体内的内力,又或该叫做‘纯阳真气’的问题。
李子紫听过元寇亲口叙述。他曾以为《纯阳一气功》是一种能随意抽调自己全身功力的功夫。这样每一拳打出去都是十分力道,自然很占便宜,也为此开心过一段时间。
可如今当真对敌,他却有了一番截然不同的领悟。
尽管是出现于自身,他却总觉得体内那股‘真气’,好像是一种外来之物。
他能察觉得到自己体内的内力其实并不强横,起码不可能一拳击倒童川那等人物。但这份不太强的内力却在他运功之后忽然急速增加,累叠到他也无法理解的庞大程度,在出手之际猛然提升到最高峰,于一击散溢之后又急遽消失。然而随着再度运功,却又一次充盈全身。
如秘籍上所载,‘尽在生生处,生在灭尽间’。
他每次都耗尽了全力,然而又会在尽头生出新力来,循环往复,像是没有尽头。
这为他打下了尽管与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同,但却是他独特的,对内功的基础。
第二是使用的问题。
纯阳真气的连绵不绝,是建立在一种极不稳定的基础上。起码就子子如今的修为看来,纯阳真气的聚散并不由心,带有一种极强的随机性。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气会何时,又是如何地恢复。
‘生在尽处’这种描述极为模糊,一如实际发生的情况。他第一次失手,正因恢复的速度过于迅猛。而第二次失手,则是回聚情况不如预期。
这样的不稳定距离用于实战尚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但少年能明白今日师父携他来此一战的原因。
光是那两次的交手的经验,他已明白了过来,他的行动可以对纯阳真气的聚散造成有效的影响。
这是闭门造车永远难以学会的。
纯阳真气聚之澎湃,来势汹涌。不可不用,也不可尽用。一息用毕,新生的纯阳真气仍须气力调和,否则失控速度远超寻常。他体会过一次用尽真气的感受,当真是战战兢兢,不敢再犯。
每次出手都能将全身功力聚于一击固然是神妙,但面对复数的敌人时如此去尽却是自寻死路。
留下一二分气力调和,不可去尽,正式成为了他的第一条金科玉律。
在他为对新武功的掌握又进一步感到欣喜的时候,突觉肩上寒气忽重,金风破空,乃是有人偷袭。旋身欲躲时,又再失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