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第2卷 强明 140章 辽东之战(3)

五百骑兵甚至连一支箭都没有抛出,就被大明军队给全部打死在了冲锋的路上。看到这一幕的,可不止达雷等少数军官,还有更广大的满清士兵。

说实话,要讲凶狠,要讲自信,谁也没有满清士兵凶狠,谁也没有他们自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就是天下无敌之军。

满骑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满人全部骑士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万。

但是,刚才的一幕却让他们突然之间,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难受。他们虽然听说过,啥大明有连发火铳,但连发火铳就是这么厉害的火铳么?

为什么俺大清就制造不出来这种至少能打四五百步的连发火铳?有些擅长于联想之人,此时开始想象,不知摄政王得知大明的火铳有如此厉害后,会不会想到克制的办法。

数千人的自信心,在这一瞬间,从神龛上被打下了尘埃。

但是,大明军队却不会停止不前。或许此后会有所停止,但此时不会。因为他们如果停止,那么晚上他们就只能住在野外。

所以,在解决了五百骑兵队,把满清的气焰给打下去之后,大明军队开始准备攻城。

大约一个连的步枪手,在一百米外站成一排,这个距离,正是对方的弓箭射击不到的地方。

站成一排的步枪手,主要是警戒,警惕城内的清兵向外放箭。

然后,两排士兵抬着云梯,向着城墙边冲去。是的,云梯,大明军队也有这种操作方式。以热兵器对付冷兵器,云梯攻城就是无解之技。

远处的清兵看到云梯上来了,急得大叫,达雷立即让弓箭手和擂木滚石做准备,可惜的是,云梯抬到了墙下,这些人却不急于爬城,而是退到二三十米外,就那么站着。

弓箭手冒头了,可他们刚刚冒出个头,一只手举着弓箭,就听砰的一声,头部被击中一枪,当即翻身而倒在了城墙之上。

朱碧华已经委托新时空派来的历史学家,对明末全国各地的堡寨、城墙等进行研究,择其最有价值的这些建筑进行保护,种花家的历史,绝对不能再一朝建一朝毁了。

人与你有仇,难道建筑也与你有仇?

或许,这座山海关外第一座关城前屯卫,也在保护之列。

但是不是在保护之列,这个城堡都必须攻破。

当第一声枪响之后,大明军队里又冲出五六个人,这些人每人手上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摆放着十来个铁疙瘩,这是手榴弹,无柄全塑钢珠手榴弹,最最厉害的那种。

而这五六个人,都是大明皇家近卫军中的投弹能手,他们可以很轻松地把手榴弹投到60米之外,像前屯卫这种关墙,高不过12米,对于他们来讲,简直是轻松得不要不要的。

这些投弹能手,在大明皇家近卫军,每天中午的主菜,就比别人多吃一份。他们每月的军饷,也要比普通士兵多领一两,他们在部队里的主要军事技能,就是练习扔手榴弹。

现在,他们来了。他们提着一个篮子,有如走亲戚一样。

六个人,站成一排,每个人从篮子里抓起了一个黑不溜秋的铁疙瘩,拿在手里抛了抛,还有的人伸了一个懒腰。

“预备——”一个家伙出声吼道。

“3——2——1,投——”六个人在号令声中,显得非常有节奏。

3,拉开了弦,2、1,拿在手上等了两秒,投,甩开膀子向着城墙上丢去。

“这些明狗丢啥上来啊?”稍远处的清兵,不以为然。

就是近处的清兵,也不太明白那啥东西,看落到脚下,竟然还在冒烟;有的人感觉到这可能不太好,可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就这样,最宝贵的半秒钟或一秒钟从他们身边溜走了,等于是生命也溜走了。

轰轰轰……

六枚手榴弹的爆炸声,上万颗直接3毫米的小钢珠,向着四面八方疾射而去。哪怕是在城墙外的明军士兵,也紧张地用手臂捂着脸,手臂受伤无所谓,但脸上挂彩,一生都是污点啊肯定不行。

手榴弹爆炸的硝烟还没散尽,此前扛云梯的家伙动了,他们如风一般地爬上云梯,然后在爬到最上面的时候,却不急于爬上去,而是将屁股后面的同样的钢铁手榴弹,咬开弦后,投到了可能有人之处。

确实有人,有人埋伏着想给爬梯子的人来一下狠的呢。可没想到这个爬梯子的明军太阴险了,人头都还没有露出来,攻击就到了。

又是轰的一声,然后这家伙才翻身而上,将手中的五六式半自动横在手里,指着远处的敌人,开始砰砰砰开枪射击。

原本清军是准备在此展开战斗的,可对方爬上来的人,使用的照样是此前城外明军使用的连发火铳,而且,火力还这么密集,这可怎么上去啊?

“快,把他们打下去——”此时,达雷是最急的人,当即带着十多个满清勇士,手持大刀盾牌,向着冲上城墙的明军士兵猛扑。

只是,达雷的想法注定会落空。

因为达雷刚刚开始冲锋时,第二个持枪的明军士兵也爬上来了,当即一梭子子弹就将达雷等人给打得鸡飞狗跳,而差不多这一梭子之后,第三个人也爬上来了,同时最先爬上来的家伙,已经换好了新的弹药。

“大清的勇士,跟我一起杀明狗啊!”看到最高长官达雷被打倒在血泊之中,他的那些手下、家丁顿时急了,当即有几十个人吼叫着向着云梯处扑来。

可惜,他们终究不太懂得热兵器的威力,他们的冲锋,全部被半自动步枪给扼杀在半路之上,而这段时间,云梯已经爬上来几十个人了。并且已经开始用步枪扩大城墙空间。

最先上墙的任务,就是为后来者开辟道路,让大家有个立足之地。至于敌人,在弓箭的射程内,绝对不会有任何活着的清兵。

随着爬上城墙的明军愈来愈多,再随着清军主将达雷战死,余下的清军顿时六神无主,各牛录首领各自为阵,有的要为达雷报仇,可有的却想逃回老家。

可惜的是,前屯卫此前就是明军的地盘,一年多之前才在吴三桂的默许之下,被满清给占领了的。

其中一些想逃回老家的牛录,当他们打开其他方向的城门,以为可以顺利逃得性命之后,可门刚一打开,就遭到一阵子弹的洗礼,当即十几个人身上喷出和血花,向他们宣告:此路不通!

根据朱碧华的计划,他并没有把满清给灭绝了的想法。

当然前提是打,狠狠地打,狠狠地灭,把大明几十年的委屈,给全部打回来,要把满清给打得没任何希望,没任何脾气,打得像奴才一样逆来顺受,这时,如果多尔衮还想乞命,那么放满清一条命也未必不可。

大明皇家近卫军的士兵们,在控制了一段城墙之后,又进一步控制了城门,将城门打开,意味着屠杀的真正开始。

这时如果清兵真的学会了投降,或许也可能苟延残喘,暂时保留性命,但是清兵压根不知投降为何物,哪怕是死,他们也要冲上来拼命而死。

虽然清兵这种悍不畏死,整体上是非常徒劳的,但在局部,竟然真还给大明皇家近卫军造成了困惑,一名弓箭高手,利用城内复杂的队形,先后射出了三支利箭,而且支支都射中了近卫军士兵,其中一枪正中面部,持现代步枪的近卫军竟然直接就死了,另外两人一人中了手臂,一人中了大腿,到是不很要紧。

后来朱碧华知道了这个战例,专门要求将其写进教科书,要让大明士兵从此以后,每一代人都知道,敌人是凶恶的,哪怕已经占领了他们的城市,他们也未必会放下武器。

这名英勇的清兵实现了他人生的价值,而且名垂史策。但他这个价值却是负面价值,他的存在有如磨刀石一般,不断地砥砺着大明人的内心,让其任何时候都不敢轻松。

从战斗开始,到抵抗结束,整个时间不过一个时辰,这场战斗的胜利,远在京师的崇祯非常高兴,当即拿出自己的内帑五万两,给参战的官兵以奖励。

大明几十年来对满清之战,一直处于失败,失败,失败之中。这个广宁前屯卫,就是在去年丢掉的。

而在这座城市,终于回到了大明的怀抱。

当然这些煽情的语言,都是崇祯从现代时空的书报中学来的,这个不应该叫学来,而是叫“褪化”。

不过战斗时间不长,但打扫战场的时间却非常长。

对于打扫战场,大明的人有一种错误观念,那就是大多数人只捡银子与金属类的兵器。其实打下一座城市,里面很多东西,都非常有价值。譬如牲畜、马匹、饲料,以及其他各类给养物资。

这些物资,都是有价的。

如果一支部队,擅长于打扫战场,那就会在作战中愈战愈强;如果不注意打扫战场这种活儿,那就有可能愈战愈穷,愈战愈弱。

拿下广宁前屯卫,等于是打开了辽西走廊的第一道门户。而且这一战,对于新生的大明皇家近卫军来讲,也取得了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毕竟这是他们独自指挥独立完成的一场作战。

唯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这支军队才会成为强军,成为大明之国柱。

大明军队拿下广宁前屯卫,立即进入了练兵和修整,并没有急于向前推进。根据周遇吉与朱碧华的商量,他们要看清军的应对。

清国,沈阳皇宫。

摄政王和一众大臣一脸忧色。

前屯卫的战报最后还是传了回来,但这个战报让摄政王和一众王爷,只感觉到不可思议。不是败了而不可思议,而是怎么败的,情报基本没有。

他们知道大明有强大的火力,可前屯卫也有一个甲喇之兵,那可是5牛录每年录300骑的战力呢,怎么可能不声不响,或者说没闹出多大动静就被大明给攻打下来了?

好吧,就算是达雷最初的报告说,他的五百人根本就不敌明军的连发火铳,可躲在城里的人怎么会怕那个连发火铳呢?

众人偶尔议论两句,但总是不得要领。

原因就在于,他们根本不能想象现代火器的犀利。他们以为还是那种火绳枪式的武器,或者可以连发,有如三眼铳一样。

“诸位都是兄弟,一个父亲的后代,礼烈亲王先讲讲吧。”多尔衮对这事,也深感头痛,他借助于兄弟的智慧,寻找灵感。

代善此前在与皇太极争皇位时,就输给了皇太极,在皇太极死后的斗争中,又输给了多尔衮,可以说他作为努尔哈赤的二子,事实上二十来年的大哥,其地位可谓江河日下。

当然也有人说代善拥立福临是有助于满清团结,这话不过是事后评语,也即给个安慰奖罢了。既然代善可以拥立福临而获得赞赏,那么其他人为何不拥护代善系统的人而获得历史的赞赏?

“摄政王,大明军队能战,也是近半年之事。我总以为大清对此的情报工作一直不到位,到现在为止一支连发火铳都没找回来。所以,在弄清楚大明军队的连发火铳秘密之前,本王以为不宜轻举妄动!”

代善不太可能说到多尔衮的心坎上去。他这话看似实在,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不过却是在指责摄政王的失职罢了。

当然,代善因为年长,怎么说都不会有事。而从代善的儿子岳托出事之后,代善一直是非常郁闷的。他有牢骚大家也能理解。

“郑亲王,你说说你的看法?”多尔衮见代善不再说了,当进行下议。

“摄政王,我的看法与礼烈亲王有所不同。我以为:大明连发火铳情报要查,但我大清也得在战场上以牙还牙!实际上此前已有方略,只是不知摄政王为何又放弃了?

大明连发火铳,哪怕就是很厉害,其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众所周知,其火铳是需要弹药的,弹药一打完,比烧火棍还不如;

同时,不管啥火铳,下雨天气都打不响。而要抓住这些条件,可不是坐在皇宫纸上论兵就可以的!”

卧槽,济尔哈朗这段话,很牛逼的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