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北京尖叫 > 第二章 一

我们家没有女孩,就兄弟三个,年龄各相差六岁。我是老小。爸爸是一所高校的高层领导、历史教授,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听父亲说,我们家祖辈上兄弟们就是天各一方。到了我这辈,又是如此。大哥高中毕业响应党的号召,沿着着伟人手指的方向,奔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去就是两年。教育的效果如何,我不知道。只听大哥说,看了两年果园,打了两年野兔子,吃了两年白米饭,那日子过得让我好生羡慕,渴望着长大了也能到农村大有作为,吃白米饭、打野兔子。

后来,和那个年代所有人一样,大哥回了城。遗憾地,大哥临走时,没有村里的小芳姑娘含情脉脉、泪洒河边。为此,若干年后,我专为此事咨询大哥。大哥说,年轻时不懂爱情。我说,你可能属于那种发育比较迟钝的类型。

回城后,大哥开始被分配到了市商业局,由于我们家成份好,加之大哥善良忠厚老实人品极佳,所以又被选进了兵器部的一个三线厂。这时候,大哥的发育之花才盛开,各项指标趋于成熟,和本厂一位山西太原姑娘私定了终身。78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大哥请了病假回京修养,潜心复习了半年,考上了一所建筑大学。毕业后,为了那个太原姑娘,毅然回到了厂里,跟那姑娘繁衍人类去了。

二哥天生就是一个社会不安定分子,在我记忆里,从小到大就没少给父母添麻烦,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打架斗殴中度过的,几乎每天晚饭时,都有学校大院的孩子家长领着孩子上门告状。爸妈为此也没少苦口婆心教育感化他。可效果极不明显,告状人群依然门庭若市。

尽管父母不喜欢他,但二哥却是我年少时的绝对偶像,一是,他跑得快,身体好,那时他就是全市青少年长跑纪录保持者;二是,他多才多艺,会写诗歌、会作曲、还会自弹自唱,还会勾引小姑娘。那时,夜晚的小河边、小树林里,常常有一个留着小分头的不良少年和身边不断更换的小姑娘手拉手,哼着《甜蜜蜜》、《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遛弯儿。为此,若干年后,我也专门就此事咨询过二哥,他说,人生如梦,不可有悔;三是,他本事大,特牛逼,几乎无所不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家还穷,物质贫乏,什么都缺。吃的、喝的、睡的、穿的、骑的、踩的甚至拉的、尿的,很多都需要有票才能买得到。特别是平日里,买点猪肉拉拉馋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儿。

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二哥的牛逼发挥到了极致。谁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勾搭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充分利用每个曾经是恋人的小姑娘的情人的同学的邻居的老爹老娘……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顺利地搞到看一眼都流口水的猪肉、猪头等紧缺物品。

于是,学校大院与世隔绝的迂腐教授、老师们再也不计前嫌,不再上门告状,而是纷纷上门恳求二哥帮忙买猪肉、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二哥二话不说,丢下饭碗,抬腚就走。没两天,绝对送货上门。

从此,二哥成了大院不可缺少的香饽饽。高中毕业后,二哥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不务正业的惩罚,一分之差高考落榜。这在我们家庭里,可是大逆不道的。爸妈还没来得及苦口婆心,他自告奋勇,复习一年,不成功便成仁!冬天来临的时候,二哥真的成人了。穿着一身没有领章帽徽的新兵军装回家了。爸妈连叹气的力气都没了。

就这样,他踏上了去南国的列车作了一名军人。三个月后,留在团部当通讯员。一年后,和军区一家报社社长的侄女勾搭成奸,顺利地考上了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没回部队,携社长的侄女私奔去了深圳特区鬼混。几年后,有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了残忍剥削压榨劳动人民的生活。

我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先后加入了少年先锋队、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过红小兵小队长(后更名为少先队)、第三小组组长、校文艺宣传队剧务助理、班级手抄《希望之星报》撰稿人兼执笔抄报,学校田径队副队长助理等要职。高中毕业那年,听了那位塑造人类灵魂的师大李燕杰大师的忽悠,头脑一发热,上了师大汉语言文学系。从此开始玩弄诗歌散文这些让人酸掉牙的资产阶级情调,相继发表了不少作品,有了点小名气,也着实引来了一群傻逼小女生,谈了几年恋爱,还好,保住了贞节,一直没有失身。

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父母身边,做了报社记者。因为喜欢玩弄照相设备,大学时因选修了影视创作与欣赏课程,不玩电视可惜了。不久毛遂自荐,跳槽去电视台做了摄像编导。那个年头,真正掌握并能熟练操作这玩意的人也不多。一个电视台,每个部门都有二十多人,但真正干活的能干的会干的也不过就那么三两个儿,其他的可以用白丁混子概括。其中美女居多,原身份听说多是某些领导的亲戚或者保姆,当然,还有情人。有的几乎连个汉字都认不准,却还一本正经的做编做导。哎,没办法,都是上面有人的,当然也包括身体之上,每个美女都带着一层深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背景。

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夹层里,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1995年,父亲查出癌症,我便以此为借口,违背了父亲曾给我立下的做一名中国最有良知记者的愿望,没有一丝留恋地砸碎铁饭碗,回家专心照顾父亲。两年后爸爸去世,我也失去了一生的精神寄托,便怀揣积攒的一万元钱,开始了流浪漂泊的旅人生活。凭着自己的语言文学功底和摄影能耐,一路走,一路写,一路拍,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以诗人般充沛饱满的情感来构思我的画面;用摄影师的视角来搭建我诗的王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出了两部诗集和一本风光摄影专辑。

几年后,母亲也随父亲走了。给我留下了一笔财产和一栋很大的房子。在这个寸土如金的城市地段,这老房子也为我节省了一大笔不菲的购房款。

后来,实在走得太累,厌倦了隆隆车轨的轰鸣声,也厌倦了从一片原始森林向另一片空朦湖泊的劳顿奔波,在京城开了自己的公司,做了一名职业摄影师。凭借自己闯荡多年的经历和感悟,以及独特的视角和超人的才华,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慢慢地,在摄影界算是站稳了脚跟。钱也着实赚了不少,生活是无虞了。但我还是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而且一直都住在原来属于自己的那间。除了把床换了张大的,其它的几乎没变过。

就这样一晃又是六年过去了。脚步是停了下来,可心却一直都在流浪。总好象远方有一种强大力量在召唤我,我随时准备起程。是为了寻找?还是为了圆梦?我不知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