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网上,许多人相信空xué不来风,往往沾上就很难甩掉,幸好林见白也不混网络这个圈子,学界认可即可。
男生问完,教室里许多同学噤若寒蝉,但很快,他们发现,林见白连脸色都没变,便开始起哄。
“当然是假的,如果我真的造假,今天也不能来上课。”林见白甚至笑着说道,“既然大家对我的论文这么感兴趣,正好你们也是一个专业的同行,大家回去读一读,写建议也好,看法也好,如果有启发也可以写启发,批评也来之不拒,总之jiāo一篇读后感。”
教室里哀嚎一片,谁能想到都读了大学,学了一个工科专业,还要写读后感,还是电学前沿领域文献的读后感,作文和电学相结合,同学愿称之为劫难。
林见白笑笑,不以为意。
同学们这才意识到,这位看起来好相处的年轻女老师,好像也没有那么好相处。
林见白为防去办公室被冯老师逮住,特地拐去实验室,金侨到底是排得上号的学校,实验室的设备还算新,当然和上回参观的季氏电缆的车间还是比不上。
却看到设备上有一个图标,林见白怀疑自己眼花,有一些实验器材遮挡,林见白上前拨开,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应该也没有记错。
“严老师,设备是学校统一采购的吗?”林见白似是随口一问,严老师是实验室的值班老师,主管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偶尔实验的时候也在实验室待着。
“这套设备啊,季氏电缆捐赠的。”严老师随口答道。
还真没有记错,林见白有些惊异,这样一套设备上百万是必须的,“是和我们学校有合作吗?”林见白只能想到这个理由。
“应该不是,很多高校都收到过捐赠,常年都是这样,大概他们老总喜欢做慈善吧。”
林见白嘴角一抽,她很难把老总这两个字和季明彰联系在一起,尽管对方已经有一点点年纪,但总归和老还不沾边。
不知怎得,林见白忽然想起,申报课题组时她曾查询过季氏电缆的信息,一则大约一年多前的新闻当时吸引了她的目光,大意是季氏电缆或遭西方制裁,告其倾销,那是上任以来季明彰为数不多的一次公开露面,原话她已经记不清,但季明彰的从容和镇定她印象深刻,中心内容是季氏电缆会不断追求技术突破,打造出属于中国的业内前沿的产品,全不见一丝慌乱。
林见白当时看见,也觉得对方是在讲空话,但也莫名被季明彰的笃定和认真感染到。
后来,顺着季氏电缆的新闻读下去,林见白知道季氏电缆确实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入到研发领域,他不是在说空话,他是真的在这么做。
大概是在国外做研究时,感受过太多落差,对于林见白这样纯粹的学者、半个技术工作者,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技术本身的追求,确实很打动她。
她想,或许季明彰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引领者,无论如何,业界多一些这样愿意实际投入的理想主义者,对于学界、对于领域发展都是好事。
林见白在实验室耗了一个下午,不断地调试参数,终于有了一些思路,若不是她的腿脚不便,她甚至想当晚睡在实验室,想了想还是作罢,去食堂打完饭便回去。
因为在实验室耽搁了一会,到家的时候有些晚,林见白从窗户望出去,隔壁的灯亮着,看了一会,便随手关上窗,继续理实验思路。
第37章
林见白坐在餐厅里,有些恍惚。
她不喜欢外出就餐,但这礼拜已经接连几天来餐厅里吃饭。不过给陈于渊送别是早答应的事,不能也不适合推辞。
陈于渊给她倒上果汁,给自己却倒了一杯酒。
“这么快这里的事就都处理好了吗?我以为还要一段时间。”可能是因为早有预期,林见白少了一些离别的伤感。
陈于渊的神情不似之前那么萎靡,不过有些许落寞,“处理得差不多了,那边的工作也找到了,一位同学牵头的,是一家投行。”投行的名字林见白这个外行人都听说过,确实如雷贯耳,“那边催着入职,家里人也不想耽误我,催着我出去。”陈于渊说着有些无奈。
别人家都是希望孩子陪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家总觉得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他,要最大化收益,读最好的学校,做最体面最赚钱的工作,他是父母的谈资,自然也是父母的骄傲。不知何时,就自然而然被架在那儿,想下来都找不到梯子。
“挺好的,选择留在国外的同学也很多,可能再过几年见你,你已经财富自由。”林见白难得揶揄道。
顶尖外资投行的待遇她也知道一些,她曾在读博期间为之后的就业考虑顺便考过一个cfa,虽然考过一级就没再继续,却也因此因为复合背景拿到过一个外资行行业研究的机会,当然最后依然因为不适合没有选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