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 > 法海穿越唐三藏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朕之御弟归矣!

来晚一步的陈家庄百姓,纷纷站在通天河岸边儿向着东方远望,虽然看到只是一片空旷的蓝天,但他们似乎都很相信三藏法师感受到了他们的相送的目光。133txt.com

此刻太阳高照。

早不见了适才的风卷狂涛。

“唉。”

片刻之后,陈澄长叹一声,回身对着身后的乡亲们说道:“行了,也别看了来晚了就是来晚了,人家是驾云走的,这会儿怕是都已经回到大唐了。”

陈官宝与一秤金,则是又向着东方恭恭敬敬一礼,却也难掩失望之情。

当年若非三藏法师路过陈家庄,降服了那占据通天河的灵感大王,他们姊弟两个,早就葬身鱼腹了。

三藏法师西去之时,说好了路过陈家庄的时候,定来庄上做客他们为此算着时间已经筹备了好几年,就是为了再好好招待三藏师徒一番.不料,还是错过了。

咕嘟嘟——

水中见了异象,乃是那通天河中的河神上岸。

陈家庄众人连忙施礼相见,河神自然不敢怠慢尤其是陈官宝与一秤金还在,自是不慌不满还了一礼,这才慢吞吞说道:“诸位不必心急.适才三藏法师有言,说是取到了真经,要急送回长安,而后还要再回灵山呢.等一切圆满之后,自来兑现承诺。”

陈家庄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喜笑开颜。

大唐,长安。

大唐天子李世民,得了王玄策复命,知道三藏已经上了灵山,不日就要回京,故而这几日便直接住在了望经楼。

这望经楼其实也有个来历,正是当年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听三藏离去时言说短则三年返回,故而贞观十六年九月时,大唐天子李世民便在城外久候月余,只等御弟回返。

可惜杳无音信。

也多亏了那宝象国、乌鸡国与车迟国几国来使及时赶到,让李世民知道御弟西行不仅无碍,还险些“开疆扩土”,这才让他放下心来,也叫那些随时准备西进的玄甲铁骑,暂时按兵不动。

这一幕,可把三国来使唬得不轻私下里说,多亏了咱们跟三藏法师交好,也从没有什么坏心眼,否则.祸事临头!

也正是贞观十六年之后,大唐天子李世民即差工部官在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接经,每年九月都要来此地住一个月。

大唐皇帝非比寻常,当年更是领兵在战场上肆意驰骋,南征北战。皇宫或许困得住别的皇帝,但绝对阻拦不了他的脚步。

朕之所在,即是国家。

古往今来,能以此言之帝王,少之又少。

他在望经楼,那么望经楼便是皇帝行宫,百官本该随驾而行但如今,百官都被留在了皇宫中辅佐太子理政,身边只有薛仁贵与王玄策随行。

“陛下,且往西看!”

王玄策与薛仁贵皆是人族绝顶,一眼便瞧见了西方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便当即招呼在楼中练字的陛下观瞧。

李世民身负紫薇帝气,自也不凡,一眼望去,尽见西来祥福,喜而高呼曰:“朕之御弟归矣!哈哈哈——”

紧接着,李世民一边大笑,一边下了阁楼,挥手招呼两位臣子:“两位爱卿,且随朕前去相迎。”

见快到长安地界,法海直接就停住了云头,对几个弟子说道:“为师回乡,驾云不敬亦无礼,且按下云头,咱们走过去吧。”

几个弟子当然没有意见。

尤其是大圣,还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师父排面极大,前方有紫薇帝气直冲霄汉,却是把云路都遮挡了.”

“大唐与别国不同,你们几个.一会儿见了我朝陛下,须周全礼数。”法海难得吩咐了他们一句。

“是。”大圣作为大师兄自然是代几位师弟表态,一口应下来:“定不会丢了师父的面皮。”

师徒五个往望经楼的方向去。

李世民也领着两位爱卿半路迎了上来,与三藏对视一处时,更是快走几步近前,见三藏要先见礼时,便伸手将三藏的举起来的手握住,然后用力的紧了紧,此刻似有千言万语要说,可到了嘴边,最后却只说出了一句:“御弟一路辛苦了。”

“走,回家了。”

李世民牵着三藏法师的手,也不去那望经楼了,直接就往长安城里引。

“陛下.”法海稍稍停了停脚步。

“嗯?”李世民把脸一板,瞪了三藏一眼。

法海顿了顿,只好道一声:“皇兄。”

“哈哈——”李世民这才重见了笑容,“怎么莫非走了十四年,与朕就此生分了?”

“小僧怎敢。”

“哼。”李世民却道:“你当朕不知道么?这一路上西洲各国的国主为了拉拢御弟,可谓是用尽了心机有要跟你结义,共掌江山的;还有要拜你为老师或是国师,托付朝政的;更有以一国为聘礼,招你入赘当国主的.那天竺国皇帝,更是打得好算盘,先要让朕之御弟当他女婿他还想做什么?”

听了陛下之言,法海心中也难免回想起这一路上的桩桩件件,又听了他说最后一句时,故作恼怒之态.便也还是解释了一句:“陛下明鉴,适才陛下所言之事,小僧却是一样未从。”

话是如此,但他心里还是暖的。

若非陛下始终关切,恐怕也不能知道这些事情。

其实三藏与陛下,本也算不得相熟,不过几面之缘却因为取经之事,有了这般金兰结义之造化。

若说法海本人,更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他毕竟是来自“后宋”,难免就把当时的赵姓皇帝做了些比较但片刻之后,心中便默念几声罪过,却不该这般辱没大唐太宗皇帝。

这也是难免的。

法海同道济好友,又都是南宋高僧.

“贫僧罪孽深重。”法海此刻心中说话:“若不是当年全眼都在斩妖除魔之上,或许当该多看看人间”

虽说修行者不染朝堂,但吾辈凡僧,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且法海曾经听过一句话——“小事可改,大势难违”,这是用来形容天道规则的。

念及此处,法海心中有了决意:若是历史车轮依旧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前行,那么他何妨试试以这一双螳臂,是否能将这车轮再引得偏些?

就如同此次西行取经一般,一些自己所知之事,难道不是已经有了变化?

几句话的功夫之后,双方便已然熟络了起来,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与手段自不必多提,况且他待三藏又是一片真心。

法海怎能分辨不出来?

陛下的热情,法海欣然接受。

望经楼离着长安城还有些个距离,他们“兄弟”两个在面前走着说话,王玄策与薛仁贵,自然就同大圣等人寒暄起来。

至于说大圣与八戒不似人样,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倒也寻常。

一个久在国外,妖魔鬼怪没少见;一个沙场宿将,死在他手里的妖邪更不在少数.相对来说,大圣与八戒,还有算个人形。

不论是王玄策还是薛仁贵,皆是豪迈之人,颇对大圣的脾性.尤其大圣更是看出这位薛大将军的不凡之处,乃是天上白虎星下凡。

并非是封神榜上的白虎星君,而是伴随紫微星下凡的白虎星。

至于帝王仪驾,还在更后面。

已经有快马回城去禀报了,这会儿监国理正的太子殿下,发下了一道道指令,准备要大开城门,率领百官出长安,前去迎接天子与御弟。

李世民或许也是在控制步伐节奏,远远瞧见长安城外起了烟尘,便知道是城中有了动作,便也不着急走了,多少要给城中一些准备时间,也正好看看太子的应对能力如何。

法海不难察觉陛下意图,自是欣然配合,脚步迎着陛下的节奏,渐渐放慢。

“贤弟。”李世民稍将脚步一顿,却在此刻回身,望着后面相处融洽的众人,笑问了一句:“想必这就是几位高徒了吧?”

“这个是几个劣徒。”法海便向着他们招招手,等他们来到近前的时候,法海才向陛下说道,“陛下不知,当年出长安时,路过双叉岭时随从两个弟子却被岭中的妖魔吃了他们几个,是我在途中收的徒弟。”

“这是大徒弟孙悟空。”法海将大圣引至身边,向陛下介绍了一句。

“朕亦知晓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的名号。”李世民向着大圣拱拱手.

大圣见大唐皇帝要行礼,连忙抢在前面,做一个佛家礼数,道一声:“见过陛下,俺老孙有礼了.只是那大闹天宫的事情,还请陛下以后莫要再提。”

“哦?”李世民好奇问了一句:“这是为何?”

“那时候俺老孙年轻气盛,行事莽撞.况且也不是什么好名声。”

“年轻气盛.”李世民听了却道:“这难道不正该是年轻人的气象么?当年朕年轻的时候,也曾跟着父皇起兵反隋,驰骋沙场之上.,且不论世人如何评价,但起初,恐怕正是凭着少年时的热血莽撞。到如今随年纪渐长,愈发老成可这心里,却始终惦念着往日意气。”

“只可惜”李世民又叹一声:“我人族寿数短暂,于这三界能够下片刻辉煌,已然算得拥有过灿烂人生可终究比不过你们长生者。”

法海见他说着说着还感伤起来,便开导了一句:“陛皇兄也不必如此伤怀,人之终焉非亡矣,青史留名者,永垂不朽。以皇兄之雄才大略,莫说百年,即便是千年、万年之后.也当为人族后辈铭记。”

“正如秦皇汉武。”李世民忽笑道:“其身虽死,但留存于世的精气不曾亡,更是吾辈追逐、超越之目标。”

历代有为君王,尤其是开国之主,就没有不想要超越秦皇汉武。一个完成大一统,另一个封狼居胥.

但后世帝王,能完成大一统而建国者已是少数,后世子孙再不争气些,能护得领土完整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开疆扩土,封狼居胥了。

但此时的李世民,自认自己两点都做到了。

除了玄武门之外,自己这一生.其实已经做得够多了。不论玄武门之变究竟是什么缘由,杀兄弑弟迫父.这终究是自己身上抹不去的污点。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不断鞭策自己,让自己有了如今这般成就,开创大唐之盛世吧。

一旁的法海还是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了陛下心中的一丝异样波动,但他并没有多言。

法海又向陛下介绍了八戒、悟净,并且详细讲明了他二人的身世来历,又引得李世民连连赞叹。

尤其是知道了八戒食量极大之后,他直接开口道:“长老既来长安,便无需为吃食烦心.朕回去便吩咐御膳房,只要我大唐尚在,长老的斋食便不必假手他人了。”

“陛下果然敞亮!”八戒听了虽然高兴,但也知道深浅,谢过陛下好意之后,便认真说道:“却倒也不必这般豢养老猪我.不然荒废了修行,怕是师父要用佛焰炼化我这一身膘。”

说来也是怪。

八戒也不吃肉食荤腥,每日里也要跟大圣亦或是小白龙斗上一场,运动量也绝不见少,可这身材却始终下不去。

最后才见了小白龙。

知道泾河龙王是小白龙的姑父之后,李世民还专门又向小白龙道了歉:“抱歉,当年泾河龙王相求,却因朕之疏忽,害了龙王的性命,还请三太子勿怪。”

“陛下言重了,当年我姑父私自更改降雨时辰与点数,本就是犯了天条.陛下能施援手,已然感激不尽,怎敢怪罪?”

李世民对此也是颇为感慨,毕竟在他看来,泾河龙王之事,便是西去取经之开端。

想到此处之时,李世民才想起问一了句:“贤弟.适才初见时,朕便觉着似乎有什么不对劲可究竟是哪里不对,一时也想不透彻,直到此刻才恍然惊觉怎不见贤弟自灵山取来的经文?”

大圣指了指自己腰间的人种袋,笑道:“因为经文太多了,故而全装在这件灵宝之中”

说话间,众人已经快到了长安城门外。

也是见陛下想要在人前显露一番,大圣便从人种袋里放出了四个柜子,然后虚指一吹,柜子就变成了载着经文的推车,本来该是他们师兄弟四个一人辆

但王玄策与薛仁贵见八戒与悟净各自还担着行礼,便顺手接了过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