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 > 法海穿越唐三藏 > 第四百九十七章 若是将三藏法师换成准提圣人;蟠桃存货也并无多少了

对于曾子的出现,绝多数神仙是没有预料到的即便是子舆先生是提前到了的,并且还在长安城中游览了一圈,已经同许多同在长安闲逛的神仙们擦肩而过,甚至是打过照面可他们依旧是不知道子舆现身的身份。

毕竟子舆先生一向低调,能认出他的也就是二郎真君与观音菩萨寥寥数位。

不说二郎真君有心让自家孩儿拜在曾子门下,大唐的那些个文官学士,甚至都想要自己拜在曾子门下为徒,重新学习儒门大道。

而杨戬之所以稍有些犹豫,也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是他其实已然知道了大圣国师王菩萨就是自己的父亲杨天佑,一直没有去主动相见,或者也可以说是父子两个颇有些默契.双方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见面。

不论是杨戬,还是杨天佑,其实都想要将一家人重聚的这个重要时刻,留到瑶姬彻底复苏归来。

不见归不见,但杨戬对自己父亲的事情,还是会主动探查的甚至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他是会去寻六耳猕猴求证的。

六耳猕猴自然不会在这方面对二郎真君有所隐瞒,否则若是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那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况且对于六耳猕猴本身来说,他也挺想要看到二郎真君一家能够顺利团聚的。

既然查过父亲的事情,杨戬自然就知道自家父亲身兼儒佛两家之长,在自证成为大圣国师王菩萨菩萨果位之前,是学治《公羊》的。

原本杨戬对《公羊》之中所讲的内容并不太了解,也是知道了此事之后,才特意去向儒家的先生请教了《公羊》中的学问。

不得不说杨戬看后认为《公羊》很符合自己的脾性,甚至对于“天条”的完善工作,都多出了许多新的灵感。

原本以杨戬的设想,自家孩儿往后的修行已经都是有了着落的,玄门的本领由自己师父玉鼎真人传授;武艺自然是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亲自教导;这儒家的学问自然就落在了自己的父亲的头上,况且这也是诸位祖父对杨家长孙的关爱。

至于佛法,杨戬是接受了三藏法师的建议的,在自家孩儿成年之前,并不会让他过多的接触佛法一切等成年之后再说。

“小孩子学佛,虽然不是坏事.但在一定程度是会扼杀他的本性的。”当时三藏法师这样对杨戬说的,“而且真君让令郎拜我为师.难道就不怕他跟小白龙一样,整日里盘算着让贫僧给他剃度出家?真到那时,贫僧可没办法给真君一个交待了。”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杨戬一定是嗤之以鼻的。

但这话是从三藏法师口中说出来的,便有一股莫名的信服力.别说是一个小儿,便是那些修行了多年的修士,恐怕在跟着三藏法师修行一段儿时日之后,都要被三藏法师的佛法折服,从此遁入空门为僧。

且看那些已经剃度了僧人们,在得到三藏法师三两句点拨之后,都是这般狂热追随之态.二郎真君自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实话,即便是三藏法师本身没有这个打算.杨戬都不觉着一个自家儿子能够受得住三藏法师的佛法感召。

但三藏法师也做出了承诺,“等令郎学成本领之后,如果对贫僧的佛法还感兴趣,可随时来贫僧处学经。”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家小杨公子可以做自己的主的时候,贫僧这里的佛法自然是不会藏私的.至于那个时候小杨公子对佛法究竟是何等态度,就全凭他自己把握了。

哪怕是他当真要剃度出家,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此事杨戬也无异议若当真有这一天,他也认了。

就不信他们一家子从小教到大的儿子,还能被三藏法师拐带走.至于为了以防他出家,而不让他来慈恩寺学习唯识宗,而是去学别家的佛法.那这佛法还不如不学。

要学就学最好的,如今的唯识教法,显然就是佛门在三界的显学。

当杨戬将此事向玉帝提起的时候,玉帝都是十分感慨,“不愧三藏法师啊,这才是真正圣佛风范”

同时心中也难免鄙夷起当年的西方二圣来:你们两个究竟懂不懂佛?

佛门渡化众生不假,可强渡来的众生,当真也算是遵循佛法么?

“你不妨想想,若是将三藏法师换成是准提圣人时,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

杨戬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恐怕不只是我孩儿,连我都要被准提圣人渡去佛门吧。”

虽然准提圣人不一定成功,但对方是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祭台之上,与之前的曾子相比,二郎真君的威名自然是在整个三界都广为传扬的,况且他这一千多年都在人间四处狩猎妖魔.可谓是各地都有他的传说。

这才上了祭台,寺中的百姓便已经是“二郎菩萨”“二郎真君”之声高呼不断,此起彼伏了。

二郎真君自然是出手不凡,也是他一直惦记着三藏法师当年向他们请教过“变化之道”,故而这一次特意向师父讨了一套元神变化之法,作为贺礼。

虽然不是“天罡变化”,可既然是'玉泉山出品',其神妙程度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真君有心了!”

便是法海也没想到,当年只是随口提过的事情,二郎真君竟然还放在心上。

不过以他们二人之间的交情,太过客套的话也不必多说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若有需求时,自也是不远万里来相助。

而对于法海来说,二郎真君其实才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遇见的第一个真正用心相交之人。

同悟空之间的师徒情谊自然更是一片赤诚,但不得不说.按照时间循序来说的话,遇见悟空也确实是在二郎真君之后的。

当然了,若说法海同谁更加亲近,那自然是悟空无疑,这是无可辩驳的。

二郎真君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好友,悟空则是弟子,是徒儿,是“家人”。

或许在别处,出家人从此孑然一身,了断红尘但在法海这里,似乎并非如此。

三藏法师与二郎真君相谈甚欢,二人有太多的话可以说,但今日是唯识宗的开宗大典,显然不是让他们二人叙旧的,最后以二郎真君邀请三藏法师务必出席他长子大郎的周岁宴,三藏法师表示自己一定会到场,而暂告一段落。

再往后.是八妹与杏仙代表瑶池王母娘娘,祝贺三藏法师开宗,并且送上了九颗九千年一熟的紫纹蟠桃作为贺礼。

虽然王母娘娘确实是委派了杏仙为代表的,但适才那些“大佬们”轮番上阵之后,她还是有些心虚的便寻到了天庭的八公主,讲明了缘由八公主急公好义,当即便同杏仙一同上了祭台。

这九只九千年蟠桃一亮相,不说是这慈恩寺中,便是整个长安之中,都透着这一股清香——

一些年老体衰的,只是嗅到了这蟠桃的散发出来的一缕香气,便顿觉身体康健了不少

“知道么,那可是蟠桃!吃一个就能长生不老!”

凡人们自然不知道蟠桃之中的具体划分,他们只知道吃一个蟠桃,就能长生不老.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对蟠桃的渴望。

蟠桃!

别说是凡人了,即便是在场的修士与神仙们,见了都是十分眼热!

尤其是这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即便是对于那些有资格参加蟠桃会的神仙们,那也可是近万年才能吃上一颗的天地灵果。

上次因为大圣把蟠桃园里的蟠桃几乎祸祸了个空,即便是王母娘娘处有些存货,也有好些个仙神没能享到这个口福。

念及此处,一众神仙们便把目光锁定在了大圣的身上,其中难免带着几分“幽怨”之意,让大圣好不自在。

原本已经快被人遗忘的糗事,随着这九颗蟠桃,此刻重新被唤醒了记忆。

八妹还说了一句:“圣佛且勿怪我母后吝啬,实是这蟠桃存货也并无多少了”

只是这话才出口,她便觉着有些不妥,赶忙向一旁的大圣吐了一下舌头,似乎想要以此表达歉意,企图蒙混过关。

大圣自然不会因为此事同八妹计较,况且这事儿原本也是他自己做的有问题.毕竟不论人家请没请自己,又是究竟为什么没有请自己自己总也不该因为此事而乱了心境,何况自己早就把蟠桃园里的桃,都吃了个干净

甚至现在大圣偶尔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分析自己当心究竟是怎样的心境,才做出那等事来.而后得出了一个令他自己都哭笑不得的结论——

或许是自己害怕偷桃吃的事情暴露出去,干脆就先以天庭举办蟠桃会没请自己为由,大闹一场。

不得不说,跟着师父时间久了,大圣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愈发刁钻了.而实际上当年他大闹天宫,就是单纯的因为天庭没有请他,所行之事,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算计.完全都是随性而为。

当弼马温时,他能不顾条例,把天马从马厩之中放出来,在天河处放养.但那些天马,却被他养得是肉膘肥满,十分健硕,只说“养马”这一项,也算是尽职尽责。

而后因为弼马温乃是不入流的的小官儿,心中不忿,当即便也不伺候了,把公案推倒,使动一杆定海神珍铁直打出御马监,反下天庭去。

当时是玉帝派兵下凡捉拿,领头的是托塔李天王与三太子哪吒。

为什么说哪吒在斗大圣的时候说他放水了,也是这一战的时候,哪吒只是施展出了三头六臂,那手中虽然也有六样兵器法宝,但却都不是他的成名之物。

是什么“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这六样.连火尖枪,乾坤圈、混天绫这老三样都没掏出来,那九龙神火罩就藏得更死了。

只是,当时即便是哪吒当真将这些法宝祭出,其实也不一定就能胜过大圣。

不过此战之后,天庭也认了他的“齐天大圣”之名号,还下了圣旨敕封神位这可就跟他几个结义自封的“大圣”名号,完全不同了。

而大圣当时得知这“齐天大圣”官至极品,更不计较俸禄高低,再加上天庭还建造了一座齐天府,便心满意足的留在天庭任职。

就这般其实也好,他不也没惹出什么乱子来?

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的.只是结交三五好友,时常饮宴聚会而已。

也是许旌阳许真人“多嘴”,向玉帝进言,说:“今有齐天大圣,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

玉帝显然等这话等了不少时日,许真人才有提议,玉帝便直接将大圣宣来,给了他一个看管蟠桃园的差事。

这事儿吧当时众仙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毕竟让大圣一个本就不安分的猴儿去管蟠桃园,这事儿听起来就不靠谱,但这是玉帝的决定,就连王母娘娘都没有什么意见,众神仙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

甚至有些神仙在蟠桃园被大圣“祸害”了之后,心中还说是玉帝引贼入室,自作自受。

但聪明一些的神仙,如今再来回味当年的事情,也就只能是看破不说破了。

那时候的大圣一颗赤子之心,虽然学了一身的本领,但为人处世的“学问”,显然还是大圣的短板所在.故而玉帝让他看守蟠桃园,又没说不让他吃蟠桃园里的桃这桃怎么可能留的下?

至于说听了七仙女之言,说蟠桃会没请自己的时候.大圣根本就没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就还只是单纯的破了防

最后骗走了各路仙家,自己先去了会场将侍从们放倒,而后大吃大喝了一通,十分尽兴

其实到此,大圣也还并不担心,即便是闹了会场,他也只是想着回府睡觉直到迷迷瞪瞪,因醉酒迷路,没有回到齐天府,却去了兜率宫.又正巧老君不在家,因为是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故而兜率宫中是空无一人。

那丹房丹灶之旁,还有五只金丹葫芦大圣也一股脑吃了个干净。

可正是这丹药下肚之后,一时间丹满酒醒,才恍知自己闯下了大祸.直说: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在取经路上,大圣也向师父提起过其中的疑点:比如这件事情之中的一系列巧合,以及自己因为醉酒走错路的事情。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