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搜寻队登记后,她终于可以离开海德公园,在马路拐角找了个24小时的麦当劳,总算把这难熬的一夜结束了。
秦椒缩在角落里一觉睡到中午,在油炸的香气里睁开眼,冻僵的脑细胞也突然活跃起来。
昨晚她看见老亨利的摆摊车时,其实就隐隐有了一个想法:除了去餐厅后厨工作,她的手艺能不能在别处赚钱?
至少先撑过这个冬天。
老亨利心肠好,愿意把摆摊车借给她。
问题是要摆什么摊?
她见过伦敦街头的小吃摊,什么国家什么风味的都有。炸鱼和薯条是最常见的,汉堡、三明治、黎巴嫩卷饼、印度咖喱、夏威夷沙拉、西班牙海鲜饭……
也有中国风的,主打炒饭、炒粉和“Bao”。那是一度风靡伦敦的“中式汉堡”,长得像肉夹馍,但用的不是白吉馍,而是口感介于面包和馒头之间的面饼。
秦椒总觉得,自己要是支个摊卖锅盔夹凉粉、夹大头菜、夹兔丝丝……生意应该也不差。
可是她没有本钱。
有什么是成本低廉,方便烹制和摆摊,又一定能让伦敦人乐意掏钱的?
她抽了抽鼻子,看着麦当劳里排队买汉堡炸鸡的人,“油炸”两字就跳了出来。
谁能拒绝又香又酥嘎巴脆的油炸食品呢?
英国人尤其不能,毕竟他们的国菜就是炸鱼和薯条。
秦椒弯起唇角,她会炸的可不只是薯条。
她高高兴兴,步行了足足六公里到最近的廉价超市,很快就找到大箱又便宜的土豆。
英国纬度高、天气冷、光照度也不够,就种不活几种蔬菜,却是土豆的优良产地。大的、小的、圆的、扁的、黄皮的、白皮的、黑皮的、红皮的……据说有两百多个品种,超市里常售的也有十几种。
秦椒忍着每样都想尝试一遍的冲动,选了最便宜的一种,满满一袋只要97便士。这种土豆在国内也很常见,个头大,口感面,无论是炖是烧都不错,用来油炸口感会很蓬松。
她知道英国人怎么吃这种土豆。带皮烤熟,一切两半但不切断,抹上黄油后把各种沙拉、干酪、鱼肉馅塞进去,最后撒上盐和胡椒。土豆版的汉堡或肉夹馍,叫做“皮夹克土豆”。物美价廉,个大管饱,吃起来也挺香的,尤其是为求职走遍大街小巷的时候。
路过冷冻食品区时,店员正在清理冷柜,几袋东西被嫌弃地丢在地上。
秦椒脚步一顿:“这个有打折吗?”
“打折?”店员回头看她一眼,“一袋二十便士,都拿走再打九折,要吗?”
“要!”
秦椒拿出在家乡菜市场抢菜的劲头,三两下就把地上和冷柜里的袋子都丢进购物车。
速冻汤圆!
在国内她有多嫌弃,此时就有多惊喜。
她在唐人街的中国超市看见过一模一样的包装,卖2.5英镑一袋。二十便士就是白菜价!国内的白菜!
见秦椒拖回一大袋土豆还有十几袋汤圆,吕珠珠吓了一跳,接着就为难地朝公寓另一头看看。
“小椒,现在厨房有主人了。”
昨晚飘雪后,这里又进来好几位占屋者。新老“房主”倒是没发生什么冲突,不过公用的厨房也被住进人,本来闲置的流理台铺上毯子就成床铺。
“再说我们现在也没有冰箱。”
“这种天气还要什么冰箱?”秦椒把窗户推开,在呼啸的寒风里,将一整袋土豆直接丢在空置的花台上。汤圆也如法炮制。
感谢英国人民对园艺的热爱!
“但是……”
吕珠珠还想说什么,被秦椒笑着打断:“我想到一个赚钱的办法,你就等着瞧好了。”
她拿了几个土豆去厨房。流理台上有个男人正躺着看报纸,地上也铺满报纸,他的两个朋友坐在上面玩扑克。
“劳驾,我想借厨房用用。”
玩扑克的一人抬眼看看她:“小女孩,这里可没有什么厨房。”
说完,他们就疯狂大笑。
秦椒晃晃手中的土豆:“想吃晚饭吗?我请客。但是我需要这间厨房,现在就要!”
“土豆泥?还是没有香肠也没有卷心菜的土豆泥,垃圾!”看报纸的男人从流理台上耷下一条腿,显然不感兴趣。
打扑克的男人又怪笑起来:“这里没人爱吃土豆,宝贝儿。我们倒是可以请你吃点别的什么。”
“听说过中国功夫吗?”秦椒把土豆朝流理台空处一撂,自腰后抽出她心爱的菜刀,“今晚我们就吃功夫土豆!”
几分钟后,她得到了厨房。
第21章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Bloody!中国功夫!”
背后冒出的惊叹声,让秦椒走神了那么0.05秒。
莫名想起黑暗中她听见的那一声。
据她两年来在后厨积累的经验,这个词含义微妙,可以用于诸多场合。
比如现在,就是几个没见识的老外被她的刀工震慑,介于“靠”和“鹅妹子嘤”之间,还多了点望尘莫及的仰望。
傅亚瑟那一声当然不是这种。
可能是像主厨对待不听使唤还出言不逊的学徒?
毕竟像他那样的人,难得纡尊降贵肯施舍一次,一定想不到会惨遭拒绝。可见医生的脾气就是比厨师好,居然没把她塞进垃圾桶。
好可惜哦,当时光线太弱,他又站在暗处,看不见脸上表情如何。
走神归走神,手下出刀毫不凝滞,一路飞快起落。
比成年男人巴掌还大的削皮土豆,转眼被切成厚不足一毫米的薄片。难点不在薄,而是要薄得均匀,切完伸手一抹如骨牌摊开,一片叠一片好似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