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空间 > 哈啰,熊猫饭店 > 第204章

“听说你在研究怎么把青蒜苗炒活?研究出结果了吗?”他突然这样问。

秦椒摇摇头,警惕地看着他:“别说你可以教我,但条件是要离开熊猫饭店……我不会问你的,也不会输给你。”

“你可以不问我,但为什么不去问傅宗耀?”何爵士讥讽地拉起唇角,“莫非你不知道,他的麻婆豆腐也能炒出麻、辣、鲜、香、烫、酥、嫩、活?”

见秦椒怔愣的模样,他笑得更愉悦了:“你是不是也不知道,他同我是什么关系?”

“你们……不是对手吗?”

“三十多年前,在纽约荣乐园,我还要叫傅宗耀一声师兄。”

荣乐园?

老亨利同何爵士都曾在荣乐园工作,还是同门师兄弟?

然后两个人在BBC厨艺大赛上相煎何太急,结仇至今?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爆料,秦椒正在努力消化,冷不防又听何爵士说:“你应该知道了,番茄酱版的麻婆豆腐就是傅宗耀的创作。你猜他为什么放着正宗的麻婆豆腐不做,要做这个?”

“为了熊猫饭店的生意……”秦椒怒目何爵士,“就因为当时你打压熊猫饭店,把华人顾客都抢走了,亨利才不得不改良菜品,让麻婆豆腐的味道迎合英国人的舌头!”

这是前些日子她从赵杰森那里旁敲侧击问出的。

也理解了为什么开业前赵杰森一再强调,不能依赖某一人群,除了华人顾客,还要努力同周边酒吧争夺稳定客源。

“他们是这样告诉你的?”何爵士冷笑,“不错,我的确抢走了熊猫饭店的华人顾客,因为当时傅宗耀已经不配做真正的中国菜了……”

他又咳又笑,疯狂又解恨:“因为厨德有亏,他被逐出师门,这辈子都不能再用他从荣乐园学到的菜谱!”

第179章 川味首推蓝光鉴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厨师是极少数还保持传统风气的职业之一。

烹饪学校取代了旧时的学徒制,但厨艺精进仍然离不开后厨“传帮带”,也就离不开师门传承。

八大菜系,若干师门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壮大,才有了中华美食帝国的繁荣版图,以及中餐烹饪技术和文化的蓬勃发展。

说到川菜门派师承,清末有诗一首:“成都百馆供宴客,正兴园为蓉之冠。治庖何止数千人,川味首推蓝光鉴。”

清末成都饭馆林立,以满族名厨关正兴创办的正兴园为冠。正兴园中云集了多位名厨,擅长各家菜系。又有两名精于饮食的“金主爸爸”,位高权重,口味刁钻。有他们“鞭策”,厨师们哪敢不精益求精?

一位金主姓周,籍贯浙江,生在成都,长居川内,口味偏好苏菜南味,最喜鲜甜中带丝辛辣。又游历丰富,见多识广,喜好创新菜式。

为了满足他的口味,正兴园的厨师将许多江浙菜结合四川本土食材和川菜手法加以改造,便有了后世被称“周派川菜”芋头丸子、酿青椒、茄皮鳝鱼、八宝锅蒸……

另一位金主姓贺,湖北人,最爱京菜,口味颇重,绰号“贺油大”。他脾气火爆,经常吃着菜就把厨师叫来批评。

有一回,正兴园的名厨戚乐斋给他做“五柳鱼”这道菜,被嫌“俗气”,是“歪门邪道”,现场就挨二十五下手板心。如今正兴园传下来的“五柳鱼”鲜香爽嫩,正是贺金主勒令改良的成果,属于偏北方口味的“贺派川菜”。

南苏北贺,这两派川菜各有所长,最终在正兴园学徒蓝光鉴手中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现代川菜,又称“荣派川菜”。

因为这位蓝光鉴,正是“荣乐园”的创始人。

蓝光鉴十三岁入正兴园当学徒,聪明伶俐,深受关正兴青睐,三次赴官邸做满汉全席,都带着他“开小灶”、“传心术”。

辛亥革命后,正兴园因兵马之乱被迫歇业,又是关正兴劝说爱徒自立门户。二十五岁的蓝光鉴便同两个弟弟以及师叔戚乐斋创办了荣乐园,继承和发扬了正兴园特色。

开业之初,荣乐园甚至置办不起一处正经店铺,只能“挂靠”于某寺庙。但很快,就凭借出众的菜品风味声名鹊起,成为川内首屈一指的名店。

蓝光鉴一生创制了三百多道菜品,制定了川菜宴席的格局,更重要的是他爱才惜材,培养了两百多名厨师。

在荣乐园因通货膨胀破产之前,餐馆中仅是掌灶厨师就有一百二十位。这些厨师散入成都乃各家餐馆谋生,也将荣派川菜发扬开去。时至今日,川菜的半壁江山仍属“荣派”。

蓝光鉴本人的亲传弟子也有几十人,各个都是名头响当当的川菜大师。他们开枝散叶,遍布全球各地。1980年,将正统川味带去大洋彼岸的荣乐园纽约分店,先后几任主厨都出自蓝氏门下。

其中一位老行尊,秦椒在考入烹饪学校时就见过。

当时,她有幸得到这位老行尊亲自“授衣”,也正是从他口中听到“厨师围腰七匹半”的说法。彼时大师已年过古稀,系上围腰操刀示范时仍是神采飞扬,手稳眼明,切出来的肉丝细可穿针。

万万没想到,这位老行尊竟然是何爵士和老亨利共同的师父。

三十多年前,荣乐园在纽约曼哈顿开张不久,便引来无数名流追捧。远在西雅图的何坚尼看见报道,发现这家来自中国的一流餐馆,同他熟悉的中餐馆完全不同。

“就像李小龙的功夫才是功夫,那些粗制滥造电影里的打斗只能骗骗小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