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二则是华人厨师总是在超长待机。特殊的烹饪技巧对体力考验更大。
原因之三是华人有隐忍和讳疾忌医的习惯,感觉不舒服时也能忍则忍,以至于健康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雇主和政府机构的重视。
秦椒忍着各种陌生且冗长的医学术语,读完了这篇论文。
傅亚瑟在公立医院兼职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在那里,他看见了私立医院和他过去人生中所看不见的各种悲惨故事。这些故事化作数据和案例,在论文中一一呈现。
其中有一个罹患腕管综合征的C女士,真是相当眼熟。
稍后还有一位Z先生,就没有C女士这样幸运了。
Z先生来英国当墩子三年,斩骨时因为用力过猛锉伤了食指导致骨折。他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用从国内带来的药酒擦拭按摩,两周后发展至整条左臂疼痛难忍,更因为炎症发烧超过39度。晕倒后送往急诊,发现腕部神经因经被侵蚀到无法治疗,最终只能食指截肢。当然,他也失去了厨师的工作。
秦椒看完这个案例百感交集,稍晚时与傅亚瑟共进晚餐时,她忍不住提出自己的想法:
“Z先生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是自己想隐忍,而是在这里看病太麻烦了。尤其许多新来务工的人,英语不太流利,好不容易等了一两周,只能和医生简单地交流几句,随便开点药,说不定那时候病都好了一大半了。所以我们都习惯依靠自己。”
傅亚瑟也很感慨:“看来我仍然不够了解。后续研究中我会加上这一条,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
两人都不知道,就在他们轻言细语的这个晚上,大洋彼岸的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首诗。再过不久,这首诗就要挟狂风暴雨袭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第238章 他们的省份怎么没完没了?
这首诗的名字是《他们的省份怎么没完没了》,作者是美国一个知名诗人,同时也是饮食专栏作家。
秦椒第一次知道这首诗,是艾瑞克在网上看见,兴高采烈在休息时间读给后厨大家听,因为这是一首写中国菜的诗。
他们的省份怎么没完没了?
如果他们还没完,我们就有理由烦恼。
很久以前,这里只有广东菜。
(很久以前,我们很容易欢乐开怀。)
但不久来自四川的食物来到我们面前,
让广东菜彻彻底底走出了人们视线。
我们对四川菜大唱赞歌,
尽管麻婆豆腐可以把你的舌头辣穿。
“听啊,这是不是就像是在说我们?”艾瑞克乐呵呵地说,“麻婆豆腐,熊猫饭店的灵魂!”
当然,美国的中餐发展比英国更快,也更丰富,所以这首诗还有后面的内容。
四川之后是上海,
咕噜咕噜吃的包子里面居然还有汤?
然后是湖南,那可是某人出生的地方,
……
行吧,我们以为已经品尝了全部,而这时
一个全新的省份——福建冒了出来。
……
我们还以为已经品尝了全部,而这时
一个新的省份——福建,却不期而至。
……
不仅艾瑞克眼睛亮了,后厨新招的几个本埠华人也好奇地问秦椒,诗里提到的这些省份都有什么代表菜,味道如何?真的能压到我们所做的川菜吗?
秦椒一一讲解,先说辣椒炒肉、剁椒鱼头、再说毛氏红烧肉和浏阳蒸鸡蛋。又讲肉燕、鱼丸、面线糊、海蛎煎……还没讲到真正的大菜佛跳墙,艾瑞克已经在狂咽口水了。
一个年轻的帮厨也若有所思:“我奶奶的故乡就是湖南,难怪她一直怀念那里的食物。”
“嘿,我有个想法!等到明年的美食节,为什么不能多找几个省份的餐馆……”艾瑞克痴笑着描绘美好蓝图。
“接下去还有什么美食省份?快念下去!”许灵珊催促道。
“我看看……瞧啊,每当一个新的省份出现——”他声音嘎然而止,脸上的笑容消失。
“艾瑞克?”秦椒隔着蒸汽,看见男孩困惑地挠了挠脑袋。
“我怎么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还是美国人的英文用法和我们不一样?”
最后他还是结结巴巴地念完了这首诗。
瞧啊,每当一个新的省份出现,
它都令人紧张,也让我们心头胆寒的为之一颤:
难道每一个我们欢呼雀跃的新发现
都会显示出有一个省份在背后出现?
所以我得承认,我们有时候真的十分怀念
那些只有炒面的日子,而不必心有忙乱,
因为我们从不曾直面这样的危险。
遇到如此多的省份,还真的不多见。
他们的省份怎么没完没了?
```
“他说的危险是什么意思?是指中国菜的品种太多吗?”诗念完,艾瑞克看看静寂的后厨众人。
“你可以把这个危险当成是一种夸奖。”许灵珊笑笑说,“就当是好吃的太多,诱发了作者的选择障碍。”
艾瑞克松了口气,又开始心驰神往:“真羡慕美国人,他们已经有了这么多省份的中国菜。”
“伦敦也会有的。”秦椒拍拍他的胳膊。
美食节上投石问路成功后,现在已经有一家酸辣粉,一家重庆小面在伦敦开业,很快还会再开几家火锅店和川菜酒楼。
伦敦的中餐世界,再也不是咕佬鸡的天下。
想到这里,秦椒就很开心,也就不去细想那首诗给自己奇怪的感觉。
她不知道,大洋彼岸即将掀起一场事关中国饮食、中国文化进而上升到种族歧视的大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