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回到清朝之发迹 > 分章完结阅读87

把这一科考完再说!所以,我也就没跟你说,想让你安心等着考试!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你去拜访老师,嘿嘿,这年头人人求利,没有孔方兄开路,想做件事太难了。33yq.me何况是这种关系到人生前途地大事?”

“那,那我就去准备五百两!”何进吉唯唯诺诺,又开口说道。

“行啦,又没多少钱,还是我来出吧。待会儿给你!”何贵挥手说道。

“那,小侄谢过三叔!”何进吉一躬身,就要向何贵行礼。

“谢什么谢?这老杨头,怎么把你教成这样了?以前你可是年祭的时候都敢偷跑去镇上看戏的……算了算了,”何贵叹了口气,又招手把何进吉给叫到近前,然后一把将其按坐在书桌前,“帮我个忙,写份奏章!”

“写奏章?三叔,这……我只是个小小的举人,没写过这种东西!”何进吉吓了一跳,说着就要站起来。

“不是让你自己写,我说白话,你给我改成文言!”强使劲儿把这小子又按回去,何贵已经有些不悦。

“噢!”

“这个……算了,还是不写奏章了。改成条陈吧,待会儿先给和珅看看!”

“和珅?”听到这个名字,何进吉又忍不住缩了一下脖子。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要有大事

呵呵,我当是谁,原来是贵客登门。何大人,咱们没见了!”

让何进吉帮自己把条陈写成文言,又润色了一下,何贵也没去户部,吃守中午饭就来到了和珅的府邸。这两天没有朝会,和珅除了偶尔去一趟宫里给乾隆拍拍马屁,处理点儿事务,基本不去衙门,倒是经常在家里。不过,让门子给通报了一声之后,他却没想到里面走出来的居然会是刘全这个和府大总管。

“什么贵客?刘总管,这才几天不见,你就这么寒碜我?”何贵笑嘻嘻地还了一句,又问道:“你不躲在屋里伺候和中堂,这顶寒冒冷的,到大门口来干嘛?难不成是偷了和中堂的心爱宝贝,给罚过来看大门了?”

“哈哈哈,你这家伙……”刘全被何贵埋汰了一下,倒也笑得开心,“说你是贵客你还不相信,刚刚我们主子还叫我去找你们呢,结果迎门就碰上了。省了我一趟脚程,这不叫贵客,又叫什么?”

“哦?和中堂召唤?什么事啊?”何贵问道。

“不知道。就是主子刚从宫里回来,面色不太好。自个儿跟在书房里闷了一会儿,就叫我去找人!正好何大人你来了,就赶快进去吧。我还得再去把吴大人、李大人他们叫来!”刘全说完,朝何贵拱了拱手,便即走了。

“该不是又要要钱了吧?这乾隆,真他娘的是败家子儿!”何贵站在门口想了想。也没能想到发生了什么事,只能瞎猜一通,然后,由和府家人带着向府内走去。

……

“来得正好。刚要找你们!”

见到何贵,和珅地第一句跟刘全也颇为相似。刘全的话里也没有什么夸大之处,此时的和珅,面色确实是十分忧郁。

“中堂大人,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皇上又要钱了?”何贵拱拱手,试探着提问道。

“要只是要钱就好了!珅我倒是把你原先告诉我的那个办法给皇上说了说,开始的时候,皇上骂了我一顿,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下来,准许宗室勋贵随驾南巡!……不过。这种机会不是那些人拿钱买的,而是‘皇上赏的’,只能暗地里来,所以,你也就得不到什么好处了……”

“好不好处的无所谓,只要能给大人帮点儿忙就成!”何贵答道。

“呵呵,你能这么想就好!”何贵这话让和珅觉得甚是欣慰。在他看来。何贵这句话只是随口所说,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真诚,要不然,干嘛不说什么“为君分忧”?至少,搁吴省兰等人那儿,是肯定会先来这么一句,然后再接上一句“替大人解忧”。可那就只是表面上的应付了。他和某人本身就是说话应对地高手,在这方面自然分得“清楚”。

“对了,中堂大人,下官这里还有一份条陈,是最近这些天的一点点儿心得。请您一览!”何贵和珅闭口不谈,知道是要等吴省兰等人来了之后再谈那件让他感到有些忧心的正事儿,也不着急。所以。就先把自己揣在身上的条陈拿了出来。

“哦?又想到主意了?呵呵。好!怪不得人人都说你何敬之是个金点子,转一下眼珠子就能看到金银。动一动嘴皮子,喷出来的都是珍珠……果然诚不我欺!”和珅接过条陈,也不翻开,只是先对着何贵笑道。

“一点儿小主意而已,还不成熟。具体要怎么样,还得等中堂大人您的吩咐!”何贵也不谦虚,只是微笑着说道。

“嗯……”何贵的话让和珅很满意。知道进退,凡事儿也知道先问一下,不错,有前途!只是可惜,这小子只是个商人出身,而且还是汉人身份……和珅微微替何贵感到有点儿不值,不过却没有说出来。他在心里其实也是有点儿庆幸。庆幸何贵只是个汉人,而且也不是正途出身,要不然,以何贵弄钱地本事,指不定哪一天他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就要被这小子给顶了。

“对了,你这次又弄了个什么办法?可不能再动宗室勋贵的主意了,一次还行,两次就是明知故犯了!皇上那边也说不过去。”一边翻开条陈,和珅一边问道。

“上回已经蒙中堂大人教训过一次,下官自然不敢再乱出主意。其实,这回下官只是想请制‘邮票’!”何贵答道。

“邮票!?”

“正是!”看到和珅似乎有些不解,何贵上前解释道:“中堂大人,邮票的意思,下官的解释就是邮递所用的信票!可以采

付费的行式,以国家地力量将各地的信件传递到位,廷增加一条财政收入的渠道!”

“哦,我看看……”何贵的解释并没有能让和珅多么了解这个邮票,但也让他觉出了其中的一点儿味道,示意何贵一旁坐下,自己便捧着那个条陈仔细看了起来。

……

“嗯,不错,真是不错……”

何贵的条陈其实并不长,可是,和珅却足足看了半个时辰,从开头到结尾,足足看了好几遍。说真的,他很心动!这邮票如果得以施行,使得日后天下人通信方便,乃是一条善政,不过,和珅所关心的并不是这个。他只关心为朝廷增加一条财政收入地渠道这句。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他虽然受到乾隆宠幸,得以掌握户部跟内务府这清廷两大钱袋子,到处给朝廷筹钱,也算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可是,他从来没有能拿出一条正当的主意来,也没有一条关于财政方面的建树。这也是他在朝廷里的那些敌对者瞧不起以及攻讦他的一个重要凭据。可如果何贵这个邮票的主意真地可行地话,那么,他就有了一条可以拿出手地政绩,以后跟人说话也能硬气点儿,不用再大部分靠乾隆的宠幸了。不过,这主意毕竟是别人想出来地,而且,这个人还挺得他的看重……

“何贵呀,你这个条陈能不能……”和珅有点儿为难,不过,迟疑了一下之后,他还是正色向何贵问了出来:“你这个条陈能不能送给我?”

“送?下官不是送来了吗?”何贵还有点儿没明白过来。

“我……我的主意是说,你能不能不把这条陈……这个‘交’上去!”一鼓作气,再而衰!刚刚何贵没听出来,和珅反倒也不太好意思直说了,只能双手作势,不住示意。

“为什么呀?中堂大人,您不是说朝廷用度比较紧,皇上又要东巡、南巡什么的,还有什么宗室迁到大凌河,这些都要钱!要多想点儿筹钱的法子吗?”何贵更加糊涂了。

“我……你小子怎么突然又这么笨了呢?”和珅长出一口气,突然开口骂道:“我的意思是说,你这个条陈就留在我这儿。我再以我和珅的名义写一份奏请行邮票的折子,然后交给皇上御览!这……这也就是说,我想把你这份功劳给占了。明白了吗?不过你不必担心!我和某人不会白占你便宜,一定会有所补偿!保证不会比皇上的赏赐低!你看怎么样?”

“我当什么事儿呢!送过来本就是想交给您处置的!当然是您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何贵闻言,先是一怔,接着一副失笑的模样:“下官这回来,‘只是’被您召来和府议事的!”

“你……你同意啦?”这邮票如果弄好了,可就是一条很不错的政绩,就算要平白送人,这小子未免答应的也太爽快了点儿吧?和珅还有点儿不太相信。

“下官一不缺吃,二不缺穿,三不缺钱,四不缺官,为什么不同意?”何贵反问道。

“嗯!好,好……哈哈!”珅猛拍,“你放心,此次我若得了皇上的赏赐,也定然不会让你空忙一场。”

“下官本就是靠着中堂大人提携才有的今日,这么做是应当的……”何贵微笑着答道。事实上,条陈拿来交给和珅先看一下,他就没打算弄多大的功劳!有时候,能讨好一下和珅,比讨好乾隆本人要好的多,尤其是是在和珅冒出头来的前几年。至于以后,他也想开了,反正害也害不成,还不如就这么着,头上有顶大伞撑着也好,反正他也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谁怕谁啊?

……

“知道今天为什么叫你们来吗?看看这个……从军机处抄来的!”

凭白将要得一份功劳,和珅的心情高兴了许多,对待何贵的态度又亲热了几分,居然不等吴省兰等人来到,便拿出一份折子递给了何贵。

“军机处?”

“没错!一个叫金从善的家伙上书皇上,这是皇上的批谕!明天,大概就要诏告天下了!这可是天大的事情,我招你们来,就是为了这个!”和珅的面色又阴郁了下来,一脸郑重地说道。

“……”

听着和珅说得比较严重,何贵也不再问,翻开那份折子看了起来,然后,他的眉头也拧在了一起。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礼

确实是一件大事!虽然对这件事情何贵其实并不在乎,在和珅面前拧起的眉头也只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可这件事对于清廷的许多重臣们来说,实在一件非常非常大的事情。

乾隆四十三年,离着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乾隆皇帝就辽东锦县生员金从善上书呈请建储一事,亲自下谕,谕旨明言:

朕历览诸史,今古异宜,知立储之不可行。盖一立太子,众见神器有属,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从而揣测。懦者献媚逢迎,以陷于非;强者设机媒孽,以诬其过。往往酿成祸变,遂致父子之间,慈孝两亏;家国大计,转滋罅隙。平心而论,立太子一事并无益处。汉武帝立太子据,致有巫蛊之祸;唐太宗立太子承乾,竟以谋逆废黜;即明洪熙为太子时,汉王高煦百计相倾,东宫诸臣接踵下狱,幸而洪熙谨慎,得以保全,但以忧谗畏饥成疾,在位不克永年。至于立嫡立长,尤非确论。汉文帝最贤,并非嫡出,使汉高祖令其嗣位,何至有吕氏之祸。唐太宗为群雄所附,使唐高祖不立建成而立太宗,则无玄武门之变。明永乐以勇略著闻,使明太祖不立建文而立永乐。则亦无金川门之难。我朝家法,并不预定储位。皇祖时曾立理密亲王为太子,后以终废,遂不复建储,而属意于我皇考。雍正元年,皇考亲书朕名。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内,而不预宣示。及朕承洪绪,效法前徽。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皇子,归政退闲。昔唐宣宗闻裴休立储之请。曰“若立太子,则朕为闲人”;又宋仁宗储位既定,郁郁不乐;宋英宗立太子后,泫然泣下。这些均为朕所嗤鄙,安肯踵其庸陋之见。

……

虽然这道谕旨上并没有答应那个叫金从善地秀才的所谓立储之请,并且十分祥细地申明了过早地确定储位所带来的害处。可是,那些朝中大臣的眼睛哪一个不是贼亮贼亮的?

“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皇子,根本就是在表明心迹,是那位乾隆爷给自己标明的皇帝任期最后期限!没错。那时间距离现在还有十七年,可是,一个好地接班人是那么好培养的吗?要是好培养,当年圣祖康熙爷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还会闹到连废两次的结果?所以,现在就要擦亮眼睛。如果能够发现一位符合乾隆爷心意。日后有极大可能登极为帝的皇子予以结交。日后,那拥戴之功可就少不了了。

所以。乾隆的这道谕旨在清廷上下,尤其是那些高官之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像阿桂、刘那样的倒是不在乎,这些人安身立命靠地不是这些,而且,他们年纪也大了,十七年后一个个七老八十,也未必能再呆在朝廷上。可是,和珅这种人却不能不在乎。因为,就算到了乾隆六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