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宋天德的表态,使得文武百官再次陷入沉默当中。
不过……这一次却有些不同。接连两位重臣表态站在大秦那一方,对整个朝堂来说,影响力可是很大的。就连石凌云此刻也有些动摇。他不禁在想,难道自已的选择是错的吗?有如此想法的人,不只是石凌云自已,在场不知多少人此刻都有着这种想法。紫天雄继续保持沉默,他心中明白,这件事并未结束,接下来定然还要发生争执。果不其然,大殿内安静了没一会儿,便有大臣站出来反驳公孙冷玉、宋天德两人的话。“我不赞同公孙大人、宋大人两位大人的话,我觉得我们紫金国,还是应该与天狼国统一战线。”“臣也觉得我们紫金国,应当与天狼国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大秦、安武、天水三国。”“陛下,末将赞同公孙大人的说法,我紫金国与大秦联合,才是对我国最有利的决策。”“我不赞同!我认为继续打,方能体现出我紫金国的价值与实力,届时大秦那边定然会派人前来商议联合一事,到那时我国在与大秦联合,才不会落入被动局面。”“我支持继续打……”“……”大殿中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文武百官都在表态,顺便反驳那些与自已有着不同意见的人。紫天雄高坐上方,皱眉凝视着下方争执的文武百官,并无出言干预的想法。他在观望,想要看看到底站在哪一边的人更多一些。就这样……大殿中争吵了许久,也没有任何要平息下来的意思。选择大秦的一方,与选择天狼国的一方,双方都有着自已的看法,那是谁也不肯服谁。毕竟……双方所言都有理有据,不管哪一边都有着自已的理由。就这种情况,想要将其中一边说服,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紫天雄观察良久,心中也算是有了一个底。“唉~”他暗自叹息一声。“没想到,居然有如此多的人选择站在大秦那一边……”紫天雄有些感慨,他其实也能理解那些人为何会选择站在大秦那一边。说实话,就连他自已,心中也是有些偏向大秦那一边的。毕竟……大秦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确实让人无话可说,他紫金国是远不如大秦的。短短几年时间,谁又敢想象,大秦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走到今天这一步呢?“都安静下来吧……”紫天雄沉声说道,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在大殿之中却显得是那么的突兀。正在争吵的文武百官一听此话,陆陆续续的安静下来,转而将目光落在紫天雄的身上。“诸位爱卿的想法,朕大致上已经了解了。”“总得来说,选择站在大秦那边的人,人数要多一些,而选择站在天狼国这边的人,则要少上一些。”“朕知道,不管紫金国是选择哪一边,总归是有些人会生出不满之心的。”“但是……”“朕要提醒你们一点!”“不管如何,你们是紫金国的人,紫金国将来是败也好、胜也罢,你们只要在紫金国,都能够保全自身利益。”“可你们要是提前背叛紫金国,私自前往大秦亦或是天狼国,那可别怪朕不讲情面!”“别忘了……”“就算将来有一天,紫金国成为战败一方,到那时朕同样有办法处理那些背叛之人。”大殿内寂静无声。文武百官脸上神色各异,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事情。他们不傻,又岂会听不懂紫天雄话中之意呢?事实上,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私下投靠大秦亦或是天狼国。 毕竟……个人的筹码就只有那么一点,一旦利用完毕,你的价值在别人眼中就可有可无了。而紫金国是一个整体,哪怕战败了依旧有着谈判的筹码。届时……只要紫天雄要求胜利一方,处置那些背叛紫金国的人,获胜方会拒绝的可能性很低。更别说……紫金国要是赢了呢?所以……只要不是蠢货,都不会在此刻私下投靠他国。紫天雄沉默片刻,观望了一下文武百官的反应,而后继续说道:“根据诸位爱卿的选择人数来看,我紫金国最终选择与天狼国断绝联合关系,转而与大秦联合。”“此事事关重大,尤其是大秦前些日子灭掉了白凤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等大秦与安武国缓和过来,大秦那边尚且不提,安武国那边是绝对会调遣大军过来攻打我国的。”“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与大秦商议联合一事。”“务必以最快速度促成两国联合。”“否则……”“一旦安武国的大军抵达我国边关之地,对我国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其不好的消息。”“……”紫天雄说了很多,但总的意思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尽快与大秦联合!对此……文武百官之中虽有人不满,但少数服从多数,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一切。毕竟……此事关乎国本,而双方都选择都有理有据,并非是那种错误选择。这场朝会就此结束。紫金国决定要与大秦联合,断绝与天狼国之间的联合。接下来……就是派遣一名大臣前往大秦,与大秦商议联合一事。而其他人,则是继续准备战事相关事宜。没办法……在没有与大秦达成联合关系之前,紫金国还是需要做两手准备的。万一大秦那边不愿联合,那么紫金国唯有一战。而且还是死战!至于投降……紫天雄没有想过,文武百官也没有想过。……当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紫天雄处理了一下堆积的政务,正准备休息的时候,一名太监来报。“陛下,公孙大人求见。”公孙冷玉?他这个点来找朕有何事?紫天雄眉头皱起,心中感到疑惑不解。“让公孙大人进来吧。”“是,陛下。”书房外的太监应了一声,转而往外走去。脚步声渐行渐远。不久后……脚步声再次响起,越来越响,而这一次还是两个人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