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 第686章 引蛇出洞之计

待靖王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押出金殿后,永王这才深吸了口气,回身望向了高位之上鲜少发言的皇后。

屈鸿彩等出声拥护他的臣工们感应到他的眼神,也连忙调转注意力看向凤位上的皇后。

礼部员外郎见高喜见皇后与她身旁的两排的太监宫女们仍旧不为所动的模样,顿有些恼火,“皇后娘娘,新君已立,遵礼制您当回避,该由新君登座受群臣朝拜……”

皇后突地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中带有极深的寒意,“新君已立?本宫与诸位内阁大臣何时同意过了?”

屈鸿彩等先前声援永王继位的“永王党”们都是一愣,脸色瞬时间黑了下来:

“皇后娘娘此言何意?起先我等近半臣工奏议新君继位之时,并未见反对之声,难不成,皇后到此时还恋栈手中权柄,执意为难新君,不肯为我楚宣江山社稷大局考虑吗?”

“我等尊先帝而敬一分皇后,还望皇后莫要胡作非为!”

眼看声讨皇后的声音越来越激烈,永王面露不忍色,忙摆手止息,抬头看向皇后:

“若不是非常时期,皇弟岂敢对至尊之位有贪念之心?皇嫂心有不满皇弟自当理解,可……为了列祖列宗积攒下的江山社稷基业为重,皇弟不得不在此动荡时局肩负着千斤重担,还望皇嫂能以社稷为重……”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漂亮,满口的仁义道德,一嘴一个不得已,一口一个大义当先,这分明是要举起家国大义的高亮旗帜压垮皇后……

但皇后洛长凝可不似寻常妇人那般见识短浅,永王的话说的漂亮,但话里话外透露着的威胁与自鸣得意却是溢于言表的。

一口一个“皇弟”自称,无不警告皇后他现在就是众望所归的新君皇帝!

原本按兵不动的麻和玉与朱修林见此刻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起来,他二人忙抽出兵器冲到永王身前,晃动着手中寒光刀刃凶神恶煞的看向皇后。

“随我与麻千户而来的弟兄们犯下谋逆之举,好不容易得新君承诺网开一面,现新君便是我等誓死效忠的名着,若皇后仍要跟新君过意不去,休怪我等刀剑无眼!”

见状,皇后凤眸微眯,好半会儿才晃动起纤纤玉手,“本宫,何时惧过尔等鼠辈?”

只待她一招手,立于身前左右站得笔直地数十名太监宫女顷刻间变了脸色,纷纷化作扑食猎物般的凶虎恶豹般扑向靠近的麻和玉与朱修林等十余名禁卫军卒。

见此风云突变,殿中群臣再度惊出冷汗来,还不等他们仔细观察这一帮突然暴起的太监宫女们的动作,便见数名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卒被横推飞出,横撞金柱吐血跌地……

与一名出招狠辣迅捷的太监持续缠斗的麻和玉见手底下十来号禁卫军卒仅数个回合下就被人接连击溃,从始至终都桀骜不驯的他终于露出一丝慌乱之色,连闪避回击的四肢动作都因这一丝微妙的心绪转变而显得紊乱起来……

武人较量,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麻和玉露出如此大的破绽,自然是被敌手捕捉到了机会,只见那青年太监双手呈爪状迅猛直出,宛若擒天巨爪般朝麻和玉胸膛扑面而来,反应稍慢一步的麻和玉胸口瞬间中招,一身软甲顷刻间便被撕穿!

未给麻和玉回神防御之机,那太监又是一爪擒脖,右腿狠狠顶向麻和玉的右侧脸,“嘭”声落下后,吃痛受力的麻和玉本能地闭了闭眼,抓住这一机会,太监又是一记肘击,彻底把麻和玉打趴在地。

至于朱修林,状况要比麻和玉更为悲惨,因为他这边是一打多,只三个回合不到,他便被两名太监死死控制在身下了。

见到如此惊人一幕,稍回过神来的御林禁军兵卒们吃惊之余,也连忙抽出兵器围拢上前。

“瞎了你们的狗眼!没见着麻和玉与朱修林已被擒下了吗?”一道暴喝从皇后身侧响起,此人便是身穿宫装的吴嬷嬷,她护在皇后身前,冷脸看向围拢而至蠢蠢欲动的禁卫军卒们, “好好看看你们身上穿的这身甲胄,尔等是只受天子差遣调令的御林禁卫,念你们受奸人蛊惑,此刻若肯弃械认错,还能保住身家性命,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等不留情面!”

待她话音一落,殿宇深处的帘帐被人齐齐掀开,成百号太监宫女依次露面,眼中无不露出凛然杀气。

这阵仗,一众御林禁卫军卒都被骇得不轻,刚才这帮看似寻常的宫女太监们是以雷霆手段擒拿麻和玉与朱修林,重挫禁军兵卒的画面犹在眼前,一时间,他们也不太敢轻举妄动了。

见到情势局面再度迎来反转,场内群臣都麻了,先是看了看面无表情的皇后,又是看了看面色发青,睚眦欲裂的永王,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蹬蹬蹬……

急促脚步声突从偏殿处响起,群臣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势,纷纷向殿门处看去,这不看不要紧,一看,所有人都被惊得张掉下巴……

只因此刻与守在殿门处近百号御林禁卫军卒对峙的人他们都认识,而且是万没想到会在此刻出现的人——忠义侯,洛重云!

哗然之声骤起,所有人都跟见了鬼似得看向领着两百号人冲至殿门处的洛重云,“忠……忠义侯,您……您怎么在这?”

洛重云冷冷地看了眼挡在自己等人身前的禁卫军卒们,怒声喝道:“见本侯在此,尔等还不弃械?”

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块雕纹九爪飞龙的黄巾,“陛下贴身方巾在此,尔等还不速速跪下?”

抵挡在殿门处的禁卫军卒们见着洛重云突然露面本就有些慌神了,此刻见他亮出皇帝的贴身饰物,本就心生惧意的禁卫军卒们瞬间吓破了胆,仅有大半人都扔下了手中的刀兵,惶恐伏跪……

“陛下遇刺之事为真,可圣上身为当今真龙天子,自有天道护持,岂会被几个不知所谓的宵小刺客屠首?”

高举手中黄巾,洛重云带人跨入殿中,冷冷扫视一眼殿中面色各异的文武大臣们,“现如今陛下已在归京的路上,诸位何必心慌?!”

此言一出,顿让殿中群臣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忠义侯,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凤位下首,永王发出惊怒出声道:“皇兄遇刺身亡本就是事实,事到如今你洛重云竟还敢假传消息妖言惑众!”

洛重云冷冷地看了永王一眼,朝身后一众持兵护卫挥了挥手,两百来号护卫见着洛重云的手势,心领神会地分散开来,依次抵在殿门出口。

“陛下不仅无恙,且正在回京的路上。”洛重云面朝殿中群臣,义正言辞道:“在座诸公皆是眼明心亮之辈,倘若皇上真的遇刺身亡,洛某又岂能安然无恙抵京?”

对上洛重云那坚定而又自信的眼神,永王一阵失神无措,“不……不可能……皇兄……皇兄已经死了……我尊祖宗规制继任大统……有何不妥?”

闻听此言,在场群臣们脸上的表情都格外精彩,尤其是屈鸿彩等一干呼援永王继位的臣工们变得尤为尴尬,他们先是看看高位上安坐的皇后,又看了看宛若神兵天降的洛重云,脸上表情难看到了极点。

迟迟未发声的吏部尚书刘广义见此情形,立马出列请奏道:“皇上既无碍,还望永王殿下莫要再议继位之事……”

李明义与王裘见状,唯恐落后般上前表态道:

“还望永王殿下明识进退,陛下既无恙回京,望永王殿下谨遵臣子本份!”

“吾皇天佑之主,即将王者归来,永王殿下身为臣弟,理应感到高兴才是……”

屈鸿彩面色发黑,纠结许久后,这才发狠道:“洛重云身为皇后幼弟,自当顺皇后之意从事,武曜皇帝到底是生是死,岂能由他一人说的算?”

“新君已立,我等身为臣子,理当朝拜新君才是!”

闻听此言,一旁的永王也发起狠来,正对群臣百官高吼道:“洛重云假传谣言企图祸乱朝纲,今朕身为新君,理应……”

他话未说完,洛重云便持刀逼近,怒吼道:“奸诈之徒,安敢自称朕?”

被他这一喝,屈鸿彩等声援永王继位的臣工们都吓了一跳,永王亦是面色难看,豁出去般的威胁道:“洛重云,你真当朕不敢杀你吗?现统率京师各营大军的人是镇关侯与毅国公,他俩都是我亲舅舅!”

此言一出,群臣又是一惊。

永王这是要彻底撕破脸了,连这等大不敬之话都堂而皇之的说出口了。

只此一言出,他先前再怎么伪装的大义谦恭之态全都成无用之功了,再结合此前禁军围困金殿种种反常的举动,纵使是再傻的人此刻也明白,上蹿下跳的靖王不过是个幌子,真正想谋权乱政的人必是永王无疑了!

“毅国公与镇关侯二人皆是我大宣的忠臣良将,岂会受你永王蛊惑作乱?再说了,永王真以为只有洛某一人回京么?”洛重云面若寒霜,讥笑道:“闫瑞此刻已赶往虎啸军营调兵了……”

如此重磅消息一出,在场诸臣不禁倒吸口凉气,可还未等他们完全缓过神来,便听洛重云又接着说道:“除此外,江南布政使范公调沪州、江南二省近十万都司兵马入京驰援,现已在城门处等候,情势已明,永王,你还要执迷不悟吗?!”

惊惧不甘之下,永王方寸大乱,口不择言道:“这不可能!行刺皇兄的刺客都是武道高手,皇兄怎可能安然无恙?!你洛重云休要妖言惑众!”

这话一出,群臣百官们那如针般尖锐的眼神齐刷刷地看向他,惊觉如芒在背的永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了话,忙找补道:“我……我是听说的,皇兄……皇兄不可能……”

凤位之上,皇后款款起身,冷声下令道:“事已至此,满朝诸公皆见证永王借乱谋权篡位的狼子野心,无须与此等奸诈逆贼多费口舌,吴嬷嬷,带人拿下他!”

身旁肃立的吴嬷嬷连忙福身应令,领着身前身后五六名太监上前擒拿住永王。

被人擒住手脚,丧失行动能力的永王仍在拼命挣扎,他睚眦欲裂,俊俏的脸庞此刻已变得狰狞可怖,口中不时发出野兽般愤怒不甘的低吼……

吴嬷嬷眼疾手快,当即便从兜中取出一块手巾塞到他口中,堵住了他的大嘴,让永王再难发出声音。

“押入偏殿好生看守!”

吴嬷嬷一声令下,随同擒拿控制住永王的几名太监出了正殿大门。

眼看永王就这么轻易地被拿下了,屈鸿彩等先前大肆声援永王继位的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惶恐不安之态,更有甚者直接下跪伏地向皇后哀声认错……

“皇上尚未驾崩便急不可耐地连同永王趁乱谋权,尔等可还有半点为臣之本?”皇后冷冷地看了眼屈鸿彩等人,抬手喝令道:“将尔等乱臣贼子打入大牢,到底该如何处置,等陛下归京再行圣裁!”

洛重云抱拳领命道:“末将领命!”

说罢,他大手一挥,身后一众护卫分出五十来号人依次将先前叫的最欢的屈鸿彩、高喜等妄言支持永王继位的臣工们押送出殿……

随着永王与一众支持他的臣工们被纷纷拿下,在场诸臣们这才渐渐从震惊缓过神来,开始认真琢磨起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惊险之处。

皇上既然没事,那近半月里广传的皇上遇刺身亡消息是怎么散播开来的呢?再者,皇上遇刺身亡这事在朝会刚开始前诸臣可是从皇后口中得到了确认的,可随着洛重云的露面,带来皇上无恙,正在归京路上的消息后,这情势又再度转变了……

回想起朝会开始时皇后始终云淡风轻的姿态,再结合洛重云刚出现在殿中时那怡然自若的表现,文武百官们不禁在心头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散播皇帝遇刺身亡谣言的幕后最大推动者,想来就是……皇帝楚天耀本人!

否则,洛重云与闫瑞为何会提前抵京?

范瀚文又为何会率兵驰援京都?

这一切种种都表明了皇上知道自己这遇刺身亡的消息一经传播后,京城势必会生出乱子来……

换言之,让京城中暗藏逆心的靖王永王之流主动趁乱生事,这正是皇帝所希望之事,也就是说,这圣驾遇刺身亡云云,极有可能是皇上为了钓鱼而布下的引蛇出洞之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