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 第25章 陈氏、孟皇后和李清照

孟皇后出宫来祈福观,这是杨垣怡入宫后她的反应。原本她是打算陈氏入京,她找个时间宣进来见一面,当陈氏真有事情要求她这个皇后,她却不想宣召,她觉得出去见见陈氏更好。

杨垣怡进宫说到这事时候,孟皇后问了句这是整个老杨家的意思,杨垣怡给了肯定的答复,在孟皇后心里,那这就是陈氏的事,她特别想让那个杨元奇来求他,却一点不想陈氏来说。

孟皇后喊上了李清照和杨垣怡,同来的还有孟家刘氏,她带着孟子曰也往祈福观来,这是大家难得的一次大聚首。

陈氏陪着孟皇后在山野中缓行,空气非常清晰。

孟皇后道:“夫人来开封也有几日,孟杨两家交好,有事夫人知会一声晚辈就是。”

陈氏知道孟皇后说的是诰命夫人的事,笑着回:“你是皇后,你以晚辈之礼待我这个老妇人,那怎好不提前问问你情况,这怎么说来也是大事。”

孟皇后也不着脑,只是说:“在宫中能帮着大家做点什么才好哩,这样更觉得彼此之间的联系,不瞒夫人,我喜欢这种牵扯的感觉。”孟皇后看着远处孟子曰、杨思甜、赵灵儿“咿咿呀呀”在一起,一脸的微笑。

陈氏见状说道:“多生几个就好。”

孟皇后叹息,官家赵煦除了她这个女儿,再没有子嗣,整个宫中氛围不是很好,甚至称得上压抑,这是皇宫的心病。再说,子嗣多她这个皇后就真的好?皇宫和杨家是不同的,这本就是孟皇后最羡慕杨家的地方。比如现在,大家聚会全跑来杨家没人觉得突兀,自如随意,仿佛就该如此。

另外一处的李清照走到近前,嘴里嘟囔:“陈婶婶、孟姐姐,你们很悠闲惬意呢,聊什么呢?”

孟皇后说:“昨儿听杨垣怡说关于你的亲事,你家门槛都被踏破?”

李清照道:“哼……她自己开心,就编排起别人。”

眉州虞家对于虞杨这门亲事已经默认,虞祺十五岁,双方关于亲事流程不温不火的往前推,最近虞祺一直就住在开封,他过了举解试,就近读书,家里是想让他先试一场,有着杨家在开封照应,虞祺在生活等各方面并不愁,虞家其实更希望虞祺驻留开封,在家乡他名气太盛,并不适合他专心求学。

杨垣怡今年及笄,她实在是做主母的最佳人选,开封顔楼很多事就她在打理,她帮虞家寻了一出小房子,自己又派去一个贴身丫头和一个小厮,和着虞家的下人,把那处房子经营得很得体,只为虞祺有个清净环境,她自己几天过去一趟。虞家同虞祺来的管事把这边情况传回眉州,眉州虞家在虞祺的事上直接不再多言,这会是一个好媳妇。

孟皇后笑着问:“那个男子如何?”

李清照说:“眉清目秀,学问长得很快。”虞祺来开封,李清照陪着杨垣怡去见过一次,不得不承认那个小子当得起才华二字。

陈氏出声:“得让垣怡带着他来见见老身,垣怡呢?”这门亲事太原杨家帮着背书了的,虞家收到的问询可是两个杨家。

“拉着黄鹂去另外一头寻头奶羊回去。”李清照撇着嘴说,那头奶羊就是为虞祺准备的,这怎么看都像从杨家往外搬东西,你倒是去搬开封杨家的啊,这里可是太原杨家。

孟皇后道:“扯别人做什么,你也没少拉走吧。”这事孟皇后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差点弄出点事。

杨家从定边清风寨送来一群奶牛奶羊,走的还是朝廷漕运,名义就是给祈福观用的。本来借着朝廷开支运来的就多,由于中间没有折损,第二年又是壮大不少,倒让牛羊远比预想的要多,远不止几家小孩能吃完的。

清风寨来来回回又运过几匹,被御史盯上。还好杨家反应很快,往宫中送了一些,包括孟皇后向太后等人都有。另外清风寨上了个折子,感谢开封对羁绊寨的支持,有意采购那里的牛羊。这事才算作罢。

祈福观这里的奶牛奶羊就不少,孟杨甚至高曹几家,有孩童的都拉了些去,李清照就给她最小的妹子拉了两头走。

李清照不乐意了:“虞祺多大,我妹妹多大,这能比呀?!”

孟皇后打趣的说:“杨垣怡姓杨,你姓什么?!”

李清照红着脸支支吾吾接不上这口。

陈氏赶紧接口:“孟皇后也是,不就点身外物,能讨她欢喜多好,她可是我的小妮子呢。”这事不能扯开。

孟皇后心里五味杂陈,李清照喜欢杨元奇,在她这里也不是秘密,陈氏这时候接下她这话,估计这些长辈也有维护这小妮子的想法,那杨家的态度就不言而喻。

孟皇后微微笑对李清照:“陈夫人这么帮你,还不谢谢婶子。”

李清照哼哼唧唧:“你不是也说帮我么?!”

孟皇后道:“那你定下来,告诉我具体做什么才成呀!”

陈氏说:“杨家谢谢孟皇后!”陈氏这话说出来李清照红了脸,她问孟皇后帮忙,陈氏代杨家先说谢,这事看似在打哑谜,杨家这位夫人的态度却明明白白的摆了出来。

孟皇后轻叹:“只是因为是你们,只此杨家。”

李清照问陈氏:“元奇哥哥呢?怎么不见他。”

陈氏道:“听说朱仙镇码头有些事需要他去确定。”

……

杨元奇是在和梁师成谈一笔交易,关于端王府的货物运输。这不过是件简单的事,陈留开发就有端王府的影子,朱仙镇码头要发展,一样需要他们的帮助,特别有王甫和高俅这些关系,杨家是愿意把折扣打到最低的。

杨元奇跑去和梁师成做深入交流是因为交易本身,端王府实在没必要走杨家渠道,朝廷漕运才是最好的选择。虽说杨家在太原-开封-杭州这三地线路方便快捷,但怎么说都还是朝廷漕运便宜,那个可是有办法不计个人成本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