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 第75章 孟婵的平静

在世人眼中,皇宫对孟皇后这里处理到了极致,废后削发为尼画地为牢,其一身的荣耀被剥夺殆尽。

祈福观的孟婵内心平静还略带一点感激,皇宫这次举动留下了香火钱,把她关在祈福观5里范围,虽说地方窄了些,却是最好的归处,这周边住着她太多的兄弟姐妹朋友。关于她事涉巫蛊,皇宫并未公开董敦逸、郝随和梁从政等人的折子,甚至还责成董敦逸做善后处理。赵煦在最后时刻稳住心神留了手。

孟励对坐在孟婵面前,这个小房间今天只有他们兄妹两人。

孟励说:“官家最后罢手了。”

孟婵沉默,她的不知所措就是这个原因,当她准备坦然接受一切,官家却在最后一刻出人意料的放下,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段关系。官家清楚她躲到陈留是因为这里她过得舒心,抛开皇后身份,官家这个处置是在成全她。

孟励和孟婵都以为皇宫会把她关进冷宫,甚至在皇宫干些脏活累活,官家没有这么做,这让他们两个松了一口。孟婵不是怕这个,而是担心那个时候杨家会要她假死,这种不顾一切的做法引起的结局难以预料。

孟励这段时间留在祈福观当差多为这事,他是她的哥哥,他等她的决定,如果她不愿如此要回皇宫接受处置,他就送她回去,他在才能拦阻杨家办事。

孟励问道:“你怎么想?”

孟婵说:“现在倒不知如何办,就留在这里修身养性,好好为大家祈福吧。”赵煦是官家,她的丈夫,他最后念旧情,孟婵的决绝就没有了落足点,她性子一直如此,别人如何待她,她就同样的反赠。

孟励道:“官家的成长如此,皇宫和杨家毕竟不同,那是红尘人家。他能如此也算顾及夫妻情义。”

孟婵心似千千结,她和赵煦之间有情义吗?三年多一起还生育一女,怎么能没有。孟婵有时候觉得,要是她和另外的他(她)们年少时候不曾相遇,或许对大家都好。关于家,因为有个一起的旅途,他们这群人要求都很高。孟婵有个梦想,把皇宫建成自己的家,像他(她)们的一样。她以为这个很简单,恰恰其他地方也许可以,在皇宫这是一个压根无法实现的梦想,当自己坚持的东西梦碎,当她和赵煦本来就有一道痕,他们彼此越行越远。

孟婵道:“那我在这里也为太后为官家祈福。”孟婵的太后不仅有活着的向太后,也有去世的高太后,她们两个对她很好。赵煦?她不知道!

孟励点头。孟婵在这里他很放心,他提举祈福观的差事并没撸掉,这里隔壁还有杨家,尽管没以前热闹,加上常来的李清照、杨垣怡这些人,也不用担心孟婵寂寞。何况这里还有杨家的主母陈氏。杨家来往信函密集,孟婵任何时候都能知道赵灵儿的动向,这更让她心有慰藉。

这时候外面有奴婢进来道:“杨家陈氏邀真人去她家中用餐,说张小娘可为真人专程准备了食谱,问询真人可有忌口?杨家黄鹂从洛阳回来,她可有几个小娃最新消息哩。另外,李清照娘子也在那里。”

孟励和孟婵相似而笑,杨家都不问她来不来,似乎她理所当然会过去。

孟励道:“说我们一会过去,怎么不邀请我的?”

女婢回道:“可能不知晓孟公子在这里吧。”

黄鹂这次回来原因是李清照,她比李清照就大一两岁,李清照没敢用黄鹂,黄鹂是杨家有数的几个大丫头,从小在杨家长大,又有从九品官身,不大不小是个女官。现在孟婵被幽居祈福观,陈氏也在这里,黄鹂放在杨家庄照顾着一摊子事,这事也就这么定下。

孟婵道:“没什么忌口的,我现在就过去。”也不等吃饭了,去那边和她们几个坐会也好。

孟励想了想对女婢说:“你回头再问问我好不好过去的,这里当差现在走不开。”孟励想想全是女子,他就一个男的过去,别什么麻烦事都求他跑腿,要去也得卡着饭点过去。

女婢笑着点头。

……

废后的消息传到洛阳,扈三娘加快了北返的行程,她不清楚开封还会有什么变化,杨家大势已定,撤离开封,保持太原,发展清风寨。

杨震跑到扈三娘旁边道:“三娘夫人,这次回太原你可得帮我,我想回清风寨定边军。”

扈三娘说:“你说过几次了,我知道的。”

现在太原一样缺人,杨震有点担心被留在太原,又道:“三娘夫人,定边去了一大半,杭州又带走很多人,老爷去平夏城都是东拼西凑,你可别不在意哟。”

扈三娘说:“我开了口,其他人也不敢留你,要是谢姨或者妙常夫人说得呢?不对,你是不是其他地方收到什么风声了?”

杨震嘟嘟囔囔总算说了实情:“杨家庄老的老,小的小,上次听说杨林杨叔去了杭州,一直少了一个主事人,我一个邻居说看着我倒最合适。”

扈三娘转瞬明白过来,杨家这些年扩张极快,人员调动很大,有一个地方太原杨家庄主事人却一直是杨姓家生子,那里太多人姓杨,有些老人比杨兴武辈分都高,贸然让外姓人来管,担心容易生事。杨震虽然年纪小些,却上过战场有军功在身,在开封办事又牢靠,而且从小在杨家庄长大,据说谢姨看中用他。

扈三娘说:“怎么现在都不想呆庄子里头?清风寨的人最渴望的就是能安居乐业。”

杨震回:“杨林杨叔为什么去杭州?现在庄子太安逸。我都不大不小拿到个从八品。谁不想去战场上立功,哪怕回来声音也大很多。三娘夫人也别说清风寨,番军都成香馍馍了。”

这不到十年间,杨家在太原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没人敢惹这家。西北战场杨家军独立成军,越来越多旁系将官往杨家靠,建功立业机会众多。要知道,当兵的不怕刀口舔血,功名本就马上取,怕的是被人当成炮灰。杨家军还有成型的后勤支撑体系,想死都比其他人难。

扈三娘愕然,事实好像真是如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