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 第1324章 海军陆战队

郭嘉和贾诩二人点了点头,郭嘉说道,“记得,当时成立了一支军队,人数不多,大约接近一千人,主要负责登陆作战。

后来因为军队太鸡肋,在天策院内部会议上被裁撤了。”

胡春站了起来,走到贾诩办公桌旁的世界地图前。

“华夏幅员辽阔,不仅仅是陆地面积,还有海洋面积。

最近我一直在构思,华夏目前主要有两大军种:陆军和海军。

陆军初步完成了改革,华夏陆军从冷兵器向热兵器方向已经基本完成了过渡。

陆军里面也有了更加详细的分类。

未来的战争必然是多军种联合作战,也就是说,未来华夏的军队要求更加专业性。

二位,华夏不仅仅自己海岸线长,还有大量的国家拥有宽阔的海岸线。

海军陆战队当时的作用就是负责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

以前裁撤是因为所有国家军队都是陆地作战,而今后不一样了。

以华夏为例,如果我们要派军队到美洲作战,对于渡海登陆就太重要了。

因此,我建议撤回的两万人可以考虑成立一个独立兵种:海军陆战队。”胡春说完缓缓走向沙发。

“奉孝,你怎么看?”贾诩面带微笑的问道。

郭嘉心中吐槽起了贾诩这个老登。

“老胡的建议不错,如今看来,的确应该考虑恢复这个军种了。

只不过,两万人是不是太多?”

“对一个兵种而言,两万人不算多吧?”贾诩开口说道。

“你们应该知道下院那一帮人,不要说我们,就是大统领面对他们都得战战兢兢的。

两万人的部队花销势必增加,他们会轻松点头?”郭嘉对此是有所怀疑的。

胡春嘿嘿一笑,“我们可以召开天策院会议,拿出一个方案出来报给大统领。”

“还得是你老胡,整半天,你把锅甩给了大统领。”贾诩说完就笑了起来。

郭嘉点了点头,“老胡,你这个想法不错,扔给大统领,下院接下来通过的可能要高一点。”

胡春摸了摸头,搞了半天,你们两个更坏,居然让我自己都差点信了是自己扔给大统领的。

不过,胡春无所谓,因为他了解刘恢。

贾诩说道,“那就下午召开天策院会议。”

华夏天策院有几个人是轮流主持会议:国防部、联合参谋部、政教部、后勤部这几个部门一把手。

另外,天策院所有部门的一把手都是天策院日常会议的核心层(还包括华夏几大战略区司令员、政教主任),大家手里都有投票权。

形成决议以后,才会报大统领刘恢。

“大统领,你的电报!”美洲出访的刘恢正在和荀彧几个人说话,刘和快步走了进来。

刘恢接过电报看了起来,看完随手递给了荀攸。

荀攸看了起来,一边看,荀攸嘴角不自觉扯了扯。

“大统领,他们是想你出面说服下院的全体会员。”荀攸这样的精明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出大家的打算。

荀攸能看明白,刘恢同样也看得到。

“这个恐怕只有我出面才行,毕竟是增加一个部门的事情。”刘恢倒是认为正常,增设一个部门的事情,没有刘恢的签字认可,天策院就算提交到下院,也会被认为非法提案,不会给予理睬。

荀彧眉头一皱,虽然天策院的事情和他无关,但是,他是刘恢内阁成员,他有建言献策的责任和权力。

“大统领,突然增设一个部门恐怕很难通过。”

“为何?”

孙乾接过话回答道,“大统领曾经有言,政府增设一个部门应当取消一个部门,否则,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荀攸看向刘恢,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哭,刘恢这是给自己脖子上拴了一根绳子。

刘恢也是一脸苦涩,“你们有什么想法。”

刘恢赶忙求救,他知道,在场几个人都是智谋非凡之辈。

“大统领,按照电报上所说,海军陆战队的确应该成立,这对于将来登陆作战有巨大的作用。

能不能把海军陆战队划到海军序列。

这样一来,增设一个大军种,变成了一个小军种。”荀攸开口说道。

“公达,下院那帮人可不好糊弄。

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军费增加的问题。

不额外增加军费,他们必然很容易通过,否则,变得异常困难。”荀彧还未等刘恢开口,立即反驳道。

孙乾想了想,说道,“目前,还有不少国家在和我们接洽海外驻军的事情。

我们能否抽调一些兵力到海外驻军。

同时,从各大战略区抽调一部分人组建海军陆战队。

一个新兵种,突然成立就计划两万人,恐怕下院会驳回,如果将人数缩编到一万人,恐怕更容易通过。”

孙乾负责外事工作,各国和华夏关于驻军谈判的事情他自然知道。

荀攸赞同的点了点头,“孙部长这个办法目前应该比较合适,对于下院来说,也应该是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在华夏,税收虽然归财政院收取和发放,但是,这些钱如何用?用在什么地方?这必须通过下院审核才行,就算是刘恢,他也无权随便安排这些资金的去向。

荀彧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个方法目前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只不过,各大战略区这样抽调以后,会不会兵力不足。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华夏北方战略区、东北战略区、西北战略区、西南战略区、南方战略区、东南战略区、中部战略区和海军,总共八个战略区,平均下来要抽调1250人才能组建一万人的海军特战队。

这对于边防部队来说,不可谓没有压力。”

荀彧说的是实话,经过这些年,各大战略区基本形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战略区任务不同,压力不同,人数上原本就有差异。

突然调走超过一个团的军队,必然面临更大边防压力。

刘恢说道,“目前,华夏边防压力最小就是东南战略区和中部战略区,可以考虑以这两个地方军队为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