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531章 王后与村妇

很快,崔雪姬的母亲金氏得到皇帝册封为郡太夫人的事情便传开了,这件事很快也就传到了高丽国王王楷的耳朵里。

王楷还在北方当他的国王,这些年来他是心急如焚,北边没有得到大宋的支持,因为它还置于金国的统治之下,每年都要向金国进贡朝拜。

可是从金国那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既没有经济上的支援也没有军事上的协助,金国为了避免与大宋直接冲突,所以已经将在北边驻扎的金国军队全部撤回了。

只有少量的象征性的金国军队驻扎在高丽北部大城市里,只是彰显他们还控制着高丽的北部而已。

面对这种局面,王楷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跟大臣们商议过该怎么办?说实话,如果让他重新回到与大宋开战之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选择跟大宋打那一仗。

不仅把大半江山打没了,也把高丽走向繁荣安定的可能打没了,整个高丽中南部全部被大宋占领,而大宋将占领的中南部高力建设得简直跟天堂一般。

与他北边一比,南边过的是丰衣足食繁荣安定的日子,北边随便一个小灾都能造成大量的流民,百姓苦不堪言,生活极其困难,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而成为金国的藩属国也得不到任何好处,靠他自身的力量又难以迅速摆脱穷困。

王楷本来就没有治国的能耐,又没有大宋这样的金爸爸在后面撑腰,自然日子越过越差劲。

这次他知道皇帝赵桓来到高丽之后激动不已,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高丽摆脱穷困,走向富足的机会。

于是他把宰相金富轼、拓俊京两人叫到了御书房商议军情。

宰相等人又何尝不知道他们的国王想的是什么,金富轼立刻出了个主意,说道:“殿下,臣听说之前的太妃崔雪姬的母亲金氏刚刚得到了大宋皇帝的册封,可见这老太太很得皇帝的赏识。

莫不如派人去拜会这位老太太,把殿下的想法告诉她,看看她能不能转达一下殿下的想法?算是投石问路。”

王楷眼睛一亮,他担心的就是如果派正式的使臣去向大宋谈判的话,就怕皇帝赵桓不鸟他。

就像之前金富轼带着使臣跑到大宋去,待了两个月大宋都不搭理,简直坐如针毡。

如果是通过一个得到大宋皇帝赏识的高丽老太太去中转他们的想法,就能够把他们的打算及时的告知大宋皇帝。

如果皇帝有意接纳高丽,那到时就可以派出正式使团进行谈判了,避免派出使团吃闭门羹的尴尬局面。

王楷连连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莫不如这件事就由爱卿负责,爱卿亲自去拜见那位金老太太如何?”

金富轼想了想,赔笑道:“要跟老太太打交道,我一个外男不是很适合,最好叫陛下身边的王后亲自前往,一来尊重,二来也来代表诚意,第三,妇人跟妇人之间说话也更方便些。”

王楷把他自己的皇后任熙珍送给了大宋皇帝,后来又把王妃金慧珍送去了,后宫空了。所以他又重新找了一位王后姓李,这位了皇后深得王楷的宠爱,只是一直还没有孩子。

在王楷心中她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子,让她去做这件事的确非常适合,于是高兴的答应了。

下来之后便到皇宫内院见到了自己的王后,把这件事跟她说了。

李王后听说他让自己去拜会一个乡下老太太,就有些不高兴,说道:“我堂堂王后,去见一个民妇,殿下,你真的觉得妥当吗?”

王楷说道:“她已经不是普通的民妇了,她得到了大宋皇帝的封号,人家现在可是一品诰命夫人。”

“那又如何?不管怎样,她也是我高丽的子民,应该叫她到皇宫来见我,我再当面跟她说,这才符合身份。

殿下让我到乡下去拜会这老太婆,那不仅是对我的耻辱,也是对陛下您的轻慢,何必如此呢?陛下一道圣旨传到皇宫来说话,难不成她还敢不来吗?”

王楷听了之后,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他便写了一道旨意,派人送往金氏的家乡。

金氏得到诰命之后,便欢天喜地的离开开京返回故土。

她现在有诰命,地方官对她那是礼敬有加,沿途派出甲兵护送。

她带着皇帝的赏赐,金银珠宝以及女儿崔雪姬的赠送的大量钱财衣锦还乡。

之前也就是坐个牛车,现在却是前呼后拥,好不气派。

由于有了诰命,她可以拥有自己的亲兵,所以回来之后,朝廷就安排了十个亲兵在她府上当差,同时她有钱了,不仅把家宅重新修缮一新,还多请了一些奴仆家丁。

一时间村里的很多老头老太太都跑来准备打秋风。

以前灾荒年间,金氏没少要钱买粮食来接济他们,现在手里那么有钱了,他们开口要那还不千八百的打赏啊。

这些亲戚朋友和村民都怀着这个心思来的,几乎门槛都要踏破了。

可惜这些人高高兴兴满怀期望的来拜会老太太,离开的时候却依旧是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

因为这老太太一句话就打发了:“我的这些钱和东西,都是皇帝赏赐的,御赐之物是不能动的。再说了,现在又不是灾荒年间,大家有吃有喝。

你们想过得更好,这个我可以理解,但你得自己去挣,正所谓救急不救穷,之前我之所以帮你们,是因为那时正在闹饥荒,不拉你们一把,很多人都会饿死。

而现在大家都不用担心温饱,日子过得很很好,用不着我再花钱来帮衬你们的。”

老太太有理有据的,倒是让不少村民知难而退,再不敢来纠缠了。

可是就是有一些脸皮够厚,死皮赖脸的想打秋风,多是金氏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些亲戚。

金氏却也不是省油的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叉着腰跟他们对骂。

这下子金氏的名气可就传播开来了,可惜没有几个人说她好,都是说她抠门,心狠手辣,不念亲情,小人得志,反正怎么难听怎么说,谁让她不给钱呢?

这些说她的人已然忘了在那灾荒生死关头,是金氏厚着脸皮去求女儿,把女儿压箱底的钱都抠出来买了粮食接济他们才救活了他们的命。

他们却认为是理所应当,而现在当他们的满足得不到要求的时候,满肚子的便只有怨气和怒火,于是自然嘴里就不会说出好听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