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621章 提升认同感

赵桓顿时想起了印度独立前,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是这个运动逼迫英国殖民者最终没办法只能同意印度独立。

说明这种非暴力不合作很大程度比军队还要有效,尤其是对这种全民信教,民族意识又非常强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凝聚力,上下齐心。

这就非常麻烦,这也是赵桓之前同意苏拉纳从宗教上层开刀,通过掌控宗教来掌控百姓的曲线救国的方法的原因。

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能够起到效果,不过他也明白,这属于温水煮青蛙,急不得。

赵桓对苏拉纳说道:“既然朝廷衙门这些官员不愿意跟咱们合作,没关系,那就不合作。咱们就实行大社会小政府,反正咱们也不指望锡兰这里的税收来养活朝廷。

既然不让咱们管,咱们就不管,让百姓自己折腾好了,他们遇到事情总会来找衙门的,那时候你应该知道怎么办?”

苏拉纳顿时茅塞顿开,说道:“陛下,咱们耐着性子以静制动,不是咱们求着他们去接受管理,而是让他们来求咱们接受统治,真是高招。”

赵桓笑道:“是呀,国家存在是有它的道理和合理性的,也是有它的必要性的,人很少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国家,大家一起治理。

但人很多的时候,尤其是数百万人口的时候,没有国家,社会秩序就会混乱,所有人都会无所适从。很多需要国家来处理的事,百姓是没办法完成的。

那时候他们就知道统治者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不过要防着他们形成自己的自主组织,一旦发现自己的自主组织存在,以谋反罪处罚,绝不姑息。”

当一个社会出现无政府的时候,就会自发的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自主组织,这往往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从而与朝廷衙门的系统形成平行的两套统治系统。

这当然是不允许的,那就成为国中国了。

赵桓又道:“另外要在当地迅速开始基础建设,修路修桥梁,创立社会福利,改善民生。要大力修建佛寺,由支持咱们的僧侣来主持。”

苏纳拉连连点头说道:“陛下,臣记住了,这就筹措寺庙的修建,还有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的建设。”

赵桓说道:“咱们要让锡兰的百姓过得比南亚次大陆上的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富足,成为标杆,要让他们心生向往,把咱们的国度视作天堂。

这样将来咱们征服南亚次大陆的时候,这些国家的百姓就不会像现在的锡兰人那样拧成绳来与咱们软对抗,他们会乐于大宋的统治的。”

顿了顿,赵桓又接着说道:“不过这很可能要花一定时间,也许要三五年也许要七八年,甚至一二十年,谁也说不准。

毕竟改变思想,改变固有思维定势,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甚至可能需要正常的更新换代,从下一代才开始做出改造了。

说到这,朕再补充一点,从现在开始,锡兰全境要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进行推广,凡是学习汉语的,要给予各方面的扶持和帮助,具体的措施由你这个总督去想。”

苏拉纳有些尴尬,他陪着笑说道:“这个,臣觉得可能有困难,当然不是因为臣自己不懂汉语就这么说,而是在整个锡兰国会懂汉语的就很少,恐怕加起来不会超过一千人。”

赵桓冷声道:“那在你眼中,我们的四十万的宋军,他们就不是人了?”

苏拉纳顿时吓了一跳,额头冷汗都出来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说道:“臣考虑不周,没有想到咱们宋军将士,实在是该死,不过宋军将士会不会在将来再征战到其他地方去?”

他的意思很明确,大宋军队一走不就没人了吗?

赵桓说道:“普及汉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娃娃抓起,要创办新式学校。

这些你可能不太懂,你只需要配合,朕会让专门的从大宋抽调过来的官员来主导教育工作,他们会把大宋在海外领地教育经验带过来,这些经验是行之有效的,会很快收到成效。”

赵桓说的是吴敏,这位前宰相,作为整个东南亚安抚使,在东南亚的汉语推行中取到了卓越的成就。

如今东南亚的孩童的汉语普及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除了一些深山偏远地区难以触及的地方之外,几乎所有的州县全部推行了新式学校教育。

而在这些学校里,语言的教授只有汉语,并且所有科目的授课也是使用的汉语。

从一岁开始,牙牙学语的儿童便会被强制送入当地的新式托儿所、幼儿园。在这里天不亮孩子就要送来,天黑才能接回家,整个白天都要在幼儿园,这里的保育员老师全部都是汉人,从咿呀学语开始便教授他们汉语。

因此长到六岁正式上小学之前,当地的孩童已经能够非常流利地使用汉语,为他们将来进入新式学校,使用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东南亚各地推行的成人汉语教育,赵桓实行鼓励学习的制度,参加汉语小班的学习,会得到金钱奖励和其他物资支持。

因此东南亚成人的汉语普及率也在快速增长,将近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吴哥占城都护府基本上人人都能说几句汉语,有一些当地人甚至已经能够用汉语自如的交流。

汉语的推广,将会使得征服地与大宋之间的认同感能够迅速提升。

所以,在东南亚就没有出现锡兰这种软暴力不合作的事情,赵桓相信通过物质刺激文化推广以及宗教上的逐渐掌控,会把锡兰纠正过来。

他目前并不想采用三佛齐那种野蛮粗暴的整体搬迁的模式来进行改造,把整个三佛齐绝大多数人都迁走,成为一片荒地,将来再移民汉人过来,那是他迫不得已时才会动用的手段。

因为那样一来耗费巨大,二来只适合于人口相对比较少的地方,对于人口众多,比如古印度这样的地方,再实施这样的整体搬迁,那简直就是不现实的。

只有推行文化推广和民族认同,对战俘和不合作的民众强制搬迁的软硬兼施的手段,最终达到目的。

苏拉纳见皇帝已经有明确安排,也就不再紧张了,随即告辞离开。

其实针对南亚次大陆的改造,赵桓早就想好了大的方向和办法,因此也将相应的官员调配来到了这里,包括原来的东南亚安抚使,前宰相吴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