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华夏有几篇科学
“一篇《科学》而已,有这么大效果吗?”王旭惊讶。
“还而已,你知道去年全华夏有几篇科学吗?”闫教授突然一脸神秘地问了王旭一个问题。
“啊,我还真没查过。”王旭确实从未关注过,《科学》名头大,基本上后世的学生都听说过,但是要说具体上面发表了什么,恐怕真没几个人知道。
“零,一篇都没有。不光《科学》没有,《自然》,《细胞》也没有。不光去年没有,建国以来都没有过。
我国学者,只有今年有一篇《科学》的二作,还是社会科学的,主要贡献单位也是国外的。
你如果登上了,这是华夏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篇,第一篇啊。
你知道老边他们捡了多大的便宜吗!”闫教授激动得眉毛都在抖,几乎是用吼的腔调在说话。闫教授的表情有些夸张,这种表情从未出现在一贯温文尔雅的闫教授身上。
“这么惨?”王旭真的震惊了,前世的他没有真正从事过科研,对这些真的了解不多。
“就这么惨。”闫教授有些颓然,作为顶级院校的教授,谁又没有一颗《科学》的心呢。
“好吧,抱歉,我承认小看《科学》了。”王旭赶紧道歉。
“不然伱以为为什么整个材料系快要绕着你转了?你那个单晶铜,要不是为了保密,也是有机会的,不一定能上《科学》,但顶级一区是没问题的,就这在华夏也没几个。
所以你说要扫描电镜,立刻就被安排上了,还顶了一个老师的位置给你腾地方。
要是上了《科学》,我估计你要炸他们房子,他们都会帮你点火。”
“这样啊,明白了。”王旭讶然。
王旭还是低估了一篇科学在这个年代所代表的分量,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华夏科学界整体孱弱是一方面,整个科学界对华夏的抵制也不是开玩笑的,破冰之旅迫在眉睫。
而王旭的论文如果真的能登上《科学》,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就有可能成为破冰的尖锥。这才是学校乃至上面对这篇论文如此看重的核心原因。
就好像多年以前的乒乓外交,科学外交也未尝不可以成为一种形式。论政治敏感性,十个王旭也比不了这些特殊时期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油条们。
王旭可以不敏感,但是他们不可以。这也是闫教授这次叫王旭过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害怕有些可能出现的麻烦,必须提早告知王旭。
学校可不想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导致这个冉冉升起的新星陨落。
而这个学生又实在太过特殊,他与艺术圈儿实在联系的过于紧密,或者说他本就是艺术圈的一分子。这样的王旭让上面既欢喜又紧张。
欢喜的是他思维活跃,不受传统的束缚,接连出重大成果。
紧张的是他太年轻,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整出一些惊人的言论来。
与其到时候闹得不可收拾,还不如早早告知,让他小心些。
闫老师刚才的那一番话,未尝没有上面传递的意思在其中。倒是闫教授和他素来相熟,想来这样说话也不至于刺激到这个还摸不准脾性的学生。
王旭倒是很明白这一点,他虽然政治敏感性不高,但是他知道未来啊,有些事情他本来也没打算掺和。
而且说实话,他也不是很看得上那些搞现代艺术的,那帮人中,没几个是真有艺术素养的。他们的作品,王旭也不认为那是艺术。
比如着名的行为艺术,《绳子》,简单说来就是用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拴住一男一女两个人,但是在一年的生活中,两人不能有任何接触和交流。
这个行为艺术发生在丑国纽约,高端大气的地方,更是在世界上都引起了轰动,评价也是超高,被奉为经典、神作,更是被华夏很多玩行为艺术的人捧上了天。
但在工科生王旭的眼中,这tm不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实验嘛,还是tm没做好实验记录的那种。既没有解释任何事情,也没有说明任何事情。
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但又无法说明思考了些什么,结论是什么,更没有观看者的记录,所以这tm还是一个设计失败的社会科学实验。
如果这是艺术,那社科院应该改叫艺术殿堂了。
由于连最高端的行为艺术,王旭都看不上,王旭也就完全不想去关注他们了。
王旭估计他们也就是担心这个,其实摇滚圈对上面来说,那真就不是事。
喜欢华夏摇滚的其实还是华夏人,所以摇滚是有生命力的,有土壤就无法禁绝。而外国人又根本看不上华夏摇滚,所以也没几个能在国际上发声的,除了老崔。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内,摇滚圈子那么折腾,国家却一直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放任态度。
而那帮子搞现代艺术的不一样,国内其实并没有这批人的生存土壤,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靠外来资金支持的。这才招来上面的出手整顿,外面的资金一断,这些人就销声匿迹了,一切都烟消云散。
王旭觉得自己明白了闫老师的言外之意,也就直白的和闫老师做了说明。告诉他,他看不上那群搞现代艺术的,觉得那就是一群投机者骗钱的东西。
摇滚倒是还行,他也喜欢,他对这些事情心里有数,身边的人都有约束的。
他的作品目前都是玩流行的,前些日子还写了首军歌,已经在军队唱起来了,闫伟文都说可能要上春晚呢,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那个的。
闫老师也就放下心来,学校的力量对于调查还是挺薄弱的,倒是上面给他讲了不少王旭的事情,此时听王旭一说,也就明白了过来,其实上面要的就是一个态度,没有敲打的意思。
最后闫老师通知王旭了一个事情,下周三,区里的厉主任约见王旭,有好事。
王旭一听就明白了,承包厂子的事情应该是有着落了,也不知道哪个厂子会落到自己的手上,王旭不由得有一点点期待。
——
(《科学》其实1929年就收录过华夏人魏喦(yán)寿的论文,是关于酱豆腐里分离出来的一种毛菌新种的,但那会华夏还没成立,后来他也去了湾湾。之后,《科学》也有收录不少华夏人的论文,但也都不是华夏国籍。《自然》也是差不多同样的情况。)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