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王霏的捞金计划
就在张国榕和她的朋友们八卦着王旭的身份地位的时候,郑紫琳也带着王霏的助手正式来到了帝都。
她是来躲清净的,也是来工作的,毕竟粤语版的歌曲还需要她做最后的调整,现在王旭已经基本上不需要一句句去教了,可以说个大差不差的。
但毕竟还是不标准,有点像东北人说普通话,有意无意地总是带着家乡话的味道,倒是王霏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她的粤语相当标准,嗯,仅限于唱歌的部分,日常说话,据说也不是很标准。
反正王旭听不出来,王霏也听不出来,所以干脆叫紫琳来帮忙做最后的确认,王霏的歌曲已经基本上都录制完成了,甚至连王旭自己都凑够了一张专辑,这次会一并扔给陈佳颖,由他把控发行的节奏。
宝丽金对王霏实在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真心高产,在几乎无须什么资源投入的情况下,自己就能出一堆的歌曲。
恨的是这两口子也是真心不听话,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
你说你经纪约不在宝丽金,所以不参与演出之类的无所谓,反正宝丽金也没啥损失,损失的是颖姐。
但你连唱片推广活动都不愿意来那就有点过分了,但当时颖姐和他们签唱片约的时候就特别声明了这一点。说好了这两口子只管出唱片,其他一切都不管,他们还真无法从法律层面做什么动作。
没法强压,就只能打亲情牌,这次也有让颖姐劝劝王霏跑一跑通告什么的。
王霏也有些静极思动,又在帝都待了几天,和王旭一起把粤语歌曲重新过了一遍之后,也就老老实实地跟着颖姐回了香江,自此开启长达三个月的东奔西走的行程。
三个月中,她要拍一部电影,举办亚洲巡演,办十来场演唱会,更要有许许多多的采访,综艺之类的推广活动,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一些商演。
总的来说,未来的几个月,她基本上就会在飞机和酒店度过了,看着她那密密麻麻的行程表,王旭都感觉有些头皮发麻,这艺人的行程是真阔怕啊。
当然,这也是一趟实打实的捞金之旅,这么几个月下来,不好说一定破亿,大几千万的收益是妥妥的。
这些年,整个香江可能也就寥寥数人可以和王霏现在的吸金能力做个比较了,甚至在大多数时候,王霏都是碾压别人的存在。
去年的香江艺人财富榜单,王霏的收益还根本排不上号,因为她大的收益来源都发生在今年。
而今年就完全不同了,即便紧靠着春节前后的那一波大吸金,王霏就已经足够排上今年财富榜单的前三了,加收后半年的收益之后,估计拿个榜首是没啥大问题的。
毕竟这还是九十年代初期,香江的艺人片酬还没有膨胀起来,更没有闯入丑国好莱坞,所以,这会儿的财富榜上的明星,每年也就是几千万的样子,上亿基本上就能锁定冠军了。
而王霏,从全年来看,妥妥上亿啊,甚至两亿也不是不能够展望一下,反正等年底盘点的时候,香江的财经杂志肯定会对此做出分析的。
所以,王霏说包养王旭,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哈。
当然,这里面也还有王旭的活儿,按照约定,他要去香江,湾湾,小日子,和李家坡,分别参加一场演唱会的演出,作为神秘嘉宾出席,演唱几首对唱和独唱歌曲。
这几个地方的媒体人都对王旭这个包办一切的神秘制作人x非常感兴趣,而且从已发行的唱片来看,这个制作人x的演唱技巧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都特别邀请了这个神秘的x参与演出。
于是,几经沟通,王旭甚至还问过姜秘书,最后王旭出国演出这事才最终成行,反正都是飞过去,演出,然后飞回来,基本上也就每个地方待几天罢了。
对各方面的影响都不大,而且从时间上来看,应该都是在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了,基本上不会有啥影响。
其实,现在各大项目的推进,已经不是很依赖于王旭了,两大项目,半年多的时间,水木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各系的协调,还是各种制度的建立与补充,都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机制,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调整制度,以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
这就好像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初期,几乎完全靠个人的能力,但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个人能力就开始让位于企业的制度。
现在的水木项目运营机构已经越来越像一家实际运营的企业了,水木也有打算干脆把这个部门独立出来尝试作为企业运营,和学校自身的管理机构分开。
毕竟项目的研究本身是学校的职权范围,但项目的后续运营则和学校本身的宗旨相去甚远,没必要搅和在学校里面。
就好像王旭自己整出公司来运作那些专利一样,学校在这一系列研究之后所获得的利益也需要一个专门的公司来进行承接。
至于研究人员,除非个人意愿想自己成立公司运营,否则研究完成了,就仿照王旭的方式,投入专利技术池中,由专业机构代为运营,人员本身,则该教书教书,该科研科研,一切回归本源。
在九十年代的初期,还真的有不少体制内的人员出来创业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曾经在企业和政府工作的人员。
这其实是和这个年代的创业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会儿可没有什么风险投资的说法,西方的资本玩法还没有进入华夏。
现在出来创业的主要方向是贸易,简单说来就是低买高卖,虽然价格双轨制的红利已经成为过去,但能够获取大批量的物资本身就需要特定的关系。
这种强烈依托关系的市场环境,对于玩科技的人来说实在算不上友好,所以,这会儿的创业者多半是带着资源出来的,而不是带着知识出来的。
这是年代的特色,王旭看得很明白,他很认同一句话,那就是只有时代的xx,而非xx的时代。这在华夏是具备非常鲜明的特色的。
所以,伱别看水木现在有技术的一堆堆的,但真敢辞职出来单干的,还真没几个。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