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 第322章 移城卫庙的由来

在郝摇旗的带领下,顺军三千精锐骑兵奔向山东曲阜。

明清时期,黄河并不流经山东地段。

当时的河道过了开封后先是转向西南,途径商丘,淮北,宿迁,淮安一带后再次转向东北,从现在的江苏盐城滨海县进入大海。

由于不用渡河,所以郝摇旗的骑兵行军速度非常快。

他们昼伏夜出,饿了吃行军粮,渴了喝凉水,困了席地而卧。

期间虽然也遇到过百姓,由于没有扰民,在加上没有旗帜,所以被百姓们误以为路过的明军。

毕竟谁也想不到会在大明朝腹地出现一支敌军。

经过五天的急行军,一行人来到曲阜城北十里的泗河边。

郝摇旗命部队躲在密林中休息,自己与几个将领拿出刚刚收集的资料仔细阅读起来。

宋元时期,曲阜县城位于古鲁城的东部,名曰仙源县城。

正德五年十月,北直隶人刘六、刘七在发动起义,数千百姓响应。

正德六年,义军由北直隶攻入山东。二月二十七日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是夕移营犯阙里,秣马于庭,污书于池。

义军不但破坏了孔府孔庙,还杀了很多孔氏族人。

大明朝廷为保护孔庙孔府,根据按察使潘君珍的建议,在孔府周围建设城池。并把东面六里的仙源县移到这里,成为曲阜县。

这便是“移城卫庙”的由来!

曲阜县城始建于正德八年,嘉靖元年竣工。

城墙高两丈七尺,底部宽两丈四尺,周长约有九里。

城外有护城河,河宽一丈,河深也达到了一丈左右,城墙与护城河间距两到三丈不等。

城有五门,门内均建有深且宽的瓮城。

这座城池城防的规格甚至比大明九边重镇的城池还要高!

绝对属于易守难攻的类型!

郝摇旗看完这些资料后,额头上开始冒冷汗。

他怎么也没料到一座小小的县城竟然比州府还难打!

“郝将军,曲阜县易守难攻。就凭咱们这点人,再加上没有攻城器械,想攻下曲阜?难!”一个将领说道。

“是啊,”另一个将领直摇头,“骑兵本就不善攻城,但靠武力几乎不可能攻下曲阜。”

“我当然知道!”郝摇旗捋着下巴上的胡子,“别着急,容我想一想。”

按照约定,他要在两天后的清晨攻下曲阜。

时间很紧迫!

就算立刻制造攻城器械,也很难再两天内制作出来。

这曲阜,还得智取才行。

“今天天色已晚,所有人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兵分两路,我带一些人进城打探消息,其余人留在原地制作夹棍,准备拷饷。”

郝摇旗并不打算杀人,但也没想放过孔府那些人。

而且根据他这么多年拷饷的经验来看,孔府的人基本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只有让他们吃尽苦头,才会老老实实的交出银子。

“郝将军,如果有百姓闯入密林,我们该怎么办?”一个顺军将领问。

他们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军纪比其他士兵强很多,不会轻易屠杀百姓。

“怎么办?”郝摇旗瞪着眼睛反问,“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杀了!此事绝不能走漏风声。”

三千骑兵分成若干部分,散布在附近的密林之中休息睡觉。

一夜煎熬过后,郝摇旗带着三百亲兵渡河南下。

在距离曲阜四里左右的地方,郝摇旗让亲兵藏在树林中。他自己则带着五六人换好便装,去往曲阜县城。

夏日的清晨很是凉爽,随着天色越来越亮,路上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

这些都是种地的农民,他们挑着扁担背着箩筐,进城贩卖粮食和蔬菜。

卖东西的钱一部分存下来留作家用,剩下的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郝摇旗走向最近的七八个农民:“老乡,箩筐里装的什么?”

这些农民见郝摇旗等人器宇不凡,又携带武器,便不敢得罪,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豆角,糟瓜茄(茄子)和黄瓜。”

“怎么卖的?”

“豆角一斤卖...”一个老农掀开箩筐上的湿布,指着里面开始说价格。

“老子问你这些东西加起来卖多少钱?”郝摇旗有些不耐烦。

“加...加起来?”老农有点茫然。

郝摇旗点头道:“对,这些菜外加箩筐,扁担一共卖多少钱?”

老农先是一愣,随后在心中快速计算。

片刻后,他颤颤巍巍的伸出右手食指。

“一两银子倒也不贵,给钱!”郝摇旗吩咐身边的亲兵。

“不不不,是一钱银子!”老农解释道。

郝摇旗两眼一瞪:“老子没零钱,就按一两银子给,你敢不卖?”

“卖卖卖!”老农被吓坏了。

付完钱后,郝摇旗等人接过扁担,继续朝曲阜走去。

等郝摇旗等人走远了,这些农民才反应过来他们赚大了。

“长这么大头一次遇到这种强买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另一位老农嘿嘿一笑:“别说你这后生了,老夫我活了六十多岁,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看来还是好人多啊!以后进城必须早起,早起才能挣大钱。”

郝摇旗一行人走得非常快,来到曲阜城外时东方刚刚发白。

“老乡们都回去吧,今日不开城门!”城墙上的守军对着下面大喊。

郝摇旗不听还好,听清楚后那张黝黑的脸颊直接变白了。

要坏!

智取的前提是能进城,现在城门都进不去,何谈智取?

就在郝摇旗焦急万分的时候,城外百姓爆发出热烈的呼声:“我们要进城!”

“我们要进城!”

与此同时,城内的百姓也聚集在曲阜县衙外面。

“启禀知县大人,县衙外有百姓聚集。”

县衙大堂内,知县孔弘毅抬起睡眼惺忪的眼睛,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有多少百姓?所为何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