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灵异 > 盗墓春秋全集 > 第15章 鬼驾车

父亲竟然还有理了,说:

“看你说的!有危险就不干啦?难道你就没听过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我不再吭声,可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老黄牛不久就出了村子,并沿着村外田野里得一条小路朝西边走去,不知不觉已经把我们甩出去五六十米,我下意识的加快速度,结果父亲却懒洋洋的说:

“不急,别跟的太近!人身上地阳气会影响鬼魂的意志。现在虽是半夜,但也保不准顺着会遇到什么人,这要是被人撞见,岂不是很尴尬。咱们只用跟着它在后面就行,只有能看见那盏跑马灯,那咱们就不会跟丢。”

我却觉得父亲这说法有点悬,心说:

“你是不尴尬了。可万一真遇见什么人,三更半夜的见一头牛拉着棺材乱转,那还不吓死。你怎么就确定鬼魂领咱们去的地方有宝贝,而不是有危险。”

父亲虽说不急,但这趟路还真不短,这老牛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经过过两个村子,却依旧没停下来,这时正沿着一座桥就来到一个名叫鸡冠村东边田野。这片田野夹在两个村子中间,面积极为宽阔,深更半夜那苍茫的绿色更是透出幽暗神秘。

我其实对它来这儿也早有预料。

这儿现在是片麦田,但是在十几年前这里是一片树林,我祖父之前盗墓大部分就是在这儿。不过这地方面积不小,起码几千亩,又经过大规模的开荒,现在要在这儿找到个古墓,还真得有手段。

这牲口进入这里后不久就离开田野间的小路,向南走入麦地,看脚下麦苗不错,低头啃了两口,然后继续往里深入。

终点似乎快到了,我们加快脚步跟上去。可就在这时出事儿了。

老牛似乎有意要甩掉我们,突然把脖子上的马灯吹灭了,周围顿时陷入漆黑。然后老牛像受到攻击,嗷的一声惨叫,黑暗里传来板车两声咣当,重归寂静。

父亲满脸惊慌,说:

“怎么回事儿,不会翻车了吧。”

我的关注点却在那老牛身上,说:

“这老牛还会吹灯呢,鬼吹灯呀!”

这半夜黑咕隆咚的,我们手上又没带个手电什么的,结果一下子就慌了神。我虽然害怕,可也顾不了那么多,立刻跟着老爹过去查看。可最后猛冲半天,也没找到那畜生的踪影。

“完啦完啦完啦,爹呀爹,看你就喜欢搞些歪门邪道,这下子玩脱了吧!这老牛要是万一跑到村子里,等天一亮那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我心里不停抱怨,可依旧不得不硬着头皮四处寻找,最后实在是找不到,全都有点泄气。

父亲也有点喘气,说:

“算了?在这儿歇会儿吧,说不定这牛发神经,过一会儿又转回来了!”

我们就蹲下来抽烟,我突然想起来那头牛灯灭前的吼叫,于是说:

“你说,这畜生会不会是受到袭击了?刚才那一声叫的,有点瘆人呀。”

父亲以为我指的怪力乱神的事儿,立马制止:

“瞎说什么呢,这三更半夜荒郊野外的能有什么,你可别吓唬自己。”

“我不是那意思!”我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说这附近有村子,可不可能是谁家的疯狗在这夜里游荡,然后受到惊吓,就来攻击咱家的牛呀。”

老爹沉默良久,说:

“不行!看来还得找!这棺材丢了没人要,白天还能找回来,可这牛让人牵走——那可就找不回来啦。”

听他说出这样的话我也是深感意外,但仔细一想完全是大实话。一头牛一千多,顶我这四个月的工资了,要谁不心疼。可这深更半夜苍野茫茫,往哪儿找去。

我们正无计可施,忽然东边水渠的方向隐约传来一声铃铛声,声音如泉水的叮咚悦耳。我们一听就来了精神,这正是我们家的牛铃铛声音。

我家这牛的这铃铛是我爹用八宝粥铁盒做的,所以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我们赶紧就往水渠那儿跑,等到水渠边上果然就见那头老牛站。打火机的照射下,就见板车上已经空了。天太黑,父亲赶紧把牛脖子上的马灯取下重新点着,周围才稍微亮堂点。再看这畜生不知是吓的还是累的,出了一身汗,鼻子还呼呼喘着热气儿,之前喝的那两瓶白酒应该醒了大半。

父亲提着马灯在周围找了一圈,结果一无所获,就气呼呼指着这畜生问:

“你把棺材弄哪儿去了?”

我感觉既着急又好笑,说:

“你问它它能说话吗?”

这老牛听我说它不会说话,立刻表示抗议,哞哞的叫了两声,这可把父亲惹恼了,上来朝它腿上踹了一脚。我赶紧上来拦住。

老牛虽然是吃素的,但无端挨了一脚,脾气立马上来了,头一低就想顶父亲,父亲赶紧一躲,这才没被伤到。老牛见没顶到,还想再次逃跑,我赶紧上去拽住它的缰绳,回过头对父亲说:

“你刚才不还怕它跑丢的吗?现在回来了你又打它。你要是有这功夫怄气,还不如加紧在周围找找。”

老爹就没再和这畜生过不去,开始门口寻找。

我们这地都是平原,棺材这东西毕竟不是值钱的玩意儿,要真丢在了附近,应该还比较容易找回来。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平坦的地面,这畜生拉着车棺材硬掉下来,那这事儿也真够玄的。经过仔细分析,我们断定它应该是把车拉到了水渠里,然后在上岸时车板不稳,这才把棺材弄丢的。

我们就沿渠寻找。

老爹提着马灯在渠里走,我则是牵着牛在岸边走。

这水渠是建国初期修建的,渠道主体的宽度有五十多米,就像条大运河,但大部分没经过硬化,真正硬化过的过水的渠道只不过宽一二十米,深也不到五米。当初挖出来的黄土就近堆在岸边,形成一条长长的土岭,致使这一带封闭荒凉,平时只有放羊的会来。

水渠毕竟不是河流,只有旱情或上游发洪涝才有水,平时除了水闸下的深潭有点水,其他渠段常年干涸。

我们先往南走了二十来分钟,又掉头往北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