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清话事人 > 368 遍地饥民,若要稳住江西,陛下要么拿粮食喂!要么拿枪子喂!

然而,肥胖精明的陆老爷是不会放粮的。

不止是舍不得损失,更是清楚这种时候一旦放粮,就会被更多涌来的饥民吃干抹净。

某种程度上说,眼前的博弈就是死局!

无解!

除非,能撑到县衙发兵。

……

“陆家所有下人都听好了,打退饥民,每人赏5两,不,10两。见了血的,事后老爷我还会提拔当管家。”

十几个家丁,加上帮工佃户、马夫匠人纷纷抄起了家伙。

陆家少爷领头,握着一柄镶玉的宝剑。

外面领头的汉子又叫道:

“爷,多少赏点吃的吧。今年大户征粮本来征的就比往年多,又遭了大水,老表们真的没办法了~”

“老表们,我家人口也多,也没有余粮。”

说着,十几个银锭丢了出去。

扑通扑通,在黄泥汤里溅出水花。

领头的汉子低头从水里摸出一锭银子,擦去泥泞,高高举过头顶。

阳光下,

缺口银锭闪耀着光泽。

“老表们瞧见没?陆老爷赏的,5两!”

有人骂道:

“我们要粮食,银子有什么用?”

“抢,抢粮。”

……

生命自会寻找出路。

江西老表们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向来敢拼命。

乌泱泱的人踩着泥水冲向陆家大院。

守在门口的家丁们挥刀疯狂砍杀,带出蓬蓬鲜血,将府外的黄泥水变成了红泥水。

然而,

杀戮的血腥没有吓到抢粮的饥民,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愤怒。

很快,

人数单薄的家丁们被打翻,踩死溺死。

陆氏大院被攻破~

黑压压的人如蚁群过境,四处寻找能果腹的食物。

伙房、账房、柴房、库房,被一间间砸开。

饿疯了的人抓起一把坚硬粗糙的生米就往嘴里塞。哪怕嚼的满嘴是血,也浑然不知。

……

陆老爷死了,脑袋被人开了瓢,红的白的混在一起。

陆大少更惨,脸被锄头砸成了肉酱~

后宅的闺房,

尚未出阁的陆氏女儿躲在墙角尖叫。

然而,

冲进来的饥民压根没人正眼看她,抢着把桌上的精致糕点一扫空。

有个行动迟缓的没抢到,

居然把一盒胭脂当成了吃的,扒拉扒拉塞进了嘴里。

有香味,味道古怪。

可没关系。饥民的胃能消化一切。

饥民们来来回回,

没有人对近在咫尺的陆氏大小姐起邪念,真正饿极了的人是这样,满脑子都是对食物的渴求!再漂亮的女人也不如一个窝头香!

……

暴雨,已经基本停了。

洪水的增量时代结束,进入了存量阶段。

吴军水师派出小舟登陆梅岭。

刘武亲自来了,也许是因为他经历过临清清水教之乱。他很清醒,这是一种必要的态度。

“外面情况怎么样?”

“回陛下,九江、湖口、彭泽皆遭洪水,受灾严重。饶州府轻微受灾。”

“江南8府呢?”

“这是范大人的亲笔书信,请陛下亲阅。”

一份火漆封住,皱巴巴的书信。

足足5张纸,汇报的内容十分丰富。

李郁简单阅读完毕,心中释然:

“范京说江南8府无大碍,环太湖区域有轻微内涝,倒是今年春天的旱情对粮食收成影响更大。另外,兀思买的轻骑兵已经抵达江南要地。”

“恭喜陛下。待洪水退去,我军可以一举拿下江西。”

李郁喝了口茶水,

极目远眺,一片狼藉。

幽幽的吐出一句:

“战争和瘟疫,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洪水和瘟疫,更像是一对露水夫妻。刘武,你明白寡人的意思吗?”

……

刘武表情严肃,单膝跪地:

“臣请陛下下旨,水师愿做陛下出鞘的剑。”

李郁背对着他,

平静的说道:

“你去做3件事。第一,将寡人和大军安全的消息传回吴国。第二,收集足够的船只,主力要暂离江西,秋季之前不会回来。第三,集结水师主力,配合大军登陆江北,打掉江北大营,打掉安庆大营。”

“臣遵旨。”

刘武急匆匆搭乘小船离开了。

时间很紧,

李郁一连写了5封书信,分别加盖了自己的金印。

……

信使持第1封信,紧急征用距离最近的皖南长江段所有运输船,预计可以解决5000人的渡江需求。

这是第1波渡江兵力——目标,安庆府。

持第2封信通知工业大臣杜仁,征调运输署和工矿直属的所有船只紧急沿江上溯,运输第2军团和驻江宁的第1军团。

这是第2波渡江兵力——目标,江北大营。

预计,两波会相差20天左右。

……

第3封信是给范京的,让他协调商人生产运输军用物资。

大军一旦登陆江北,后勤是关键。

第4封信,是给刘千的!

赞扬他干的漂亮,反间计玩的太漂亮,把清军后方搞的一团乱。

第5封信,是给胡雪余的。

让他协助征收春粮,不得大意,务必要颗粒入仓。

征收标准不变,虽然今年产量不高,但是标准也不高,想来百姓可以承受。

而且江南8府全部取消了徭役,李郁没有继续宽仁的打算,否则就是迂腐了。

吴国还没富裕到这個程度!

……

“陛下,他们来了。”

第2军团苗有林、郑河安。

第4军团黄肆、李小五。

还有参谋大臣谭沐光,以及第1派遣军甘长胜。

“坐,不必拘礼。”

李郁低声嘱咐1名亲卫:

“中军大帐,10丈内不许有人。”

“是。”

众人顿时心头一震,意识到要有大的行动了。

李郁严肃的说道:

“战争、洪水接踵而至,接下来的几个月江西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过吗?”

郑河安立马回答:

“回陛下,江西会缺粮,会民变。这一套臣很熟悉。”

没人笑出声,因为老郑说是实话。

洪水一直是淮西人创业上市的钟声。

……

李郁补充道:

“除了民变,还有瘟疫。”

众人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

谭沐光更是不安的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大约是想到了什么。

“洪水、尸体、高温,这3样凑到一起,寡人想想都觉得后背发冷~所以寡人决心,大军东移,闪击江北大营安庆大营,为我吴国打下一道北部屏障。”

众人肃然,起身单膝跪地。

“陛下万岁,吴国万岁。”

“这个消息务必保密。郑河安!”

“臣在。”

“你做先锋,率第1波精锐渡江进攻安庆。”

“臣,谢陛下信任。”

郑河安激动的满脸通红,终于轮到这个机会了。

都打到安庆了,距离老家还远吗?

黄肆问道:

“陛下,江西怎么办?”

“鄱阳湖以东州县,不会放弃。鄱阳湖以西、以北区域只要南昌、九江,其余城池全部放弃。”

众人面露遗憾。

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就这么拱手让出去,太可惜了。

……

李郁挂着诡异的笑容:

“派个使者去和马忠义谈谈,让他赎城。第一笔买卖是东乡县、进贤县、金溪3个县城,打包价5万两。这事就交给司马尚负责吧,寡人相信他一定能拿捏马忠义。”

众人都笑了。

李郁自己也笑了,其实有一个原因他碍于身份,没有明说。

江西的春粮颗粒无收,接下来怎么办?

人要吃饭的,没饭吃肯定造反。

洪水退去,道路恢复后,

以吴军的野战实力,在不节约火药的前提下,一鼓作气打穿临江、瑞州、吉安,抚州,个把月的事。

节约火药,以第1派遣军打先锋,年底之前也可以拿下这些地盘。

……

然后呢,

面对赣南赣中遍地的饥民,想要稳住秩序,要么拿粮食喂,要么拿枪子喂。

江西士绅对自己仇恨入骨。

岂能不借机在幕后搞事,煽动饥民起事。

自己若要稳住江西,那就需要足够多的军队,足够多的粮食,还有足够多的基层文官团队。

理智告诉自己,

不要!

江北军事压力山大,海贸仅仅掀开了一角,工商业还未到反哺的时候~

自己没资格去做个仁君。

……

不做仁君,也没必要做个暴君。

不如坑一把老熟人吧。

毕竟老马拿了自己500两,账期挺久了,肯定要利滚利滚利。他区区一个总兵肯定还不上,就先收点利息吧。

大头,后面再收!

司马尚乐颠颠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听说了陛下和马忠义的旧事后就笑了。

对前来传话的亲卫拍着月匈膛:

“包在我身上。陛下圣明,马忠义必须赎城,这是摆在他面前唯一的选择。”

司马尚不傻,

提笔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书信,找了个第4军团的士兵去送信。

这名士兵叫傅超,常州府人士,加入吴军前是个市井恶棍。

加入之后~还是个恶棍。

喜欢辱骂队友,打仗冲锋在后,抢夺战利品在前。

曾挨过3次军棍以及2次公开批评。

……

如此顽劣,却没有死于军法,是因为他很有分寸,犯的都是不那么严重的过错。

真正的杀头条款,

他从来不犯!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混不吝,又拎得清,有点上进心但不多的吊州人。

做信使,

回报丰厚,而且未必就被当场咔嚓。

司马尚许诺,若搞定了马忠义就给他200两赏银加升一级,回报丰盛。

……

罗山,

马忠义放下了手里的酒杯,疑惑问道: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伪吴王派来了使者,要求见您。”

“砍了~”

“……”

哲勇劝说道:

“老马,见一面再砍也不迟啊。”

马忠义叹了一口气:

“哎,兄弟久居草原,不懂人心可以坏到什么程度。江南人心眼太多,尤其是这个李郁,见一面你就掉坑里了。”

哲勇大为诧异:

“我不信。要不,我先见一见?你躲后面听着。”

“成。”

长相平平无奇的傅超,就这么探头探脑的进来了。

哲勇酒喝多了,大脸盘子通红,把桌子一拍:

“快说。给伱一炷香功夫,如果说服不了我,我就把你剜心切腹,做下酒菜。”

……

傅超自然看出来了这是讹诈,

遂开门见山:

“陛下让我给老马带句话,看在曾经老熟人的份上,我军愿意让出东乡县、进贤县、金溪县,算你们收复失地。我的话说完了,如果不感兴趣兴趣,就砍我吧。”

说罢,傅超坐到了桌旁。

抓起一只肥鸡,从中间狠狠撕成两半,大口撕咬。

还给自己倒了一碗酒:

“鸡还行,就是太咸了。江西的盐滞销了吗?”

哲勇的小眼睛,眨巴眨巴,半天回不过神来。

不由自主的扭头望向屏风后。

马忠义叹了一口气,

缓缓走出:

“本官是朝廷二品大员,不可能和尔等贼匪做交易。”

傅超狠狠灌了一口酒:

“你不做,自然有其他人做。贵州绿营、云南绿营、广西绿营、还有临江知府、瑞州知府,你猜他们会不会动心?10万两换3座县城,这交易多划算。”

……

马忠义欲言又止。

哲勇的小眼睛两边瞅。

厅内,

一时间十分的安静,只有傅超大口啃食肥鸡的动静。

他把鸡骨头随手扔在地上,

说道:

“我们的条款是口头的,不落在纸面~”

“……”

“收复失地,起码升1级吧?还是2级?”

“……”

“陛下说,马忠义在盛京做马倌还没做够吗?要是他死犟,我们就把3座县城送给贵州绿营。白送,一两都不要,然后让王生烈弹劾他,弹死他。哦对了,这3座只是个开头,后面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城池。”

马忠义愤怒的摸着刀柄。

半天,还是松开了。

“这位兄弟,我们坐下来慢慢聊聊?”

傅超心里一抖,

努力稳住心绪,笑道:

“好啊,能不能换桌酒菜?”

“哈哈哈哈~告诉厨子,菜里少放辣椒,少放酱油,多放糖。再去水潭里摸条鳜鱼,要新鲜的,上锅清蒸,除了葱姜盐料酒,其他什么都不许放。”

哲勇的小眼睛,头一次瞪的这么大:

“这样做菜能好吃吗?”

马忠义笑道:

“他们喜欢。”

……

哲勇叼着一根骨头,同情的望着马忠义。

心想,

老马,我信你了。一见面就被人算计了,躲都躲不掉。

他们居然拿“收复城池”打窝!!

这种诱惑,戴乌纱帽的谁也抵御不了啊。

我大清,十分忌讳“失城”,同样,也就十分看重“收复失城”。

凭此军功,无论文武立马可升1级。

今天,咱俩要是忠诚,其他人未必就严守忠诚。大概率会有人与虎谋皮!

没辙,谈吧~

双方坐下来密谈1个时辰,总算达成了协议,全部是口头的~

老马心里十分厌恶,可身体还是诚实的。

他经过讨价还价,成功的把价格砍到了7万两。

吴军撤退之时,他付一半。他的军旗插上城池时,再付另外一半。

……

信使傅超下山时,

马忠义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你们,是要离开江西吧?”

傅超一愣,以他的级别怎么可能知道下一步的战略方向呢。

于是胡诌道:

“对,北伐!”

马忠义和哲勇听的一抖,没有吱声。

双方约定,

5日后交割!过期不候。

……

望着大喇喇的坐着滑竿离开的那道背影。

哲勇压低声音问道:

“吴军真的要北伐吗?”

“不可能,肯定是西征。”

“为啥?”

“江南这帮孙子,心机忒深沉。”马忠义突然激动看起来,“本官猜到伪吴王为啥放着到嘴的地盘不要了。”

“为啥?”

“苏州人有个特点,嫌贫爱富。江西今年遭了洪灾,粮食歉收,他觉得是鸡肋,没什么肉,不想啃。而今年恰恰两湖大丰收!”

哲勇恍然大悟,觉得兄弟分析的真踏马有道理!

眨巴着小眼睛,感慨道:

“真孙子~”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