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清话事人 > 370 刺客和传染病!

宁波府。

皇家海军910名军官水手在此稍作休息,其中患病的200余人得到了基本救治。

他们的症况以维生素缺乏、营养失衡为主,叠加一些中暑、腹泻等夏季常见病。皮肤病、伤口发炎也颇为常见。

疗养期间,

双方相处的不错。

从大沽口仓皇南下的撒克逊人,对于待遇十分满意。

在辱骂清廷这方面,双方达成了友好共识,关系直线上升。

用官方的话讲:

两国对远东地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友好的意见交换,愿意加强商贸联系,并在联合对抗邪恶清廷方面达成了共识。

……

按照国际惯例,需要根据海员的等级安排相应的待遇。

所以,顺理成章的。

吴国对于皇家海军的舰上人员等级有了更深刻了解~

战舰金字塔的第1层是:

舰长、中尉、航海长、陆战队尉官、外科医生、牧师、会计

第2层是:

水手长、各种技术工匠、火炮长

第3层是:

各种助手、士官、军官候补生

第4层是:

水手、苦力

……

负责接待工作的1名参谋本部文官,诧异的发现登岸的皇家海军当中居然混杂着很多小孩。

一番打听后才知道,

这些脸庞稚嫩,实际年龄10到15岁的小孩居然是军官候补生。

他们需要在舰上度过6年的实习生涯,掌握各种航海知识。

之后可获得晋升准尉的考试资格。

考试很苛刻,大部分人无法通过。失败者要么回到舰上继续做候补生,要么改行去商船挣高工资。

翻译的话,

让参谋心中惊涛骇浪,十分震惊。

这么比起来,吴军水师就好像过家家一样随便。

此人起了很大的心思,认真记录撒克逊同行的各种规则。

……

商业副大臣福成恰好在浙北公干。

于是来试探了一番:

“安德鲁舰长,本官邀请你去苏州府面见我吴国的国王陛下。”

“那将是我的荣幸。”

安德鲁很开心,这一趟出使大清的任务砸了,使团全被人咔嚓了,回程时顺便出使一下大吴也是极好的。

这很符合撒克逊的均衡战略。

既然和鞑靼人闹翻了,那就和鞑靼人的敌人交朋友。

说不定,

凭借此功劳,他还能进入海军部的视线,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

两名舰长,以及十几名中尉以上军官乘坐内河船只,走京杭大运河北上。

安德鲁对大运河的存在表示震惊,

他无法想象一条数千里长度的运河是多么庞大的工程。

当听说,

这条运河向北一直通往鞑靼皇帝的紫禁城时。

他眼神兴奋,想必是从军事角度产生了一些大胆的联想。

……

深知陛下看重海军的商业大臣胡雪余,未经请示就做出了一系列决定。

在苏州府城墙外,高规格欢迎皇家海军军官团的到来。

现场还安排了2列仪仗队,展示军威。

那一水的红黑军服、大檐帽,让撒克逊人颇为震惊。

霍华德私下说:

“上帝啊,我好像在遥远的东方看到了一支普鲁士陆军、又或者法兰克陆军。”

安德鲁也感慨:

“他们和我想象中的东方军队不太一样,看来东西方并无明显差别,除了游牧鞑靼人是异类。”

府城外的欢迎仪式很高调,很轰动。

带来的结果就是,

撒克逊和吴国正式官方接触的消息会通过潜伏细作传到清廷。让乾隆没法回头,盛怒之下,在禁海大门上再加一把铁锁。

彻底的坐实“欧夷亡我大清之心不死”的猜想。

经济大臣范京、工业大臣杜仁都参加了欢迎仪式。

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轮会谈,推动全面商贸。

……

而被软禁在西山岛的2位使团成员并不知道这一切。

吴国朝堂尴尬的发现,抓回来两个烫手洋芋。

如果释放了他们,

就很难解释吴国的情报机构怎么会提前潜伏在京城,怎么会巧合地出现在杀戮现场,之后又带着人质南下。

白痴都会意识到这里边有阴谋!

副使斯当东虽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可对于当前境遇也有了大体判断——鞑靼人残暴野蛮,南方汉人阴险狡诈。

他们出了虎口,又落入了狼巢。

他私下严肃警告洪任辉:

“千万不要暴露你会汉语,否则我们会死在这里。顺从、平静,等待回国的机会。”

于是,

俩人在西山岛指定区域内活动。

每天钓鱼,游泳,看日出,吃吃喝喝,不时写信赞美吴国国王陛下~

……

胡雪余身份超然,所以做事大胆。

他未曾来得及请示远在江西督战的李郁,就直接下令,对在宁波府休憩的800多名皇家海军成员展开试探了解。

重金挖墙角,玩法老套但有效。

正在崇明水师效力的尼德兰籍军官韦森,以及一心想上嫁的女翻译张筱雨,俩人接到命令紧急南下。

协助猎取人才!

用胡雪余的话讲,这么多撒克逊水兵当中肯定有心怀不满的野心家。

找出来,砸银子!

等陛下督师回来,亲自拍板即可执行。

在吴国6大臣当中,

胡雪余是做事最为大胆的,依仗的是国丈的身份。

范京是做事最为低调,原因比较复杂。

……

看似安宁的苏州府,底下也是暗流涌动。

清廷的各路细作纷纷潜入打探消息。

尤其以粘杆处的细作,活动最为猖獗隐蔽。

半年前刚被抬旗的广东人梅云松,以小饭馆掌柜身份潜伏在府城,望着大运河里遮天蔽日的船队咬牙切齿。

“江南商人个个该杀。”

“夫君,噤声。”

坐在驴车上的素净女子连忙劝阻,同时紧张的四处张望。

粘杆处安排的颇为细致,让这俩人从粤北开始一路逃难,途经福建、浙江、最终抵达苏州府。

理由是,水灾!

籍贯也是真的,广东顺德。

顺德出好厨子,属于传统。

而且粤语这种语言想伪装挺难的,可能比伪装个外国人还难。

……

清廷的潜伏细作们知道,吴军又有大动向了。

但是要打哪儿,不得而知。

浙江商人们在沿大运河区域开设了很多的工厂,生产各类物资。

小到斗笠,大到辎重车辆,品类高达上百种,

若要问,如今的吴国哪個群体最期待打仗?就是这帮军需商人们。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消耗物资的速度惊人。

这些船队会在镇江府停泊,然后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到底驶向何方?在开船前都不会知道。

……

驴车快要入城时,

梅云松看到路边一行人突然倒地,周围人立马躲得远远的,议论纷纷。

“肯定是寒热重症。”

“我看像是白喉,这人没救了。”

没一会,巡警赶到将人抬上板车拉走,街面又恢复了平静。

梅云松嘀咕道:

“要是来一场瘟疫就好了。”

“那我们不也完了?”

“哼,能让一城贼子陪着去死,死了也甘心。”

回到店铺后厨,

梅云松摸出一瓣大蒜,递给妻子。

“吃!”

俩人默默啃了些大蒜,然后漱口,开始忙活一天的食材。

吃大蒜,

是可以预防病菌的。

粘杆处的人不懂这里面的原理,但是他们知道这么做可能有效。

粘杆处细作的足迹甚至抵达了中亚草原和喜马拉雅山南麓。长期出公差,风餐露宿,他们在处理外伤和治疗常见病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心得。

……

“掌柜的,白斩鸡、烧鹅、肠粉、蔬菜。”

“好嘞,军爷,您稍坐。”

梅云松手脚麻利,做菜技术精湛而卫生。

3名近卫军团的军官笑着找了张桌子坐下,老主顾了。

一名营指挥使望着女人靓丽的背影说道:

“这家馆子虽然小,可收拾的干净,你看看这桌子、这碗筷~”

另外2人点头附和。

苏州府少有粤菜馆子,加上掌柜的夫妻手艺不错,很快就打出了一片市场。

每天准备的食材数量有限,只做一顿,卖完了结束。

梅云松需要省下足够的时间,观察刺探情报。

每次下乡他都以亲自挑选采购食材为借口。粤菜讲究食材新鲜,身为厨子亲自采购是敬业的象征。

……

他能把店开在衙署密集的道前街,就很能说明问题。巡警署早就调查过他,没发现问题。

甚至,

他还有途经浙江多处城池的关卡证明、以及在当地购买的特色物品,可谓心机十足。

就这样,

夫妻俩在府城站稳了脚跟,“顺德饭馆”颇具名气。

耐心蹲守。

粘杆处高层判断,李郁是个苏州人,很可能会对粤菜也感兴趣,衙署官员、近卫军团食客的好评早晚会传到他耳中。

退一万步说,即使做不到刺杀。

在这个位置开饭馆也方便打探情报,多听听食客聊天的内容就行了。

……

最近,苏州府各类传染疾病明显上升。

药铺很忙、大夫很忙。

经济大臣范京正式提议,成立一个卫生署。

每逢夏秋季,戾气导致(中医认为)的各类疾病就开始抬头。

严重的时候,

看不见的“戾气”甚至比一场叛乱都可怕!

历史上的很多著名的战争,死于疾病的士兵数量远远高于死在刀剑之下的。

东汉分三国,人口减了一半。

欧洲黑死病,人口少了三分之一。

吴国各地方衙署已经紧急调集了大批生石灰,在街道角落里泼洒。同时通过商人购买大量药材,并且禁止任何药铺涨价。

安稳人心!

所有人都觉得,官府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

西山岛的大蒜素试验生产也在秘密进行中。

味道太冲,

以至于蚊子苍蝇都不敢靠近。

不论做出来气味多么令人作呕的成品。

都统一送到岸上的一处官办收容所,给那些重症传染病患者服用。

每1组10个人,

至少有5组,服用不同批次的成品。

中途不断有人死亡,立马补充新人。

吴国没有细菌培养皿,这些病人就是行走的人形培养皿。

没有人嫌弃这些“蒜香烧刀子”中药汤是哪个大夫开的,刺鼻难喝。

人在生命垂危时,

对一切难以下咽的药物,都会像对待救命神药一般,迫不及待的吃下去。

这是一种复杂的,正常人最好不要试着去理解的“自虐”心理。

濒临死亡的人愿意相信一切,哪怕是盐酸泡草根。

……

王后胡灵儿亲自过问试验的进展,

她听底下人说过,当初西山岛水泥测试项目是杨云娇负责的。

所以陛下在信里一开口,立马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差事。

不过,她只去了现场一趟就被熏的脸色发白。

于是,再也不愿意去现场过问了。而是指派贴身侍女,胡筝负责。

陛下提议、王后负责的事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

军工署帮着制作的高效捣蒜一体设备、吴王宫工地配套玻璃厂帮着烧制的部分玻璃蒸馏设备、太湖酒厂派来的酿酒技工,建筑署帮着盖的厂房、农业署帮着提供的大蒜。

先碎大蒜,然后加热,然后泡高浓度酒精。

再后蒸馏,浓缩。

得到成品。

……

于此同时,

军需酒精的单子被人拿下,对大蒜素项目是个很好的助攻。

一名来自湖州府的酿酒师傅拿出了祖传的秘诀,和一位杭州府的商人合伙拿下了单子。他们制作高纯度酒精的秘诀是控温蒸馏和生石灰。

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结合,是商业的最佳模板。

而李郁提供了市场。

当时有十几人参选,其评选过程也很简单,

找了一帮老酒鬼来品尝。

接近无水乙醇的刺激感,让酒鬼们高呼过瘾,飘飘欲仙。甚至闹出了醉死人的事故。

科学的进步,往往需要献祭许多的生命,包括自愿参与的、无辜被卷入的。

数万年来,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尸骸和鲜血。

70文一天雇佣来的十几个扒蒜老娘们欲哭无泪。

一船大蒜!

根本扒不完!

就坐在太湖边,扒啊扒。

她们想不通,这么多的蒜泥得配多少筐黄瓜啊。

……

理论上讲,

大蒜当中,有用物质含量很低。

如果要治病,需要在一天之内口服40斤大蒜,才可以达到门槛抗生素的效果。

当然。

真的这样做了,不如直接给人一刀更痛快。

所以必须提纯!

还有尽可能减少浓缩蒸馏过程中,大蒜素的分解。

以目前粗浅的流程,

只能靠运气,不同温度不同时长,多多尝试,然后拿去给人形培养皿测试。

穷举法!

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靠谱。

最适合知道科技发展方向,知道皮毛,不知道工艺流程,却已经在古代站稳脚跟,可支配海量资源的穿越人士。

总之,

胡筝是越看越心惊,对于陛下的敬佩犹如太湖之水连绵不绝。

她意识到,

呛人的“蒜香烧刀子”,很可能真的是神药。

在一次盲测当中,2名严重痢疾患者服用3日后,就不再腹泻了。

……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