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极品皇太子 > 第四百一十九章 鱼入瓮中

“皇上,绝不能孤军深入。”杨丰大惊,忙跪于赵恒面前阻拦。

他素知这位帝王极为好大喜功。

但平日里他处处将功绩揽在自己身倒罢了,这无关痛痒。

但北伐此等影响兴衰的大事怎能为了功劳而胡来。

接着,他狠狠瞪着二皇子,“二殿下,你一而再,再而三蛊惑皇上,到底有何居心?北狄动向未明,你却不断催督中军前往咸城,你难道不知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吗?”

自从杨家男儿只剩下这个七十岁的老将,在禁军中也再无丝毫影响力,赵渠早就不把杨丰当回事儿。

现在杨丰当着自己父皇的面呵斥自己,他当即大怒。

“大胆杨丰,我何曾蛊惑过父皇,倒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倚老卖老,胡搅蛮缠。”赵渠喝道,“翁城之战,若听你之言,如何俘虏近乎七万西凉兵,只怕早就跑到了咸城,成了咸城的助力。”

来到杨丰身侧,他同样向赵恒跪了下来,“父皇,请您给儿臣做主,出关之后,儿臣献的计策可没有一个是错的。”

瞥了眼杨丰,他继续道:“再者,杨将军说联络燕王,儿臣没反对,只是燕王打仗拖拉,现在桥又被断,他说半旬,谁又说得准到底几时能修好,儿臣怕贻误了战机,待北狄大军到了,咸城再难拿下。”

杨丰冷笑道:“二皇子好一副嘴舌,本将乃是此次北伐的兵马大元帅,一切军令当从我出,令行禁止,但二皇子屡次在皇上面前扰乱军心,若殿下不是皇子,老将早已军法处置。”

二皇子面色一变,“你敢!”

杨丰不理睬二皇子,向赵恒拱手,“皇上,燕王尚且不能仅仅两三日就拿下一座城池,这翁城如此轻易就落入我们手中,且城内俱都是新募之兵,定然是有问题的,末将斗胆猜测,此乃西凉诱敌深入之计!”

赵恒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本来杨丰跪下阻拦,他有点犹豫。

但杨丰又拿燕王出来对比,他登时有些烦。

“怎么?你的意思是朕领兵打了胜仗,这是西凉故意让的?只有燕王打了胜仗,才是真胜仗?”赵煦重重拍了一下座椅。

“皇上,末将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燕王能征善战,若有他在侧,此次北伐将会更会顺利,没有必要为了这十天半个月涉险。”杨丰见赵恒不悦,连忙解释。

“燕王能征善战,依仗的不过火炮而已,既然他如此能打,为何渭城久攻不下,父皇,难道没了燕王,这次北伐就不能打了?”杨丰一口一个燕王,二皇子又妒忌又恼恨,出言挑拨。

赵恒眉头锁的更紧了。

杨丰总是提及燕王,似乎没了燕王,他们什么都做不了了。

此次北伐若如此倚重燕王,只怕即便胜了,其他人也会说,这又是燕王的功劳!

想到这,他忽然有些兴趣索然。

自己辛辛苦苦御驾亲征,难道只是来走个过场吗?

再者,他和二皇子一样,心里大半信了燕王能屡战屡胜的确与火炮有关。

既然中军同样有火炮,他未必不能胜。

于是他道:“不必多言,朕心已决,明日便兵发咸城,若进攻受阻,再等待燕王不迟。”

“父皇英明!”二皇子大喜。

如果能顺利拿下咸城,待回了京师,他父皇定然会给他也记下一功的。

“皇上!”杨丰不肯起来,“皇上若执意如此,末将便长跪不起。”

赵恒哼一声,他道:“二皇子有句话倒是有些道理,你真是有点倚老卖老,既然你想跪,那就跪着吧。”

说罢,他走出了营帐。

二皇子冷笑连连,跟在赵恒身后出去。

杨丰这一刻脸色煞白,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

这位帝王终究控制不住自己好大喜功的性子。

现在,他十分后悔支持赵恒御驾亲征。

正如糜衍所说,赵恒好大喜功,本性难改。

二皇子又心术不正,且军中多势族将领,定与二皇子蛇鼠一窝。

没想到,如此等等俱都被他言中。

长叹一口气,他几乎破口而出“昏君”两个字。

但又生生咽下去,他清楚如果自己痛骂赵恒,只会让赵恒赌气更不信任他。

“哎……”仰起头,杨丰重重叹息一声。

隔日。

太阳升上树梢,中路大军继续向北进发。

这次他们将前往距离翁城只有两日路程的咸城。

只要拿下咸城,基本上秦州便回到了大颂的怀抱。

就在大军离去一日后,从渭城来的探马到了翁城下。

得知中军已往咸城进发,探马士兵立刻赶回渭城。

又一日余有,赵煦得到了这个消息。

“一群蠢货!”赵煦在心里骂道。

“据翁城的守将说,杨将军和皇上争论过数次,但奈何有二皇子和势族将领们蛊惑,皇上还是决议南行。”探马士兵说道,接着他有些迟疑,“还有……”

“还有什么!”常威是个急脾气,立刻喝问。

“还有守城将领说现在中军传言,殿下能屡战屡胜俱都是火炮的功劳。”探马队士兵道。

赵煦听完,和常威等人俱都怔住。

“这就说得通了,皇上一向贪功,若是信了这个说法,必然是要去将功劳抢到手的。”赵煦叹了口气。

探马这一来一回,只怕中军已到咸城下。

马上要发生什么,他无法预判。

但是他现在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转向马翰,他道:“你立刻派人去秦关,令秦关守将多备守城物资。”

马翰点头,立刻派人去了。

燕王这是做好了北伐失败,退守秦关的决定了。

接着赵煦对常威道:“让士兵们不分昼夜修桥,尽快让大军渡过渭河。”

“是,殿下。”常威领命而去。

……

此刻,咸城。

骨勒,兀彦,马瑾三人立在城头,望着徐徐而来的大颂军队。

四十余万人的军队,在官道上如同长蛇一般延伸,望不到尽头。

“哈哈哈,看来这位大颂皇帝好大喜功的传闻不假,果然中计。”骨勒说道。

大颂北伐之前,宰相李昕向他们的皇帝拓跋昊谏言,可采取诱敌深入之计。

其中的理由便是这位帝王的秉性。

现在,真的一语中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