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41章 人多为患

第441章 人多为患

洛阳这场权力和储位的较量结束了,在暂时性的尘埃落定后,太子和晋王相继离开。

跟着李二走的有段雄所部右卫十个折冲府,以及残存的数千左右骁卫精锐。

左骁卫大将军赵大,右领军卫大将军柴荣,宰相裴弘德,兵部尚书宇文成业等,全都跟着李二回了关中。

宰相裴继,宿国公独孤怀义,以及几位旧交,加上左右监门府还有几千人留在洛阳,算是给陪伴李源的。

不过李四倒也还是非常小心,并没有把洛阳宫城里的防卫交给左右监门府的人,还是让天策府帐下亲军继续负责,有些事情上,李四还是非常小心的。

这个时候什么父子兄弟,该防范都得防范着一点。

河北,刘玄机因为军粮转运点被李药师焚毁的问题,并没有能够马上追击,而是带着数万大军以及俘虏返回邺城就食。

他没想到他还没到邺城呢,韦孝矩就送了一份这么大的礼给他,又给他带来好几万的俘虏。

一时间这个俘虏问题就成了北燕要解决的首要大事。

邺城,刘玄机的居所东柏堂内,一众北燕高官将领几乎全都到齐了。

“一下多了将近五万多张嘴,哪来那么粮食给他们吃?还有这五万多都是壮年,要是缺粮也很容易引起骚乱,要不”

刘玄机直接反问道:“要不怎么?”

张世武的嗓门很大,但说到这里的时候,还是有些底气不足。刘玄机这么一问,更是没了声音。

毕竟是五万人,要豆沙了,那可不是小事,对北燕接下来争霸天下也是非常不利的影响。

刘玄机又问到一旁的刘道和,“粮食缺多少?”

“要让这五万人过冬,还缺十几万石,但主要是冬日运送困难,如果不是青州的李药师出兵,让平原和河间、渤海一带的粮食大量的收成锐减,粮食应该足够吃的。”

刘玄机闻言想了想道:“那就择其精壮骁锐者留用,其余的全部都赶到河内,让大唐头疼去.”

“太尉,末将有一策,可解决俘虏的就食问题,还能让太尉得一支新军精锐。”

代国公、征北大将军拓跋天保突然张口言道,这倒是让刘玄机来了兴致。

“天保可说来。”

拓跋天保道:“我们可以让俘虏修筑一个长围,能容纳数千人的,然后将俘虏分批赶进去,给他们武器,让他们自相决斗,一千人只要我们只要三百人,这些人可以加入我军,但要单独成军这样一来,因为杀了自己人,这些幸存者就无法回到大唐,只能跟为我大燕效力,

而我大燕也能解决了俘虏过多的问题,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还能得到一万多精锐士兵。

并且还避免了亲手杀俘的恶名”

李元忠直接打断道:“此法,未免有伤天和!投降我军的,有将近五万唐军,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父子兄弟,亲戚旧友,同乡同袍,现在让他们为了活命而自相残杀,我怯以为这种做法有悖人伦,太尉万不可从之.”

凌敬也出言道:“太尉,李公所言即是,拓跋将军之策,委实骇人听闻,逼俘杀俘,与己杀有何异?”

刘玄机一开始听到这個建议是真的心动了,将这些人放回去,肯定有些类似于资敌。但全豆沙了也不合适,中原、关中、两淮、江南、荆楚、巴蜀这天下还有一大半没有在他手中呢。

要考虑影响,更得顾忌人心向背。

所以拓跋天保这个策略很吸引他。不用自己动手,还能得到一支全都有过实战经验的精兵。

这战斗力,肯定有保证。

但凌敬和李元忠的话也不得不考虑。

李元忠是河北士族领袖一般的人物,一向敢言直谏,为人严肃方正。

凌敬虽然加入他麾下的时日不长,但入幕府之后出谋划策,所料之事无有不中,所谋之策也都悉数成行。

就连刚刚过去不久的白沟之战,也都是他力谏不可退兵才打赢的,所以他必须慎重考虑这两个人的意见。

但是一众将领看着他们的目光就知道了,明显是对拓跋天保所说的更感兴趣。

他们其实也都想看看,这样一支经过自相残杀的队伍,战斗力应该是什么成色。

这时候,王思政也建言道:“太尉,我听说过刚易折,两刃的剑虽然锋利,但也容易伤到自己,如果一个人连同袍兄弟全然可以弃之不顾,又怎么能期盼他对您忠诚呢?这样的队伍又跟野兽有什么区别呢?”

刘玄机闻言终于是沉默了,心腹谋士全都反对,那这事可能真的就不能干了。

“此事孤再思虑一番,你们且先休息吧。”

将众人遣散之后,刘玄机回到后院,见到王妃李氏正在教两个儿子读书,也就没去打扰。

而是在一旁听了起来。

读的书是《千字文》,据说是魏宣帝为了小儿蒙学所作,读起来朗朗上口,合辙押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大儿子刘承佑已经五岁了,跟着一字一句的读口齿还挺清晰,小儿子刘承业也快三岁,很明显,还有些吐字不清,在他嘴里就变成了“圈地宣航,玉秋弘方”

一旁的老大刘承佑还像模像样的摇摇头:“你这个不对”

刘玄机直接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因为他想起三十多岁的时候,李元徽让他读书时候,比起现在小儿子强不了多少。

王妃见到刘玄机过来,就让侍女带着两个小儿下去休息了,“大王可是有事?”

以往这个时候,刘玄机要么在跟幕僚们谈论事情,要么在军中巡视,或者在批阅公文,属于不到晚上见不到人的状态。

刘玄机闻言笑了笑,“也没什么事,就是.”

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尤其是举棋不定的时候,刘玄机都会过来询问一下王妃的意见。

李王妃听了刘玄机的言语之后,摇了摇头,“这事我不想给你出主意,虽然我想劝你少造杀孽,但关系我娘家那边,我若劝你放了那些人,就成了先轸口中坏了国事的文嬴了,这些事你还是自己决断吧。”

刘玄机闻言,有些无奈,这文嬴是谁啊?先轸又是谁啊?

随后命人招来同族的刘道和相问。

“文嬴是秦穆公之女,晋文公的夫人,崤之战后,文嬴对晋襄公请求放了秦国的三个将领.随后先轸在晋襄公面前吐了一口唾沫.”

刘玄机是读过不少书的,但到底是不如刘道和这种自幼读书的人渊博广识,听到这才明白李王妃的话中之意。

其实也是想劝他放人,少造杀孽。

想到这里,刘玄机又想到人在洛阳的李元徽来。

若是李四郎,会怎么做呢?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