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流氓神捕 > 第1006章 参观新舰

李大帅这是在率百官迎接我们呐!

胡一翁众人都很激动,纷纷快步迎上前,在距李天顺不足十步时,这一百多人纷纷跪倒在地。

胡一翁眼圈发红,对着李天顺施礼道:“大帅呀,属下终于见到您了!”

“属下拜见大帅。”胡一翁话音落下,众天明教教徒也齐声喊道。

海啸般的声响震得欢迎的众人都是身子一麻,就算他们不认识胡一翁这些人,也都能听出来他们中气十足,各个都是高手。

心中都不免高兴,高兴大帅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帮手,绝对是如虎添翼。

“快起来胡大哥。”看着久别重逢的老部下,李天顺也动了感情,红着眼圈将他扶起来。

又看向众人道:“弟兄们都起来,都起来。”

众人起来后,又对着杨灵儿齐齐施礼,口中高呼:“属下拜见圣女。”

杨灵儿点点头算做还礼,看了眼李天顺。

李天顺替她说道:“大家不要客气。”

天明教众人又纷纷对黑白无常两口子和赵大锤施礼,黑九,白玉琴和赵大锤自是高兴,也拱手还礼。

赵大锤更是一把拉住胡一翁道:“胡大哥,可想死兄弟了。”

胡一翁道:“这些日子保护大帅和圣女,辛苦你和黑九白妹了。”

白玉琴笑道:“哪里呀,是大帅在关照我们。”

黑九也道:“对,是大帅在关照我们。”

“嘿嘿嘿……”赵大锤笑道:“胡大哥你不知道,我现在跟着大帅都混上少将军衔了。”

对李天顺实行的军衔制,胡一翁在路上就听刘闯和吴全说过,拍了下赵大锤的肩膀道:“好样的。”

言罢又看向赵武平施礼,两人在西北时就很要好,见面自是高兴。

另一边,李天顺也向胡一翁等人介绍了岳华峰、杨政、赵麦、宋二、南大苗、蔡朝阳、南小倩这些他们不认识的人。

看着李大帅有这么多能人辅佐,胡一翁不禁感慨道:“要是老教主能看到这些,那得多高兴啊!”

此言一出众天明教教徒皆默然,杨灵儿更是眼圈一红,掉下泪来。

李天顺见状岔开话题道:“先不要说这些了,胡大哥,你看我这岛上治理的如何?”

见圣女落泪,胡一翁也知道不该说那些话,忙回道:“大帅,属下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治下好的地方,也见过治下不好的地方。

这两日路上见到的尽是天顺人和,唯有您这里是世外桃源,相信假以时日您必得天下。”

“对,必得天下,必得天下!”朱雀堂堂主孙乘峰跟着喊道。

在他的带领下,百多名天明教教众也跟着高声道:“必得天下,必得天下!”

见此情景李天顺暗道,造反还得靠老底子,不用多废话这些人就知道自己的心思。

另一边,虽然造反的事已经干了很久,但还是第一次有人公然喊出这个口号。

赵武平、赵大锤、雷行、范大虎、杨政、赵麦几个武将见状都兴奋起来,跟着振臂高呼道:“必得天下,必得天下!”

一时间所有人都跟着喊了起来,喊得最欢的就是狄婵儿。

自从老爹死了后她想的就是报仇,想的就是让李郎得天下,虽然李郎说过他只是轻君侧……

见月华不尴不尬地站在人群中,李天顺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看向胡一翁道:“走进城”,说着就带众人向城中走去……

接下来就是大摆酒宴,给众天明教弟兄接风。

宴席上李天顺告诉他们,不要着急着谋差事。

让胡一翁领队,带着弟兄们多走走多看看,等熟悉这里的状况后,大家都将会委以重任。

除了李天顺高兴外,岳华峰、张志伟、赵武平也跟着高兴。

这一下可解决了人才短缺的大问题,特别是加强军备方面。

这些天明教教徒各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更有一颗对李天顺的赤胆忠心。

几天后,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造船厂已经造出了第一艘新式炮舰。

李天顺特意带着五朵金花,岳华峰、张志伟、赵武平、胡一翁等一众文武官员浩浩荡荡来到船厂,参观这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炮舰。

迎着升起的朝阳,众人打量着这艘桨帆战船。

相对于传统的桨帆船,这艘船上布置了更多的桨手,船身也较以前的船更宽大。

三面巨大的桅杆高高耸立,虽然没有升帆,但也能想象升起风帆的时候会怎样壮观。

船两侧分别有十个炮位,一门门没良心炮的炮口成45°角对准苍穹,看起来是那样威武雄壮。

据赵麦介绍,这艘船采用的是尖底龙骨,多层甲板,接口处皆用木榫穿牢,再以铁钉钉牢,填充捻料后加铁皮制造。

能在深海航行,还能行沙涉浅在内河行驶,有两组船底舱,六个水密舱,增加了承载力,在风浪里极其稳定。

第一层甲板上的炮位,第二层甲板是划桨手的位置,分别有四十个桨从船身两侧探出。

一端入海,另一端隐藏在船舷里,每一名船桨手都持这么一把长桨,最特别之处是他们都坐在船凳上,不像以往那样站立划桨。

这样滑动时更加省力,且桨会像于鱼摆围那样连续不断,从间歇划水变成了连续划水。

加之船舵是用绞车来操纵的,这样可以使船更加灵活的转弯,就算没有风帆也能保持很快的船速。

甲板上有了望台,军士可以在登高瞭望警戒,楼船有两层,四周皆安有半人高的铁护板。

不管是指挥者还是军士在里面,都可以防敌人的箭矛和抛石,可远攻可近防。

甲板做了加厚加宽处理,每隔一丈就有个水袋用来放火,甲板上留有通道,便于军士们来往。

看着这座水上堡垒,李天顺点点头,暗道在没有内燃机的情况下,这艘船算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战舰了。

不过还是太小,等有条件让船厂造郑和下西洋那样的巨舰。

李天顺记得军事老师讲过,郑和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

换算成现代单位长超过一百三十米,宽超过五十米,排水量过万吨。

相比下这艘舰小得像救生艇,过个琼州海峡还行,要是跨海打小日本就不够用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