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397章 许贵致仕

到底是成为中原史上第一耻辱皇帝,还是被金人弄死,这是一个问题!

“无妨、无妨!”完颜亶见到赵桓不语,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朕虽然是好意,却也不能勉强你不是,既然你念着兄弟情分,不愿意兵戎相见,朕也不为难你。”

赵桓闻言,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来人,将前阵子完颜亮供上来的那匹烈马喂好了,朕要赐给大宋的上谷郡王!”

“过几日咱们继续打马球,有这好马相助,你必定能够大胜!”

见到完颜亶大笑,赵桓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那匹烈马他可是见过,便是军中猛将都难以降服,据说能够与虎豹抗衡,自己马术现在练得不错,可是骑这匹马,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吗?

到时候直接将自己掀在地上,那马蹄子咔嚓一下子……

想想这个场面,赵桓直接心胆俱裂!

“陛下……陛下,让小的再想想、再想想……”

“嗯?小桓子你要想啥?咱们赶紧回城,明日便打马球,说起来还是跟你打最为热闹。”

“陛下,小的应了、应了!小的愿意遵从陛下之言……”

“真的应了?”

“真的应了!”

“不勉强?”

“一点儿不勉强,谁不让小的当皇帝,小的就弄死他,不共戴天之仇的那种!”

“好好好,那咱们回去准备准备,先给你弄个册封大典之类的,放心,朕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的。”

“陛下,小的只有一个请求。”

“说,咱俩父子关系,朕允了便是。”

“这个……陛下,这京都能不能不定在开封?小的与陛下父子情谊,若是远离,哪怕想要拜见父皇都不方便,所以,小的想直接定都燕京,如此,父皇有事儿,儿臣也能够随时前来陛见不是……”

赵桓也是个狠人,为了能够活下来,父皇、儿臣都称呼上了!

他倒是也想通了,左右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叫几声还能掉块肉?好死不如赖活着,在怎么说也是皇帝,哪怕是个空架子,也要比之前强得多吧?至少,皇帝弄点儿嫔妃之类的不也理所应当?

至于成了大宋的叛徒……爱咋咋地吧,哪怕回去又能怎样?真能将皇位抢过来?

反正,不管咋地,也比现在的局面要好得多。

至于青史之上的恶名……呵呵,老子都有一个了,还怕再多一个?虱子多了不咬、帐多了不愁,经历过靖康耻,就不怕再多一个儿皇帝!

就这些,对于朕来说,只能是小意思!

金国这边儿,完颜亶紧锣密鼓的给儿子张罗当皇帝登基的事儿,赵构热热闹闹的过完了十五上元节,也逐渐恢复到上班状态。

初十,召对岳飞!

君臣二人对着河南之地的堪舆图看了半天,最后一拍即合:找机会,弄他!君臣通力合作,一个在前方练兵备战,一个在后边儿准备钱粮,只等着时机到来,就再度与金人开片。

至于说合议……我就是想找你干架,能咋地吧!

当然,干架也不急于一时,好歹等着使团将今年那一百万两银子带回来再说。毕竟,打仗要钱啊。

十一,岳飞拜别赵构,再度北上!

元月十七,许贵上疏自请致仕归乡!

许贵年岁已经不小,年节这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赵构还遣了御医前去,这才算是将命吊住了,不过,虽然恢复了不少,却也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过了年节之后,刚一上班,他就给赵构递了辞呈。

大宋官员退休的年纪正常为七十岁,当然,一大部分活不到七十岁那就没办法了。不过,规定是规定,一些朝堂重臣,朝廷会降恩旨延长致仕的年龄,比如说神宗朝宰相韩绛,五十九岁的时候就上疏请求致仕,可朝廷不同意,一直干到七十六岁,朝廷才批准了他退休的请求。

再比如四朝元老文彦博,干到八十五岁才致仕。

官员致仕分两种,一种是到了年龄或者不到年龄的,主动致仕,这样的待遇比较好。荫补、退休金、荣誉封号等等,朝廷都会一一给办理。

还有一种叫做特令致仕,就是说你到了年龄,赖着不退休。

遇到这种人,朝廷的御史就有事儿干了,没事儿就盯着你参奏,逼着你退休。而且,退休以后,荫补、退休金、荣誉封号,全都没有。

大宋官员的退休金还算是丰厚,正常是按照半俸发,也就是正常俸禄的一半,大宋俸禄不低,所以也还算丰厚。

得到许贵的辞呈之后,元月十八,赵构亲往其府邸探望。

君臣二人一番交心,而后赵构准许其致仕。

着许贵为检校太傅、恩赏荫补三人,此宅地一座,赏百金、银五千两、丝帛百匹……

总的来说,老尚书操劳几十年,如今也算是光荣退休了。

许贵退休之后,赵鼎任礼部尚书位,本来赵构是比较欣赏陈康伯的,不过他资历太低,现在当个侍郎就到头了,尚书还差得远,只能先历练再说。

同时,在右相高柄的举荐下,御史中丞杨愿,擢升御史大夫。

很显然,这又是一次利益交换!

而高柄也逐渐将秦桧罢黜后留下的空白和散沙,进行填补和收拢,虽说暂时依旧是清流一系做大,但是高柄一系在朝堂上也有了一些话语权,这显然是赵构愿意见到的。至于杨愿对此自然是欢喜,反正对于他来说,给秦桧当狗还是给高柄当狗并无太大区别。

以前他能够舔秦桧舔的高兴,现在也能将高柄舔高兴。

元月二十五!

新上任的礼部尚书赵鼎奏请,有好几拨人想要跟赵构‘密谈’。

赵构想了想,倭国距离远,暂时鞭长莫及,所以先应付着就行,大理国和高丽国距离近,可是情况也有些不一样。

大理自然是以安定为主,可是高丽,却是要以挑拨为主。

高丽再乱,隔着大海也影响不到大宋,可是大理与大宋接壤,若是其他时候,赵构乐意见到大理内乱,以此找机会出兵得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