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07章 朝会琐事

“陛下,礼部置新祭器将成,而太庙殿室狭小,恐不能陈列。臣请正殿从西增设宝殿六间!另设夹室、祭器库等。”给事中段拂出班请奏!

赵构看向工部尚书薛仁辅,“薛卿,若是扩建太庙,需多少银两?”

那太庙也的确小了一些,自己明面上这些老祖宗住得挤挤插插的,也着实不像话!而且,太庙也如同宫殿一样,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之前没条件也没钱,现在不差钱,略微修缮一番也是正事。

薛仁辅略微盘算,而后出班奏到,“若仅是扩建六殿室及一些夹室之类,有二十万两足矣!”

说是殿,实际上就是当初赵构前去的时候,那些隔室罢了,简单来说扩建几间房。而且不需要大的木料和石材之类,当然花不了多少钱。

建造殿宇之所以花钱多,主要就是材料贵。比如说一座大殿的柱梁,有可能需要从几千里之外运回来,从砍伐到运输,这就是一大笔!可如果换成普通木料,那就简单了,直接出城上山砍几棵树,俩人扛回来都行。

六间屋子二十万两,平均一间三万多不带装修,该说不说,已经是天价了。

“建!”赵构大手一挥,“朕让王权从内库给你调拨,不用从三司调用银钱了。”

薛仁辅领命,钱谷也乐得跟花儿一样,只要不让自己掏钱,陛下爱干啥干啥。

“陛下,臣有本要奏!”小透明兵部尚书杜充难得出班,一下子就引来了所有人的视线。

“讲!”

“月前臣巡武学,武学学子有不通文墨却善弓马者不在少数,臣以为,武学当以武为先,若是步射、骑射优秀者,可适当减试程文,予以录用。如此,军中可增加将校,天下武人入武学者也会更甚之。”

赵构朝着韩世忠问道,“韩卿,此奏可实?”

“却是如此!”韩世忠出班应话,“如今武学以文武双考,却有不少擅武却不习文者难以中第。”

赵构环视众臣,“国之武选,所系非轻。莫说良家子,便是朝廷武勋、将校家中子弟,也以习武为耻,求换文资,长此以往,将无人习武矣!杜充所奏大善,却是当改之!”

“兵部、枢密院,拟奏一个章程,以武为先,定骑射、步射等品级,其擅长者,可减试甚至免试程文。”

“陛下,此不妥!”赵鼎当即站出来。

“武学者当知谋略、懂兵事,而后才是勇武。若是只知勇武不懂谋战,岂非弃重取轻之道?观历代顶尖统帅,尽皆是文武双全之辈,若是可免试程文,军中尽为不知兵事者,此与长久之道不合,还请陛下慎之!”

“赵大人此言差矣!”张俊出班开口。

如今的张俊,安安稳稳当个副枢密,少说话、少出头,猥琐猥琐再猥琐!因此,一般的事情,他这个枢密副使很少参与意见。

可是,他是从底层混到顶层的统帅,对于杜充的话很是赞同,对于赵鼎所言却是嗤之以鼻。

照你说的,老子就不配当大帅?不配当枢密?只是个不通文墨的大头兵呗?

“古有赵括熟读兵书,却是纸上谈兵之辈。汉有樊哙,其不过是屠狗贩缯之辈,却封侯拜将立不世之功!”

“陛下之言,臣深有感触,兵戈为国之重事,大将起于微末之间!为将者以勇武立功,而后可读书明事,却不可夸夸其谈,以书文做折损袍泽之事!为将挡文武并行不假,却应当勇武在先、习文在后!”

“臣说句不该说的,底层将校或兵卒,懂不懂文墨又能如何?战场以杀为主,而不是以文为主。”

得……

张俊一开口,就跟赵鼎对上了。

随后,文臣与武将你来我往彼此争执,反正各有各的道理。

实际上,赵构听得出来,文臣武将各有自己的私心,文臣不希望武将的势力扩张,更不希望扩大武学士子的名额,武将则希望壮大武学,并增加武举的数量。

好半晌,在赵构的暗示下,蓝珪高喊一声,“噤声!”

“朝堂之上,陛下当前,如此争执、成何体统!”张浚对众臣训斥了一番,随后便是朝着赵构看去。

赵构淡淡的说到,“此事不必争执,免试程文也并非是所有人,只是武力优异者,给与减免。既然是武学,自当以武为重,张俊之言虽然有所偏颇,却也不无道理!而且,这也并不冲突,武学的程文是不会被免除,而且文武双全的统帅也是最佳选择。”

“如此,只是给一些武力优异者一条为国效力之路罢了。”

“就如同古之儒者除了习文,还要习六艺,如今诸卿不少不通六艺,若是以此罢黜官职,公正么?”

“朕自然希望满朝文武尽皆文武兼备,可这并不现实,所以文者偏向笔墨、武者倾向于武艺,这非是朝廷之过,而是尔等之过!”

说白了,老子希望你们文武双全,可你们不争气啊,你们不争气,我还不能变变法子了?

“就依刚才朕之言,由枢密院、兵部按照武学状况拟奏!”

一锤定音,虽然还有些不服气的,但是也没有再说。

“臣吏部侍郎李朝正,上禀陛下!”又有人出班。

这李朝正原先是吏部郎中,之前吏部侍郎是江邈和魏良辰,不过,秦桧罢相后,魏良辰这个浑身污点的侍郎,直接被赵鼎等人拿下,而且连带他之前提拔的几个亲信地方官吏,同样被罢黜甚至治罪。

没办法,党争从来都不是和和气气的,也不是针对一两个人就完了。

随着秦桧的倒台,看似朝廷上只调整了几个位置,但是受到影响的各级别官吏,怕是要有数百之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更多。

就像是之前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新党、旧党之争,不管哪一派上台,都会将另一派往死里整!大宋的确不怎么杀文臣、士大夫,可如果想要让你死,有的是办法!

就说这流放,能不能折腾死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